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398章劳改还不彻底

武布中华 第398章劳改还不彻底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相比对满清渗透不力,军情司对于东南的渗透,则深得多。

虽然东南士绅阶层,对于高欢很排斥,但是他们身处太平的江南之地,警惕性比较差,给军情司和国安司的行动,提供了不少便利。

现在江南的主要城镇,几乎都有军情司的据点,收集着东南情报。

因为东南士绅将高欢视为洪水猛兽,军情司暂时还没有策反东林党核心人员,为军政府提供消息,所以侯宗泽在军情司的地位便十分重要了。

为了方便他传递情报,军情司特意在常熟设了一个据点。

这时,侯宗泽站在一家小酒肆前,门前牌匾上写着“青云楼”三个大字。

当年钱谦益因为“一朝平步上青云”栽了大跟头,被崇祯赶出朝廷,还下旨永不叙用,看到这个匾额,多半是不会光顾这家酒肆。

事实上,这间酒肆,位置偏僻,生意也确实不太好。

此时临近中午,酒肆内掌柜的低头拨弄着算盘,店里几桌散客,闲聊吃饭,门口一个小斯坐在门外,也没招呼客人。

侯宗泽来到酒肆外,见四下没人,便直接走了进去。

门口的小斯见了他,连忙起身,在前引路,“老客一位。”

侯宗泽直接走过大堂,来到里间雅座,不多时,掌柜的便走进来,关上门道:“侯先生怎么亲自来了?”

“情况情急,我马上要随侯方域去武昌,不得不亲自过来!”侯宗泽急声道。

掌柜的给他倒了杯茶,不禁问道:“去武昌?”

侯宗泽坐下来道:“近些日子,东南的官绅和大户,时常前往钱谦益府上秘密商议事情。今日刘宗周从浙江来,朱国弼从南京来,他们应该是达成了某种共识,所以侯方域才会急着去武昌。”

“莫非是要联系左良玉?”掌柜皱起眉头。

侯恂被搬到后,侯宗泽便奉命南下,投靠了侯方域,主要负责通过侯方域,获得东南官绅的动向。

侯恂让侯方域拜钱谦益为师,侯方域又被称为江南四公子之一,在东南这片人脉很广,能够获得不少机密。

侯宗泽道:“侯询曾经是左良玉的上官,对左良玉有提携之恩,而且这些年左镇养寇自雄,军纪败坏,地方上不少官员参他,多亏了侯询在朝中庇护,左良玉才没有事情。现在侯方域突然去武昌,肯定是去找左良玉,我估计是东林有事情求左良玉。”

侯方域等人吃过几次亏后,对于高欢已经看得很透彻,知道高欢并不怕他们。

高欢确实也只当他们是群肥羊,大军一到,立时软脚,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不过,对于左良玉这样手握重兵的镇臣,高欢还是比较重视。

现在东林党要与左良玉勾结,对于军政府而言,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他们一个有钱,一个有兵,结合起来,会对高欢构成威胁。

掌柜的闻语,立时道:“先生什么时候走?”

侯询沉声道:“今天就走。”

“这么快!”掌柜不禁有些吃惊,遂即镇定道:“那好!我会派人前往武昌的据点,通知他们配合先生,摸清东林的意图。”

当下两人约定了地点和暗号,侯询便匆匆离开青云楼,出城去租船。

这时掌柜则写了一封密信,吩咐一名属下,“立刻将这封情报,送到督军手中。”

……

开封府。

十一月底,赶到开封会盟的军镇,已经有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许定国、方国安等数镇兵马,加上高欢和高名衡,合计马步大军三十余万,声势浩大,旌旗蔽空。

其余各镇由于路途遥远,大军无法开过来,可是还是派遣一员部将,领着十多人或上百人轻骑奔至。

这时,高欢又传檄给李自成,言明建奴入侵,天下兴亡,希望李自成不要搞窝里斗,与他先灭建奴,再决一雌雄。

李自成是与明朝势不两立的流寇,若是崇祯朝廷主导,多半要为是否给李自成发檄文,邀请共击建奴,而吵翻天。

现在崇祯朝廷,被困在北京,整个大明等于直接瘫痪,天下处于无政府的状态,高欢便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图来。

他给李自成发了檄文,还嫌不够,听说周延儒手上有空白圣旨后,便让周延儒又给李自成发了一道圣旨,许他列土封王,共击建奴。

当然,这些圣旨是周延儒的政治筹码,他肯拿出来,自然是与高欢秉烛夜谈,私下里进行了一场政治交易。

十二月初,黄河已经撤底冰冻,而这时北方传来消息,退到真定府的唐通,被清军包围,向清军投降,八旗兵锋已经快要抵达大名府。

在高欢传檄后,唐通立刻响应,是最先应檄的十八镇之一,结果高欢会盟还没开始,十八镇就少了一镇,严重影响了勤王联军的士气。

为了振奋士气,加之高欢探明,清军只是少许兵力南下真定府,逼近大名府,遂即下令大军渡过黄河,进占大名府,摆出强硬姿态,遏制投清风气。

河北平原一马平川,高欢进占大名,也是冒着极大风险。

清军入关,必然趁锋芒正盛之际,立求一战而定北国,急于与高欢和李自成决战,决定北方归属。

中国地大物博,清军若是不能趁着锐气正盛之际,一鼓作气打下广大的地盘,在人口、经济和钱粮上获得优势,那么一旦陷入拉锯,清军便会被动起来。

现在高欢的策略,其实主要是个“拖”字,为了避免,全军被清军骑兵围在河北,像刘邦一样,被困白登,高欢采纳了,孙传庭的建议,大军分为二军,相续进兵,前军若胜,后军全力,前军若败,后军承之。

丁启睿则建议,多派斥候,早发现清军,避免与清军主力决战。

高欢听从两人建议,大军分前后两路,浩浩荡荡进入大名府。

十二月初五,联军前锋与清军斥候相遇,激战一场,清军斥候退回真定,联军则止步于大名府地界。

这日,大名府开城县,联军后军大营内。

高欢正与属下,看着地图,分析河北局势,帐帘忽然被挑起,高有文匆匆进来。

“督军!”高有文行礼,然后附耳低语。

高欢皱了皱眉,一挥手道:“你们先退下!”

帐中一众参谋,还有将领,纷纷出帐,高有文遂即拿出一封书信,“江南军情司密报!”

高欢闻语,接过书信查看,不禁皱起眉头,“侯方域去了武昌?看来这厮的劳改还不彻底啊!”

(求月票,推荐,追订,大家多多投票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