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256章回光返照

武布中华 第256章回光返照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四更时分,北京城内依旧一片漆黑,万籁寂静,只偶尔听见梆子声敲响,看见打着灯笼巡夜的差役。

偌大一个紫荆城,漆黑一片,像隐匿于黑暗中的巨兽。

连连战乱,百姓困苦,外城各坊一点动静没有,靠着街道两侧睡觉的流民,蜷缩着身体,每个晚上都会冻死、饿死上百人。

最近,城外和城内的流民中,又忽然起了疫病,每天都会死人,流民们经常早上起来,便发现身边的人已经硬了。

相比入城的流民,还能在城中乞讨,躲在屋檐底下,遮风避雨,城外不能入城的流民,便更加凄惨了一些。

十月中旬,北方寒流来袭,京城的天气已经很冷,下起了一场雪,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如今老大帝国,内忧外患,已经没有能力保护他的子民。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名骑兵各骑两匹战马狂奔而来,穿过成片的棚户去,但里面的难民,却死气沉沉,毫无反应,不知是死是活。

片刻骑兵穿过难民聚集的区域,奔至北京外城永定门下,为首骑兵大喊:“速开城门!河南八百里加急。”

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北京城已经数次让清军兵临城下,城上的士卒十分警惕,先垂下吊篮,让骑兵放入通行文牒,查验过来,才用箩筐将为首骑兵吊上城头,剩下的则在外面看马,等待天明入城。

骑兵上了城,向守城士卒一抱拳,便急匆匆下城,向兵部而去。

城上守军见他走远,不禁议论纷纷。

“他刚说是河南八百里加急奏报!”

“不会是开封失陷了吧!”

“那得赶快屯点米去!”

城上的守军,经验都十分丰富,但凡是清军破边墙入寇,或者关内流寇闹得太凶,北京城中的粮价,铁定飞涨。

如果不趁着粮价没涨起来,多屯点粮食,到时后,除了内城的达官贵人,外城的百姓,还有他们这些普通兵士,根本吃不起,只能看着家人饿死。

守城的百户闻语,不禁向城下看马的骑兵,喊了一嗓子,“兄弟!河南又咋个啦?”

城下的骑兵,坐在地上,朗声回道:“高总兵和高中丞击退闯贼,开封之围又解了!”

城上守军听了,顿时一阵惊喜,“原来是击败了闯贼!”

“不得了!河南居然打胜仗了!”

前不久,洪承畴和十三万明军兵败,只有三万多人,逃回宁远。

消息传到北京,京城军民士气尽丧,现在听说河南官军,击败了闯贼,不禁都是精神一振。

……

今夜兵部衙门内,尚书陈新甲当值,他坐在案台后,正思考着天下时局。

“议和!只能议和!”陈新甲在纸上写写画画,喃喃自语,“攘外必先安内啊!”

松锦会战失败,明朝精兵丧尽,只剩下吴三桂勉强守着关门,明朝不说同时两线作战,就是单独对抗流寇,或者清军都已经不是对手。

想到这里,陈新甲不禁有些苦恼,前不久,他和周延儒甩锅松锦战败的责任,把战败的原因,归咎到侯询等人,阻碍漕粮海运,以及牵制关内剿寇,令朝廷无法全力对抗清军上。

他成功将皇帝的怒火,引向侯询等人,可也为自己招来了东林党人的猛烈攻击。

现在他和周延儒,已经被骂到自闭,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不管对错,立时就有人反对,从后使绊子,等他出错,然后群起攻之。

这个时候,若是暴露出想要议和的想法,恐怕得被东林党人的口水给淹死。

这让陈尚书有点想打退堂鼓,可是他此前已经向皇帝建议,要是他不干,皇帝肯定也不会放过他。

陈新甲有些疲惫的背靠在座椅上,作为明朝的兵部尚书,关外清军步步逼近,关内流寇围攻开封,他都无能为力,出了问题还得被责任,他只觉得自己真是太难了。

“部堂!部堂!”正在这时,外间坐班的郎中跑进来,一脸喜色道:“河南八百里,加急揍报。”

陈新甲心头一凛,第一个念头就是开封失陷,他完蛋了。

如果是这样,那东林那群人还不立时上书,把他给淹了。

不过看郎中一脸喜色,似乎是个好消息,陈新甲才压住心中恐惧,展开一看,顿时眉头舒展,不禁赞叹道:“本官看人真准,高欢这小子,果然从来没让本官失望。”

当下陈新甲立时站起身来,拿上奏折,便往皇宫而去,临走前又安排人去通知盟友周延儒。

周延儒正熟睡,被人叫起,听了禀报,顿时哈哈笑,叫人准备了一壶好酒,自酌自饮一番。

自从崇祯训斥了侯询,又办了汪乔年,朝中东林党就对他群起攻之。

他将剿寇不利的责任推到汪乔年身上,现在高名衡不是照样被困开封,李自成照样横行河南。

言官们编故事随口就来,更有甚者说汪乔年即将剿灭流寇,正是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个奸臣,突然陷害汪乔年,才致使流寇依旧猖獗。

这让周延儒真是提心吊胆,生怕开封这个时候失陷,那他真就说不清了。

现在得知高欢已解开封之围,便可以让东林党人哑口无言,让周延儒心情畅快。

不过,陈新甲让他一起面圣,周延儒却拒绝了。

皇帝最恨人结党,他能做上首辅的位子,便是皇帝觉得他没有党。

此时若是进宫,便说明他有党,得不偿失,而且老陈太有种,居然建议议和,他决定还是距离陈新甲远一点。

虽然周延儒认同陈新甲的策略,但他是官僚,官僚做事不看是否对大明朝有利,而是看做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

周延儒觉得议和难度太大,一旦被抖出来,必定满城风雨,被正义之士的口水淹死。

因此自从上次皇帝召见后,周延儒便有意疏远陈新甲,只是暗中给他一定支持。

周延儒坐起来,决定今天告假,端起酒杯自酌起来,他一饮而尽,心里沉思着,“高欢这个小兄弟,必须好好培养,今后前途无量。甚至老夫能否保命,能否安全退下来,都得看他了。”

皇宫内,崇祯皇帝,昨晚又忙了一夜。

如今天下越乱他越忙,而他越忙,天下却又越乱。

崇祯处理奏折,直到四更天,才刚刚躺下,将要入睡之际,便又听见外头有人呼唤,“陛下!陛下!”

疲惫的崇祯从床上坐起,听出声音是王承恩,嘶哑着声音问道:“是要上朝了吗?”

“陛下,是陈尚书说有军情禀报!”

崇祯一听说紧急军情,顿时一下惊醒,连忙颤声道:“是建奴入关,还是开封失陷!”

王承恩道:“陛下是河南送来的消息!说是大捷!”

崇祯愣了一下,遂即连忙披上一件外袍,走出寝宫,来到偏殿。

“陛下!”陈新甲忙磕头行礼,泪流满面,“陛下,开封围解了!”

“开封解围?”崇祯疾步走过来,迫不及待的伸手讨要,“军报了!”

陈新甲连忙双手奉上,崇祯展开观看,苍白的脸上,出现红晕,整个人一下荣光换发,精神为之变,边看边称赞,“好个高欢!又是他替朕解了开封之围。哼,那群该死的文官,还在替汪乔年说话,现在如何?”

崇祯看完又一阵懊恼,“朕如果早些罢免汪乔年,或许闯贼已经为高欢剿灭了。”

(今天推荐或者月票进入前八百,就加更呀!兄弟们冲鸭,多投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