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06章困难重重

武布中华 第406章困难重重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此前高欢没经过李自成的同意,就声称与他和解,并且要联合对付满清。

高欢的檄文让多尔衮信以为真,先把李自成打了一顿。

这让李自成感到很冤枉,很恼火,可却只能咽下这口恶气。

眼下北方的局势,顺、明、清三方的势力犬牙交错,其中清最强,顺和明在伯仲之间。

这样的态势,让李自成只能默认,他与高欢确实有联系。

因为如果他否定这一点,那么极有可能招致满清的进攻。

现在,高欢再次传檄,明面是传给他,实际是传给多尔衮,声称他与大顺联合,想让清军继续攻打河东,那么李自成便将计就计,做出回应,声称高欢要北上,清军肯定放弃河东,先把高欢打回河南去。

当下李自成让李际遇去办此事,李际遇恨透了高欢,立时领命而去。

这时,李自成注视着关外的清军大营,又吩咐刘芳亮,守好壶关,自己则坐看清军与高欢大战。

相比于清军和高欢,他占据的地盘,有个优点,河东、关中都是四塞之国,易手难攻,让他可以关起门来,看着清军和高欢厮杀,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关。

“哼!高欢、多尔衮,朕先看你们斗,等你们斗累了,朕在收拾你们!”李自成看出城外清军营地?

不禁冷笑连连。

~~~~~~

大名府?

开城县。

高欢在得知北京失陷,崇祯殉国后?

一面下令全军戴孝?

一面让人快马通知李岩,让他把福王送到大名?

准备在军前拥立福王登基。

这时大帐内,高欢与周延儒、丁启睿、马士英商议?

至于孙传庭则已经被高欢打发到太行山去?

希望他能像王彦领导“八字军”一样,在太行山发起一支武装,用来牵制清军。

此时,随着北京失陷?

高欢已经有了退意。

如今清军兵锋正盛?

高欢没必要与清军决战,只需要把清军困在河北、山东,然后熬时间,不用两年,攻守之势就会逆转。

为了能够退却?

抢夺南京朝廷的控制权,高欢只能把孙传庭支往太行山。

这样即可让孙传庭发挥才能?

牵制清军南下,同时也避免孙传庭参与明朝内部的权利争夺。

“现在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都听从南京号令!”马士英沉声道:“而我们只有河南、半个山东?

还有淮北,声势要远弱于南京。”

东林党在南方的影响力确实强大?

长江以南几乎都是支持潞王的声音。

高欢冷笑一声?

嗤之以鼻?

“东林声势再大,也挡不住本督几十万大军!现在支持潞王的省份虽多,但是在本督看来,能够阻拦我们的,只有左良玉和郑芝龙而已。”

东林党手中的两张王牌,一是雄踞武昌的左良玉,这厮纸面上的兵马,比高欢还多。

其次便是福建郑芝龙,福建郑家乃是东海和南洋的海上霸主,不仅富可敌国,还有近二十万人马,其水师更是打遍东亚无敌手。

周延儒道:“左良玉在武昌,距离南京太远,我们速度快的话,他还没反应过来,潞王就被我们赶下台了。现在的关键是郑芝龙,他要是派水师过来,我们过不了江,那一切都是空谈。”

高欢微微颔首,“确实!关键就是郑芝龙!我们的时间不多,若是拖太久,清军必定趁机南下。因此必须迅速过江,把潞王赶下台。”

现在的局面,对于高欢来说,可以说困难重重,北面有清军牵制,南面东林掣肘。

如今潞王监国大半个月,时间拖得越久,东林的南京朝廷,就越发的稳固。

周延儒道:“现在一是要牵制清军,不让清军南下,二是需要搞定郑芝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南下,夺取南京。”

说道这里,周延儒看向丁启睿道:“丁魁楚总督两广,能不能让他牵制郑芝龙?”

丁魁楚是丁启睿的大伯,潞王登基后,他并没有急着表态。

这原自周延儒、丁启睿事先就与他通了气,他算是周延儒一党,与高欢又是河南老乡,自然不会轻易支持潞王。

丁启睿其实有点看不起他大伯丁魁楚,沉声道:“丁魁楚没表达,多半是想坐地起价,看两边谁给的价高,而且局势不明之前,他不太可能直接出手,去得罪郑之龙。再者广西巡抚瞿式耜,乃是钱谦益的学生,他虽没有表态支持潞王,但真斗起来,他肯定会站在东林一边。这也使得丁魁楚不敢妄动!”

周延儒皱起眉头,“不管怎么说,你还是要去一封信!”

丁启睿道:“我尽力而为!”

高欢脸颊鼓动,沉吟片刻,对于郑芝龙,实在不行,只能默许他割据,在给他个爵位,等以后再来收拾他。

郑芝龙能够为了三省王,而投靠满清,投靠我高欢,也并非不可能。

高欢想到此处,决定先不管郑芝龙,而是问道:“福王现在到哪里呢?”

宋献策道:“算脚程,应该快到开封。”

高欢沉声道:“这样一来,便只剩下牵制满清了!”

对于如何牵制满清,高欢的计划便是利用李自成。

顺军占据河东,直接威胁北京,只要稍微挑拨,多尔衮就会先解决李自成。

为此高欢最近又发了几道檄文,在那里拱火,希望清军先攻李自成。

因为高欢檄文发得太多,现在天下人都叫他“传檄督军”。

这时,高欢话刚说完,杨彦匆匆进帐,呈上一封檄文,“督军,李自成传檄!”

高欢眉头一挑,心道,自己发了十多道檄文,不见李自成回一次,怎么现在忽然回复了。

当下高欢接过檄文一看,顿时神情大变,惊道:“不好!李自成想祸水东引。快传令前军,并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诸镇,做好防备!”

在高欢收到李自成檄文两日后,清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大运河南下,破刘泽清于临清州,刘泽清、刘良佐大败而逃。

另一路自真定府南下,以吴三桂为先锋,攻大名府,破魏县,杀忠武军校尉韩泰,兵锋犀利,动摇联军阵线。

(求月票,推荐,订阅,转钟后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