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988章祝他们找到金矿

武布中华 第988章祝他们找到金矿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高欢站在窗户前,看着远去的海船,心中一阵感慨,“祝他们找到金矿吧。”

此时,在三桅炮船的船尾,赵铭看着身后的帆影,脸上却有些哭笑不得。

以他的身份,还无法理解高欢的良苦用心,而高欢也不会向他透露自己的计划,只是让国安司找到他,让他按着国安司的要求去办。

这段时间赵铭配合着官府,进行各种宣传,说着违背良心的话语,而他也在思考,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让他演戏,为什么要编制这样一个骗局。

赵铭想了十天十夜,也只是想到最浅的一层,就是骗局与土地国有改革有观。

皇帝陛下这是知道,他收了江南大户的土地,这些人对朝廷心怀怨恨,所以皇帝陛下想把这些大户打包送到殷洲去。

这么多商船跟着自己去金山郡淘金,等到了金山郡,发现即没有金矿,本地土民也不热情,还会时不时拿弓箭来招呼他们,这些人的淘金梦破灭后,会不会跟他拼命。

赵铭和船上的水手,内心都非常的不安和惶恐,想着抵达殷洲后,该怎么办?

这时,赵铭看着脚下的炮舰,忽然有些明白皇帝陛下对自己的关照,为啥要送自己一艘炮舰了。

这就像皇帝陛下嘱咐石郡守,要带枪炮一样,送自己炮舰,就是怕自己被愤怒的人群打死吧。

若是没有强大的武力,金山郡又天高皇帝远,这些愤怒的淘金人,一定会愤怒的将他撕成碎片。

毕竟为了黄金,这些人可都是倾家荡产,甚至借了高利贷,就等在殷洲大赚一笔。

赵铭看着后面浩浩荡荡的海船,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郡守大人已经找到金矿,不然可就麻烦了。”

在他身旁各名水手,也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

在三桅炮船身后,近两百条大号福船,浩浩荡荡,遮江而下,很快就航行出了长江,前方是渺渺浩瀚,一望无际的大海。

虽说江浙临近大海,可实际上许多大户,一辈子都没来过海边。

这时,蒋员外和两个小舅子站在船头,海风吹得他们衣袍鼓荡,各人都是心旷神恬,内心激荡。

蒋员外看着蔚蓝的大海,飞翔的海鸟,不禁张开双臂,“金山我蒋家仁来了!”

刘氏兄弟也激动不已,幻想起在殷洲捡金子的日子,“殷洲,我们来发财了!”

蒋员外内心激动,“此情此景,吾当赋诗一首!”

刘氏兄弟就佩服姐夫能够随时随地吟诗的本事,“我们愿意洗耳恭听姐夫的大作!”

蒋员外却脸色忽然涨红,正当刘氏兄弟以为蒋员外在憋什么大作之时,蒋员外却扶着船舷,哇哇哇的呕吐起来。

刘氏兄弟面面相觑,连忙上前察看,蒋员外伸手阻止,吐了几口,脸色惨白的扶舷道:“失算,我晕船了!”

蒋员外没吟成诗,不过海上的风浪,以及后来在殷洲的艰苦岁月,却给了他从未有过的生活遭遇和体验,而艺术和创造源自生活,蒋员外终成大乾朝一代文豪,兼著名凄苦派诗人,留下无数描写第一代乾人在殷洲拓植的诗作。

……

成都面对乾朝的军事压力,张献忠最终没有采纳孙可望被动防守的建议,而听从了李定国,积极防御加上主动出击的策略。

虽说关中一战损失惨重,可是对张献忠而言,完全被动挨打,不是他的风格。

因此他即听取了孙可望积极布防的意见,同时又派出李定国,准备主动发起攻击,打乱乾军的部署,为西国训练新军争取时间。

孙可望多次劝说无果,为免引起张献忠的怀疑,他只能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日处理完政务,孙可望乘坐马车,返回平东王府。

这时马车经过一排商铺时,孙可望沉声道:“停一下!”

马车停在路旁,孙可望下了马车,看着人流如织的街道,走进了一间卖笔墨纸砚的铺子,买了一些宣纸,然后又走进另外一家书店,问道:“有《深海》吗?”

掌柜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这位客官,没有这本书哦!”

孙可望道:“那给我将店里乾国新出的书籍,全部打包!”

不多时,小二为孙可望打包好了书籍,孙可望抵过一张银票,便带着属下和书籍出了店铺。

等孙可望一走,掌柜便拿着银票,到了后面,发现上面留下的情报,他迅速记下,然后立刻烧掉。

孙可望现在是平东王,要传递情报不是很方便,不过他回到西国后,经常去到工坊、街市、村庄,了解西国的国情和市场行情,逛逛店铺也不奇怪。

……

江南,京师。

高欢在上海看见,江浙的大户们组织船队,浩浩荡荡的出海后,便返回了京师。

这批两百多艘船,若是成功登陆殷洲,一次就有万余人登陆,足以建立一个稳固的据点。

高欢给了赵铭一艘炮船,里面除了装了粮食和淡水外,就是火枪、火炮、火药、铅弹、手雷、地雷炮等各种兵器。

金山现在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与东海岸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还隔着一道大山脉,与南面的西班牙人,也相距很远。

这会使得金山郡暂时处于安全的状态,而等高欢消灭张献忠,灭掉满清后,整个殷洲西海岸,极有可能都被乾人占据了。

届时高欢抽出精力,或许能够在有生之年,把殷洲的西夷赶下海。

因为拓植殷洲的计划比较顺利,高欢心中十分高兴,回到京师后,便准备将精力,投入到灭西之事上来。

这日,高欢正在处理公务,堵胤锡忽然前来禀报,“陛下,军情司有军情送到。”

乾朝有两大特务机构,一个是军情司,一个是国安司,军情司对外搜集和刺探情报,隶属于兵部,而国安司监视国内,则直接对高欢负责。

高欢放下手头的工作,“哦,什么军情!”

堵胤锡道:“深海同志传出消息,张献忠采纳了李定国的建议,可能会主动进犯我朝!”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