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625章第一届百官大会

武布中华 第625章第一届百官大会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梁军撤退,洪承畴却高兴不起来。

这次是打虎不死,没有趁着高欢西征的机会重创梁国,等高欢缓过劲儿来,进行报复时,恐怕北明难以承受。

洪承畴叹息一声,心里想着该考虑怎么应对高欢的进攻了。

吴三桂看着洪承畴的神情,不禁问道:“梁军退了,洪阁老怎么不欢喜?”

洪承畴眼神忧郁,“这次我们趁着高欢西征,攻击梁国,给梁国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殿下你说,高欢下次有什么动作会先打谁?”

吴三桂近些年屡次遭受毒打,心头一凛,“莫非又先打我们?”

洪承畴点点头,“高欢吸取此次教训,他下次出征前,肯定会先重创我们,再展开其他动作。或者他的目标,就是我们!朝廷只占据山东,以及四府之地,而且还在清军与梁军之间,只要开战我们避无可避。届时殿下有把握挡住梁军吗?”

吴三桂自然没有底气,连续的毒打,已经让丧失了锐气,“娘的,要是清廷不让我们顶在前头就好了。”

洪承畴无奈的笑了笑,吴三桂知道不可能,也只能长叹一声,要提前想退路了。

……

高名衡得了高欢的军令,匆匆返回淮安。

多铎见梁军撤回梁国,大军走到大名府后,便停下脚步。

这时清军押着缴获的大批钱粮、物资、牲畜,以及十余万俘虏,在大名府驻扎。

这么多的缴获,可以说是清军入关以来,最大的缴获。

八旗贵族得了缴获,有了钱财和物资,便不太愿意继续拼命,都想瓜分了缴获,回家好好享受一段时间。

多铎了解梁军已经撤退,招来孔有德训斥一顿后,问明梁军攻击山东之事后,连忙又让人去招吴三桂过去,不过吴三桂却慌称在济南攻防战中受伤,无法前往。

这让多铎立时黑脸,不过却也拿吴三桂没办法。

吴三桂也怕得罪多铎,于是把自己儿子吴应熊送到多铎军中做人质。

多铎见此,才放过吴三桂,带着缴获的物资和人口,风光北返。

高名衡撤回淮安,多铎返回河北,激战了半年的天下,终于又平静下来。

现在除了李过还在与李际遇交战外,天下基本太平。

高欢遂即决定,改变梁国的重心,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

高欢在湖广、河南、江北各设一名督师。

让宋献策坐镇武昌,拥兵十万防备张献忠。

高名衡坐镇淮南,拥兵七万防备伪明。

孙传庭坐镇许州,既要防备满清,又要防备李际遇,所以调拨十三万大军归其节制。

高欢则留二十万大军坐镇南京,并监视郑芝龙。

高欢将梁国控制之地,划分为几个防区,每个防区派遣一名督师坐镇,把自己解放了出来。

九月,南京。

在高欢得知清军和李际遇撤退后,高欢就知道大战已经结束,接下来便是,双方修炼内功,准备下次开战了。

为此,高欢在淮安时,便下令梁国境内,各州县长官,以及在京官员,准备招开一场大会。

现在梁国疆域并不算大,不到半月时间,梁国境内的官员,陆陆续续赶来了南京。

一时间,大批官员进入南京,使得原本空空荡荡的驿馆立时热闹起来。

不过临近大会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赶来,驿馆已经人满为患。

李岩见此不得不吩咐,让礼曹包下几家客栈,给赶来参与会议的官员暂住。

这么多官员齐聚南京,忙坏了李岩和众多官员,也使得南京百姓议论,疑惑这么多官员到来有什么事情?

这时梁国官府掌控的报纸,开始连载报道,梁国将要举报大会之事。

九月底,文官们到的差不多了,不过主角高欢,却还没回到南京。

十月初,南京城外,下关码头。

李岩带着一群官员,站立在码头边上,看着一艘大船靠岸,不多时,便见高欢从船上下来。

“臣等恭迎大王,得胜归来!”李岩等人连忙躬身行礼。

高欢在周延儒等人簇拥下走了过来,摆了摆手,“诸位卿家不必多礼,先回王宫再说!”

回到梁王宫内,李岩等人坐在花厅等候,高欢洗了个澡,换了身常服,才来到花厅坐下。

高欢直接问道:“各州县的主官,都到南京没?”

李岩行礼道:“回禀大王,官员都已经到齐,就等大王您了!臣等已经布置好会场,是否近日就召开会议?”

高欢摇了摇头,“不急!这个会议要开好,首先要在藩府内部,达成初步的意见统一。本王先与几位先生,还有各曹主官谈一谈,再让报纸提前放出议题,引起百官讨论,对会议有一定理解后,再召开一场,成功的,团结的,胜利的大会!”

这次长达半年多的战争后,高欢感觉到梁国的实力,还是有些不足。

梁国要以现在的实力统一天下,将力不从心,比较困难。

因此高欢觉得,梁国需要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是军事、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等方面向近代化发展。

严格来说,梁、顺、西、闽越、北明、清都属于农耕王朝和半农耕王朝,经济和社会处于同一水平,双方间无法形成太大的差距。

因此,高欢要碾压他们,便只能制定五年计划,十五年计划,实现国家近代化。

到时候,梁国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或者半近代化的国家,便会与其余势力拉开代差,届时便能实力碾压。

高欢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下教旨,颁布政令让地方官员去执行他的计划,不过高欢觉得这样,不能发挥官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因此高欢决定,当面与众多官员,说清楚他要做什么,指出梁国发展的方向,让官员们有参与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参与其中,大家一起建设梁国。

这也就是讲高欢个人的目标,变成整个梁国文武百官的目标,效果与下旨吩咐,将大大不同。

接下来几日,高欢连续接见在南京的诸多要员,提前给他们通气,然后便时各省大员,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免大会上有什么不和谐的声音。

到十月初五,大晴天,风和日丽,南京政务学堂内外彩旗飘飘,门口红毯铺地。

梁国第一届百官大会,就在这里举行。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