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036章蒙古消息

武布中华 第1036章蒙古消息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准格尔部控弦之士数十万,乃是漠西霸主。

以僧格的兵力,完全可以独立出征。

不过僧格却向漠西各部发出盟令,要求每个部落都必须拣选青壮,参与东征。

僧格早有意建立汗国,可是漠西却有不少部落并不支持,他便借着这次机会,将各部集合起来,通过攻打乾朝建立威望和展示北元的传国玉玺,来确定汗位。

此外战争就得死人,出征乾朝,也是借机削弱各部的机会。

虽说漠西诸部大多明白僧格的野心,但是准格尔部太强大了,各部只能屈从,否则惹怒了僧格,部落极有可能被僧格吞并。

在盟令发布后,各部陆续派出战士,赶着牛羊向着蒲类海汇集,形成一大片白色的蒙古军帐。

“大汗,辉特等部都已经过来了!”年轻的葛尔丹说道。

僧格虽然没有称汗,可是准格尔的部众已经称他为大汗,将他视为蒙古的统治者了。

这时僧格看了看,汇集过来的兵马,意气风发,“吹号角,让各部台吉前来议事!”

僧格大会诸部,告知出兵的计划,然后设下祭坛,宰杀牛羊祭祀,又请人占卜吉凶,得到大吉之兆,遂即率领三十万蒙古勇士,赶着百万头牛羊,铺天盖地的东征。

河套,九原郡。

当年李际遇击败蒙古后,夺回河套地区,并征发数万百姓,分为四镇,驻守河套地区。

乾朝灭亡西唐后,曾派遣偏师进攻这里,四镇唐军不是投降,就是归顺了蒙古。

在乾军主力撤退后,蒙古平繁南下,河套地区便再次落入蒙古人手中。

此时,在九原郡附近,有一个蒙古部落,牧民放着牛羊,妇女们煮着饭菜,一片祥和的景象。

在清军退守关外后,犹豫物资匮乏,对于蒙古的支援便减少了。

东蒙古科尔沁部因为与满清高度绑定,还能得到一些物资,漠南诸部便只能靠自己了。

因为从满清这里得不到好处,而且满清的影响力逐渐衰落,所以漠南诸部蒙古,名义上臣服于满清,实际上都与乾朝保持贸易的关系。

此时在部落内,一只驼队正出售从乾朝运来的货物,主要是铁锅、棉布和茶叶。

这三样货物都是紧俏的商品,茶叶是蒙古人的必须品,不喝容易得兵,而中原一斤普通的粗茶,到这里能够换两头肥羊,铁锅和棉布也能换取众多马匹和牛羊。

不一会儿,商队的货物就出售一空,换取了大量牛羊、马匹,还有一袋袋的羊毛。

这时为首的商人,满脸微笑的行礼,“阿迪亚安达,这次我就先回去了,等明年再来!”

蒙古汉子拳头放在胸前行了一礼,“安达!明年早点来,还请为我们多带些茶叶,若是能有丝绸和香烟就更好了。”

商人还礼,微笑道:“安达放心,下次我会带跟多货物过来!”

蒙古汉子微微颔首,忽然说道:“对了!安达,你准备走哪边回去?”

商人道:“我准备向西走后,再往南去宁夏卫!”

“安达,别去宁夏,还是往东去山西吧!”蒙古汉子道。

商人微微一愣,“为什么?”

蒙古汉子见左右无人,于是说道:“我得到消息,漠西蒙古要大举入寇关中。清军已经给我们下令,让我们配合漠西蒙古,给他们提供牛羊作为粮草。”

商人闻语心头一惊,反应过来,连忙笑道:“太感谢你的提醒了!这消息可能会救我一命!”

在乾朝之外做生意的商人,不论是下南洋航海,去东洋贸易,又或是远赴口外深入草原的驼队,除了做生意外,他们都有个兼职,便是乾朝的间谍。

高欢为了搜集情报,也为了鼓励商人走出去,让国安司准备了一笔巨款,专门资助各个商队,刺探外部情报。

这些商队出发前,可以接到比如绘制地图,刺探驻军等任务,只有回来时带回有用的情报,就会得到奖赏。

商人听说漠西蒙古要进攻关中,心中极为震惊。

商人消息比较灵通,知道乾朝正对满清用兵,关中不少精兵,前不久都已经出关了。

这个时候,漠西蒙古发动袭击,关中的守军恐怖难以抵挡。

当下,商人带着驼队匆匆离开了部落,没走多久,一只用于通讯的信鸽就被放上天空。

长城是中原抵御游牧的重要屏障,挡住了北方民族持续向南渗透,保卫关内的人民。

从春秋战国开始,各国开始大修长城,到秦国时被始皇帝联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

不过秦长城经过千年的风雨,早就不成样子,而此时的长城,则主要由明朝修建。

明朝万历后期以来,朝廷财政崩溃,陕西又是个穷地方,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先后在这里造反,关中民变不断。

这么个穷地方,百姓纷纷饿死,自然是没有钱修补长城。

几十年过去,三边各段长城,各个口隘,遍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了。

不过好在这些年,没有游牧南侵,否则以三边长城的破败,恐怕难以阻止游牧的攻击。

关中,长安城。

乾军攻占此地后,高欢觉得长安的名字比西安好听,便没有更改名称,依旧唤长安城。

长安作为大顺和西唐首都,又坐落在富饶的渭河平原上,城内人口众多,商业发达。

这时在三边总督府邸,孙传庭正坐在桌案前处理着政务。

西国被打服后,关内基本上没仗可打,孙传庭的经历,便从对西征战,放到恢复关中经济上。

虽说孙传庭是代兵,其实他治理也是一把好手,是典型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能臣。

这时孙传庭正处理政务,批复着发展关中经济,以及向河北调兵的公文,忽然一人匆匆来到书房外,“督师,卑职有急事禀报!”

孙传庭闻语放下毛笔,“进来,何事?”

“督师,这是从河套过来的情报,有商队探知,漠西蒙古集结数十万大军,将要入寇关中!”属下呈上一份军报。

孙传庭闻语一惊,连忙接过来观看,脸上露出一丝惊色,但很快就镇定下来。

(今晚没了,明天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