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14章搞臭高有才

武布中华 第414章搞臭高有才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虽说李自成知道高欢的意图,但是除非他要放弃河东,否则就只能接受。

现在清军攻击河东,李自成没有选择,他必须接受高欢的好意。

为了改变大顺的被动局面,李自成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觉得向高欢采购火器、兵甲、粮食,用来抗击清军。

清军现在打他,乃是因为南下受阻,才掉头攻击河东。

如果大顺军能够在河东挡住清军,给予清军巨大杀伤,那么清军会不会收兵,重新去打明朝呢?

因此,虽然知道高欢祸水西引,还拿自己当挡箭牌,赚自己的钱,但李自成还是决定花钱从高欢手中购买军资。

这一是他钱确实也多,放在那里不能当饭吃,二是他确实想守住河东,三是采购军资,还有和清军作战,能够提高顺军的战力。

况且,高欢现在占他便宜不要紧,只要顺军在河东挡住清军,等清军南下攻打高欢,那时候就该高欢求他,该他战高欢便宜了。

宋献策的太原之行很成功,李自成为了抵抗清军,拨款二百万两,用来向河南军政府采购军资和粮食。

自从南北朝开始,南方的生产力,就超过了北方。

在明朝,南方的物资,不仅能满足南方的需要,还卖到北方和海外。

宋献策回到洛阳,军政府控制的商号,立刻开始从南方收购物资、粮食,然后转手就卖给了李自成。

于此同时,军政府控制的军工作坊,也加班加点的扩大生产和产能。

在高欢看来,黑火药制造的火器,技术含量都[

]不高,很容易仿造。

这就像红夷大炮?

传到明朝后?

很快又传到清朝。

高欢在开封使用铁壳雷后,便知道李自成和满清很快就会仿造。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战争会促使双方的兵器和技术?

不断的进步。

既然避免不了,被清军和顺军学去?

高欢便直接卖给李自成,趁着他没有之前?

扩大产能?

培养工匠,降低生产成本。

顺军和清军一月能造一百枚,高欢这边便要能造一千枚,成本还低?

与他们比生产能力?

拼国力,拼消耗。

军政府各工坊,得到了订单,立时开足马力生产。

一时间,孟津渡口?

每日渡船不绝,而在晋南吕梁山脉的山道上?

大队的民夫,则将一车车的粮食和军资?

运往晋中,支持着顺军抗清?

行成了一条顺军的生命线。

随着大批军资和粮食运到晋中?

原本进展顺利的清军?

逐渐发现顺军的抵抗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难打了……

南京。

高欢在安排好河东事宜,以及布置好黄河防务之后,便带着二十万联军,簇拥着朱由崧,开始了上京之路,要成为控制天下的男人。

二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沿途州县纷纷倒戈。

上次高欢过来,扬州盐商因为对高欢的轻视,损失了五百万两,沦为高欢的打工人。

这次高欢才到淮安,扬州盐商就开始派遣人员过来接洽,表示支持弘光政权。

有了盐商的支持,弘光政权等于就有了钱袋子,大事便已经成了三成。

而随着扬州的支持,也就表示整个江北,都倒向了弘光朝廷。

这时,消息传到南京,潞王监国,还有钱谦益等人开始不安起来。

此时在南京皇宫内,潞王看着高欢、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等一百多位将领,联名让他退位归藩的檄文,内心深感恐惧。

“钱阁老,当初你不是这么说的啊!”朱常淓发现情况,并非像东林党许落的那样,不禁惊惶质问。

高欢选择福王朱由菘,东林党选择潞王朱常淓,双方意见不同,可选择何人为帝时却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朱由菘和朱常淓都不是雄主。

高欢要把持朝政,东林也想把持朝政,两边都不可能拥戴一个英主上来。

弘光帝朱由菘,在清军南下时,弃南京而逃,而潞王朱常淓比朱由菘还不如,在杭州城直接就投降了清军。

当时明军方国安部与清军激战杭城下,朱常淓害怕得罪清军,尽然派人犒劳与明军交战的清军,气得城下交战的明军,纷纷拔营而走,导致杭州失陷。

朱常淓是明朝藩王,自然清楚老朱家皇位继承的规则,他本来怕有人不服,不敢来南京当这个监国,但是钱谦益、赵之龙等人,纷纷前往拜访,声言整个天下都听闻他的贤名,都愿意拥戴他当皇帝。

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完全不是这样,上百名战将,四十万大军要求他下台,让本就心虚的朱常淓,心中萌生了退意。

“殿下不要慌,莫要自乱阵脚!”钱谦益忙安抚一句,东林党已经将他扶上来,岂会让他下去。

东林党将朱常淓拥为监国后,作为回报,朱常淓立时就打破了崇祯对钱谦益永不录用的旨意,以天下板荡,需要人才为由,征招钱谦益做官,而且直接就进了南京内阁。

朱常淓拿着檄文,问道:“高欢已经带兵南下,况且按着法理,先帝和诸皇子不在,确实该福王继承大统啊。如今高欢声势浩大,江北尽皆拥福,钱阁老准备怎么应对?”

东林党对此早就有对策,钱谦益微笑道:“殿下先安心,高欢兵马虽多,但是江上有郑家水师,高欢过不了江,殿下便立于不败之地。”

朱常淓听他这么一说,才镇定一些,不过殿中众人,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这件事情还是没解决,统序问题必须要定下来,大明才能重新安定。

赵之龙问道:“钱阁老!现在高欢拥立福王,江南这边也是人心惶惶,阁老可有对策?”

钱谦益被温体仁和周延儒整了以后,对于如何整人,已经颇有心得,他微笑道:“这个简单,只需要让天下人知道,福王昏庸无道,高欢乃权奸即可。虽说帝位继承,早有轮序,但自古帝位继承,也有立贤不立长之说。只要我们让天下人看见福王昏庸的本质,认清高欢是奸臣,那么天下百姓,就会支持我们,而有民意支持,潞王殿下即位自然合乎礼法。”

赵之龙明白钱谦益的潜台词,那就是搞臭福王和高欢。

赵之龙追问道:“福王父子丢失洛阳,致使闯贼坐大,确实昏庸无能,可这个高欢,数败闯贼,又起兵勤王,击败建奴,声望极高,阁老如何说他是权奸?”

钱谦益胸有成竹,“高欢身上,小毛病不少,诸如飞扬跋扈,蛮横无理,不过这些无关大节,确实似乎挑不出大问题。今天我要说的也不是高欢,而是高有才。”

高有才乃阉党出身,东林对于高有才翻身,本就十分不满。

如果不能把高有才搞臭,让一个阉党上位,那么东林多年的斗争,便等于失败了。

现在搞臭高有才,便等于搞臭高欢。不仅能够打击高欢,还能打击阉党,以免阉党死灰复燃。”

赵之龙问道:“高有才能有什么事情?”

钱谦益忽然一本正经的沉声道:“殿下,臣听北方传来消息,建奴攻打北京时,正是高有才打开城门投清,放建奴入城,才害死了先帝!”

潞王微微一愣,疑惑自己怎么没有听说。

赵之龙却反应过来,钱谦益这是要利用东林掌握的舆论,直接诬陷高有才。

以东林党掌握的舆论,就算高有才活着从北京出来,也难以争遍,只要舆论声音够大,说的人够多,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如果让百姓认为,是高有才开城,放清军入城,害死了崇祯皇帝,那么高欢的声望,也会一落千丈,遭人唾弃。

“这件事情,臣也听说了!”赵之龙笑道。

殿上众多东林党人,纷纷道:“是这么回事,确实是高有才开的城门!”

(感谢天长之剑的1000,朱尚炳的秦国的,书友,势不可荡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