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006章孤注一掷

武布中华 第1006章孤注一掷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孙可望叛变的消息,真是让张献忠伤透了心。

十几年的父子之情,居然抵不过在高欢那里的几年时光。

张献忠有些想不通,在他这里,孙可望是王,在高欢那里孙可望只是普通臣子,不过是高欢众多备胎中的一个,孙可望为何要背叛自己投靠高欢?

张献忠又气愤又伤心,整个人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这让张献忠一时间不能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现实。

孙可望投敌,对于张献忠来说,太过震惊,对于西国而言,将是巨大打击,所以张献忠并未声张。

现在西国缺粮,若是让西**民得知孙可望背叛了西国,买粮的黄金打了水漂,西国必定爆发动乱。

扬知畏逃出河内后,没有让驿站传递消息,而是亲自奔回来,就是怕走漏风声。

这时,在政务堂内,坐着几名张献忠的心腹高官,关起门来秘密商议孙可望投乾之事。

“陛下,事已至此,臣以为应该尽快拿出一个应对方略。”徐以显打破沉默,在场的汪兆麟、杨知畏等人,也纷纷颔首。

张献忠黑着脸,精神状态并不好,显然没有从孙可望背叛的打击中缓过劲来。

“眼下还有什么方略?”张献忠内心已经比较绝望。

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明白眼下的西国,马上就要步明朝的后尘了。

就在刚才,他与几位大臣进行盘点,才发现孙可望已经把西国的府库掏空了。

现在国库就剩下不到二百万两存银,而马上发下去的军费,就要三百多万两。

此外朝廷官员的薪俸,几十万矿工和工部工匠的工钱,合起来也要七八十万两。

最关键的是,国库和各州县的存粮,都被消耗的差不多,若不是秋收后,收上来一笔粮食,现在成都已经断粮。

张献忠是经历过明末农民起义的人,知道朝廷财政破产,地方发生饥荒的后果,他决不愿意看见,西国境内的百姓起来造他的反。

徐以显沉声道:“回禀陛下,臣以为首先要加强巡视,防止乾国细作散播孙可望投敌的消息,避免各地发生动荡。其次,便是盘点存粮,尽快拿出对敌方略。最后,是战是走,陛下当有决断。”

这时汪兆麟低声道:“汉中那边传来消息,孙传庭正猛攻大散关,冯都督传回的军报中说,乾兵攻势凌厉,显然是有些支持不住了。现在朝廷这边又将要断粮,一旦粮食告急,汉中肯定守不住,就算是现在打得不错的湖广,恐怕也要战败。”

张献忠听了两人的话语,沉默一阵,知道情况危急,必须有个策略,于是问道:“粮食现在还能撑多久?”

户部是孙可望管的,扬知畏回来后,连夜盘点,才逐渐掌握户部的真实情况。

“陛下,今年各地秋粮歉收,臣盘点了一下,收上来的粮食,最多让我们撑四个月。”

张献忠黑着脸,强压着怒火,孙可望回来前,府库还有近千万两白银,各地存粮足够大军用度一年,孙可望主政改革后,不到两年,就把他的积蓄糟蹋完了。

张献忠深吸一口气,“这也就是说,朕在四个月内,必须要与高欢有个了断。”

徐以显道:“陛下,我们可能连四个月都没有,最多三个月的时间!”

张献忠闻语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

三个多月的时间,要么击退高欢,要么运走存粮,撤离四川。

张献忠嘴角抽搐,“朕现在放弃四川,高欢也会继续追击朕。”

“嘭”的一声响,张献忠一拳砸在地图上,“既然如此,那朕便放手一搏,与高欢决战,在高欢的地盘解决粮草!”

徐以显等人闻语,相互看了一眼,明白了张献忠的决定。

高欢要一统天下,张献忠向云贵跑是没用的,乾军肯定会继续追杀,那么便不如孤注一掷。

徐以显抱拳道:“陛下,湖广乃天下粮仓,而定西王在湖广打得不错,先是在衡阳大败乾军,而后又兵围长沙。陛下既然决定与高欢决战,臣建议出兵湖广。”

因为粮食短缺,留给张献忠的时间已经不多,北上汉中,道路难行,行军耗费时间,且关中缺粮。

现在唯有顺江而下,出兵方便,出了四川进入湖广,就能抢夺乾国的粮食。

张献忠沉声喝令道:“这正是朕的意思。事不宜迟,朕要立刻发兵,与高欢拼了!”

徐以显行礼道:“陛下,出征之前,臣有一策,可安民心!”

张献忠问道:“何策?”

徐以显道:“陛下要出征,需要保证后方稳定。臣以为一方面,要封锁安南的消息,抓捕散播消息的乾国细作,一方面可让人扮作,安南回来的运粮队,白天进城,晚上出城,第二天再入城,让百姓觉得有粮食从南洋运来。”

张献忠闻语颔首:“可以!这件事就由你操办!”

说完,张献忠看着汪兆麟,“爱卿,朕出征后,你辅助太子留镇成都监国。若是朕战事不利,或者孙传庭从北面攻入四川,你就带着太子向昆明转移,明白吗?”

对于这次出征,张献忠并没有必胜的信心,内心甚至觉得自己凶多吉少,所以提前安排,万一战败了,儿子还可以逃到云南。

汪兆麟是丞相,也是太子的舅舅,他当即行礼,“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力辅佐太子!”

张献忠微微颔首,遂即挥手,示意各人散去。

因为粮食危机,张献忠没有多少时间,所以各人立刻分头行动。

在徐以显的安排下,一支号称是从安南回来的运粮队,进入成都,百姓见有粮食运回来,果然安定了一些,成都的粮价终于下降。

一连几天,都有车辆入城,联系到此前,西国朝廷宣传,平东王去安南买粮,百姓便真以为是南洋的粮食被买了回来。

这时,张献忠见粮价一跌,就下旨把成都的粮铺全部查封,粮食和银子全部没收,罪名便是前段时间囤积居奇,粮食改由官方限量供应。

这时成都局势勉强稳定,西军也集结的差不多,张献忠立刻就率军,浩浩荡荡的沿江而下,发起了最后的东征。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