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656章自生火铳

武布中华 第656章自生火铳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高欢在襄阳收编了李过部,将顺军留在襄阳、南阳整编,他则带着李过等人,乘船从襄阳而下,沿着汉水进入长江。

如今已是1649年正月,高欢夺取武昌一年半,五年计划施行了一年。

农乃立国之本,粮食就是人心。

湖广上缴赋税,虽不及江南,但是在梁国的地位,却极为重要。

这时高欢站在船头,看着长江两岸,江堤蔓延,阡陌相连,炊烟袅袅,已然从左镇时代的破败中走了出来。

这时船队停泊在武昌补给,高欢稍微乔装打扮,领着一群人来到武昌城外查看。

高欢一行人来到一座小镇前,老远看见,墙壁上刷着“发展经济、稳定供给”,“消除四害,防治血吸虫”等标语。

高欢见此微微颔首,宋献策已经得了他的真传。

宋献策解释道:“这都是大王的提醒。臣到湖广后,发现许多百姓都患有大肚症,有的村子甚至整村都是如此!臣听从大王的建议,让百姓讲卫生,喝开水,灭钉螺,清理水渠。”

宋献策跟着高欢起来,对于这些已经轻车熟路了。

高欢见镇子外聚集了不少百姓,里面一阵喧哗,不禁问道:“那些百姓在做什么?”

宋献策笑道:“那是百姓赶集!臣为了帮助江南工坊销货,同时也给湖广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规定湖广各村镇每月逢八赶集,让百姓过来交易。”

高欢露出微笑,“这个方法不错!走,我们过去看看。”

当下一行人,来到镇子里的晒谷场,里面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过来,不买东西,也凑个热闹。

在晒谷场入口,小商贩支起摊子,卖着米粉、包子等小吃,馋得不少小孩直流口水。

许多百姓赶集,也不买什么东西,就是带着小孩过来嗦碗米粉。

武昌这边毕竟刚恢复,百姓也不富裕,好多都是孩子吃,大人坐在一边看着。

穿过小食摊后,货物的种类就多了起来,不仅有商人带来的布匹、瓷碗、茶叶,还有百姓带着山羊、鸡、鸭、鱼、肉,都是物美价廉。

为了方便侍卫保护,高欢没有深入人群中,只是看着听着百姓的笑声、喊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看着百姓交易,场面格外热闹。

高欢看见这副充满了生活气息,生机勃勃的场景,心里不禁一阵自得。

作为梁国的统治者,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让他颇有成就感。

高欢观察一阵,发现不少人交易,都用上铜圆,不禁微笑道:“银圆和铜圆在这边也广泛应用呢?”

宋献策笑道:“多亏了朝廷铸造的这批铜钱,否则赶集也办不起来。”

高欢微微颔首,“货币统一,确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货物的交换。”

以前民间交易,主要用银子和铜钱。

银子不用说,成色不一,交易要先折色,再称重量,百姓看不出成色,也不能随身携带一杆小称和钳子,十分的不方便。

明朝的铜钱,也是大小不一,有大钱有小钱,而且上点数目,交易就十分不方便。

现在梁国有一两和半两的银币,有一百文、五十文、十文、一文的铜币,交易非常便捷。

正因为如此,银币和铜币在梁国境内,流行得很快。

就连临近的各方势力境内,也有梁国钱币流通,吸食着各国的血液。

高欢在武昌稍微停留,遂即便继续坐船,返回南京。

高欢给李过赐了一座王府,让其在府内居住,而刘宗敏、刘芳亮、李来哼等人,则进入讲武堂。

李过曾是顺国储君,现在又是郡王,高欢暂时不打算让他领兵,等刘宗敏等人从讲武堂出来,立了些战功,在梁军中的威望超过李过之后,再给李过机会。

高欢回到南京,讲李过等人安置后,便开始处理堆积的政务。

这日,高欢正埋头批阅奏疏,忽然眉头一挑,将一份奏疏细看一遍,然后哈哈大笑道:“来人,给寡人备马!”

宋应星上书,高欢让他制造的自生火铳,工曹已经成功制造了一批样品。

高欢离开王府,便骑马奔往城北的南京制造总局,给了宋应星一个突然袭击。

制造总局门前,高欢翻身上马,宋应星领着一群官员匆匆过来,慌忙行礼,“臣等恭迎大王!大王怎么突然造访?”

高欢微微一笑,“听说爱卿制造出了自生火铳,寡人特意来看看!”

宋应星道:“这件事情,臣不敢居功,制造自生火铳者乃是陈于阶!”

高欢笑道:“寡人知道,是徐光启的外甥。他人再哪儿?”

宋应星道:“在靶场!”

高欢将马鞭丢给扬彦,然后颇有兴趣道:“那就去靶场!寡人正好看看自生火铳!”

当下宋应星领着高欢等人,进入制造总局,不多时便来到一处靶场。

这时,靶场上站了一排穿着臃肿,头上带着铁盔,脸上带着铁面,手上带着手套,浑身上下只有两只眼睛露出的士卒。

他们接过工匠装填好的火枪,正在进行测试。

宋应星见此正要说话,高欢却挥手制止,站在远处看着一人指挥着士卒和工匠进行测试。

高欢只见包裹严实的士卒,接过装填后的火枪,抬起扣动扳机,火枪咔吧一声响,枪身向后一阵,腾起一团白烟,枪口便喷射出铳焰,一枚弹丸呼啸而出,直接击中五十步外的木板,打得靶子木屑飞溅。

高欢见此嘴角露出微笑,扭头对宋应星道:“既然自生火铳已经研制成功,鸟铳就不要造了。令各工坊全力生产自生火铳,四年之内,寡人要五万杆自生火铳!”

……

南京城,下关码头。

一艘货船靠岸,乔装打扮后的侯恂走下船,目光打量着繁华的码头。

洪承畴在济南自研火器,效果并不理想。

高欢提前几年布局,梁国拥有大量的工匠,还有工科学堂,不断输送人才。

洪承畴虽然招募千余工匠,对于已经成熟的器械,还能打造,但是对于新式器械的探索,却举步维艰。

现在时间紧急,洪承畴没有时间摸索,便只能从梁国窃取制造技术,收买工匠前往济南制造。

侯恂与高欢有仇,来南京可以说相当危险。

不过,江南这边见过侯恂的人,屈指可数,他稍微乔装,注意自己的行踪,基本不用担心被梁军抓捕。

这时,侯恂穿过热闹的码头,拿出伪造的户帖,便直接排队进入南京城。

侯恂站在城门前,目光盯着南京城门,脸上带着恨意,“高欢,你毁了老夫的家业,抓了老夫的儿子,我侯家与你不共戴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