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734章漳州之战下

武布中华 第734章漳州之战下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王敬德和李元胤率领四万梁兵,其中一万杀奔汀州,斩断赣南与福建的联系,三万人则进抵北溪东岸。

梁军突破北溪,就能够夺取重镇泉州,并威胁郑家老巢安平城。

李国英留下浮桥没有烧毁,意图吸引梁军从浮桥过河。

虽说知道李国英已经做好准备,但是王敬德和李元胤还是决定随了李国英的心意。

毕竟,李国英已经有了防备,梁军要从其他地方渡河,李国英必定前往阻拦,届时耗费时间不说,还要冒着敌军火炮搭设浮桥。

梁军经过一日一夜的准备,砍伐了大量树木,搭建了浮桥。

清晨,旭日东升,光芒照在北溪两岸绵延的丘陵上,溪水在它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茫茫浩瀚。

在北溪东岸,壕沟纵横,人头攒动,郑军已经做好了防备,各军沿阵以待,只等梁军来攻。

西岸,大纛旗迎风飘扬,准备渡河的梁军遍布丘陵和江滩,各营军旗正随风猎猎作响。

清晨两岸各聚集数万人马,却异常安静,气氛一片肃杀。

这时王敬德和李元胤站在山丘上,俯瞰下方,无数碟盔、红樱攒动,大批身穿对襟步甲的士卒登上小船和木筏。

王敬德放下千里镜,沉声问道:“各部准备的如何?”

李国英是左镇旧将,战阵经验极为丰富,不是没打过多少仗的郑家陆师将领可比。

看着李部士卒的防御体系,王敬德内心有些沉重。

“回禀都督,各营士卒已经打了应旗!”李元胤沉声道。

王敬德看了看,桥头士卒推着盾车,竹筏上也已经坐满士卒,神情一阵肃然,他一挥手,战鼓擂起,“传令渡江。”

郑军已有防备,梁军只能强渡,而李国英发现梁军动静,早已做好了迎击的准备。

此时,李国英站在土墙后,目视对岸梁军,显得胸有成竹。

“哼!梁军也就是仰仗火器,一旦没了火炮掩护,本帅看他们仗都不会打了!”李国英冷哼一声,给身边有些惊慌的属下打气。

这时对岸传来战鼓和号角声,郑军阵地立时跟着响起“当!当!当!”的警钟声。

梁军翻越广东与湖南之间的南岭山脉过来,大军无法携带重型红夷大炮,只带少量的三斤青铜炮,还有几门小型臼炮。

这些火炮射程都不远,除了能打两里地三斤青铜炮外,其他火炮都只能打到对岸的江滩,三斤炮虽能打到郑军阵地,可是三斤多点的炮弹,威力实在有限。

“轰轰轰”十多门放在两轮炮架的青铜炮,炮身和炮架猛地一退,腾起团团硝烟,炮弹呼啸砸向对岸,溅起蓬蓬泥土。

为了便于野外激动,除了粗短的臼炮,依旧用四轮炮架外,梁军的野战青铜炮,都是用两轮炮架,已经很像近代火炮了。

在炮击开始时,岸边的筏子,放入水中,十名梁军士卒乘坐一个筏子。

梁军在筏子前,竖起一米高的木板,上面钉上一床湿棉被,可以防御弓箭和火枪。

两名士卒拿着火枪,蹲在木板后方,剩下的坐在筏子上,拼命的往前面划。

近两百条筏子,在炮火的掩护下,直扑对岸。

这时,李部大军在北岸修建一条长达数里的土墙,后面占满了李军火枪手和弓箭手,每隔一段距离,还放置了一门火炮。

说梁军靠火器,其实郑家军队装备火器的数目,比梁军还要多,基本达到了军队的五成。

这主要是郑芝龙有钱,不然光是训练的火药,每年就是一笔天大的开销。

再者,福建太平日久,郑军的血气不足,一旦进入残酷的近战搏杀,很容易被梁军的凶悍之气震慑,导致近战打不过梁军。

郑芝龙不差钱,为了与高欢抗衡,便只能充钱,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

只不过,郑军火器装备虽多,但是却都是比较老旧的佛朗机,火绳枪,还有笨重的铁炮,质量无法与梁国相比。

这时,随着梁军的木筏冲过北溪中心线,郑军这边的火炮开始轰击。

轰隆的炮声响起,一枚枚铁弹砸向江面,溅起道道水柱,江水被溅上天空,又落下来,瞬间淋湿了木筏上梁军士卒的衣甲。

郑军火炮齐射,炮弹乱飞,炮弹砸中木筏,筏子立刻砸得四散分裂。

郑军的火炮,溅起道道水柱,梁军两百多条筏子,被击中的只是少数。

由于郑军为了避免被梁军火炮轰击,主动让出滩头,梁军没遭受多少火枪和弓箭的攻击,便冲到岸边。

这时前锋营李本深立刻举起战刀,拿起盾牌,嘶吼一声:“弟兄们杀啊!”

梁军实在拿起盾牌,还有筏子前头盯着湿棉被的木板,冲上滩头。

李国英对滩头进行过清理,那里没有任何可以遮蔽的障碍,一旦梁军登上江滩,就会暴露在郑军的火枪和弓箭射程内,郑家就能对没有遮蔽的梁军进行屠杀。

“放箭、放铳!给本将射!”李国英怒吼道。

土墙后的郑军,顿时火枪齐射,“砰砰砰”的弹丸呼啸而来。

梁军士卒却将盾牌和木板,甚至木筏抬上滩头,插入沙土中,躲避火枪轰击。

在梁军乘着筏子过江之时,数百梁军士卒,推着盾车踩着浮桥向前推进,不过浮桥就是个陷阱,李国英在桥头正面,架设了两门红夷大炮,正对准桥面。

“轰”的一声巨响,红夷大炮开火,炮弹直接砸烂盾车,然后继续飞行,连续砸死砸伤十多人,才失去威力。

王敬德知道是陷阱,不过还是让梁军士卒,尽量散开了向前逼近,吸引郑军的火力和注意。

李国英看见桥上的梁军,被大炮一砸一串,江滩的梁军也被火枪压制,脸上露出冷笑。

此时郑军火枪射击,硝烟弥漫,遮蔽视线,密密麻麻的弹丸打过去,却难以看清战果。

梁军实在将木板、盾牌、木筏子插进泥土中,然后趴在掩体后面,用随身携带的铲子迅速挖沙,构筑工事。

军队作战时,都喜欢用沙袋修筑工事,那是因为沙袋能够很好的吸收动能,无论是爆炸,还是被实心弹砸中,都很难伤到后面的士卒,而且也不容易形成挑弹。

在第一波梁军登上滩头之时,梁军第二波筏子已经出发。

这时李国英发现情况不太对,滩头的梁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于是连忙喝令:“快!放箭!”

一声令下,三千郑军弓手立刻张弓搭箭,箭头斜指向天空。

“射!”

郑军弓手齐齐松开弓弦,三千支箭腾空而起,天空为之一暗,然后如飞蝗般嗖嗖落地,插在江滩上,射中躲在掩体后的梁兵。

李本深躲在掩体后,身边落下数只箭矢,箭头插进沙地,箭尾不停晃动,他连忙拿起一杆燧发火枪,大声喝令,“还击!”

修好简易工事的梁军士卒,立时蹲在掩体后,举枪射向郑家阵地,露头的郑军不断被击中,闷哼着倒地。

李国英见此皱起眉头,看着梁军在滩头,建造简易阵地,连忙让火枪、弓箭、火炮一起轰击,不过却无法消灭滩头梁军。

眼看着第一波梁军没被消灭在滩头上,第二波已经到了江心,马上就要冲上岸,李国英意识到危机。

若是梁军站稳滩头,后续有重步登岸,再发起冲锋,那就麻烦了!

“弓箭压制敌军,调三千刀兵、矛兵,给本帅把登岸的敌军赶下去。”李国英忽然大声怒吼。

三千郑军刀盾兵和长矛手,便绕过弹雨交织的正面,从两侧杀出,直接包抄梁军滩头阵地的两翼,梁军立刻拿起兵器迎击,两军撞在一起,瞬间战在一处,刀枪相击,血肉翻飞。

……

仙霞关,在漳州激战时,关外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这时郑芝龙站在关楼上,看见攻击关外铳城的梁军,丢下数百具尸体,再次灰溜溜的撤退,脸上不禁大喜。

“哈哈哈,原来梁军也不过如此!”郑芝龙不禁大笑,“寡人耗费十万两修造的铳城,高欢不死万把人,休想攻下来。”

这时郑芝龙正看着撤退的梁军发笑,郑森忽然匆匆上城,阴沉着脸,将一份军报递给郑芝龙,“父王,漳州急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