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602章威远将军炮

武布中华 第602章威远将军炮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在李过撤兵,张献忠回师后,局面又向着朝梁国不利的方向发展。

高欢已经收到南京送来的消息,在袁时中和孙传庭先后突围,被梁军接过黄河后,清军和北明伪军,没了后顾之忧,屯兵黄河北岸,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现在高名衡、王敬德、陈永福、孙传庭、袁时中不到十六万人,靠着黄河防线,抵挡着近二十五万清军和伪军,压力相当之大。

高杰则率两万人,监视关中方向的李自成。

梁军防守起来,短时间还行,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纰漏。

此前郑芝龙在南面,如李岩预料的一样,一直出工不出力,可随着清军和北明军压向黄河一线,郑芝龙也蠢蠢欲动起来。

之前清军和北明忙着围剿太行和沂蒙山区,郑芝龙觉得攻击梁国,讨不到好处,而且容易挨揍,现在清军和北明陈兵边境,让郑芝龙觉得有利可图,情况就不一样了。

一旦清军和北明军侵入梁国,打上一场胜仗,以郑芝龙唯利是图的性格,肯定会上来咬一口。

因此,高欢在武昌已经坐不住,不可能继续与张献忠继续僵持下去。

既然李过退兵,那么高欢就剩下一条路,逼张献忠主动前来武昌决战。

这有两个办法,一是在张献忠后方制造危机,逼得张献忠决战,另一个办法就是让武昌向张献忠求援。

现在随着顺军撤军,高欢便只剩下,让孙可望主动向张献忠求援这条路可走。

虽说上次进攻,梁军差点打进武昌,但是一旦孙可望对炸城有了准备,梁军给孙可望的压力也就有限了。

现在如果高欢不能给孙渴望足够的压力,让孙可望向张献忠求援,那高欢就只能草草结束西征,先退回南京坐镇,让清军、伪明和郑芝龙不敢进犯。

别看清军、北明、郑芝龙跃跃欲试,但那是因为高欢主力在与张献忠交战,一旦高欢回师,他们谁都怕挨揍,都不会愿意当出头鸟,指望着别人上前。

届时就如合纵抗秦一般,不用高欢攻击,他们自己就会退却。

此时,几艘大船来到码头边上,宋应星领着几人下船,便见高欢领着众多文武,站在码头上,已经恭候多时了。

“大王!臣来迟了!”宋应星疾步上前行礼道。

高欢上前托住他的手臂,高兴道:“不迟!来得刚刚好!”

从高欢决定西征,将目标定在武昌开始,高欢就知道有一场攻坚战要打。

虽说高欢对梁军有信心,但是出征前,还是下令让宋应星铸造火炮,提高梁军的攻坚能力。

高欢原本以为用不上新铸造的火炮,不过在第一次攻城失利后,高欢便下令,让宋应星将已经铸好的火炮运来。

说完,高欢看着码头上停泊的大船,问道:“大炮都运来了吗?”

宋应星道:“按着大王的要求,金陵制造总局调集上千工匠,日夜赶工铸造,总算是造出了大王所需要的六十门威远将军炮。”

高欢闻语连忙吩咐周延儒道:“安排人手,将臼炮全部运入大营。”

周延儒连忙指挥站在码头边上的数千民夫,利用滑轮,将一尊尊又短又黑的臼炮,从船上掉下来。

臼炮在明朝就有,明代许多大将军炮,都是短管臼炮,只不过造得都不够大。

这时,民夫将一门门臼炮,从船上运下来,推着前往营寨。

高欢欣慰的对众将道:“孙可望守城,所仰仗着,不过是城墙背后的抛石机和弓箭手。他自以为抛石机和弓箭手躲在城墙后,只能他们攻击我们,而寡人的将士不能攻击到他们。现在有了这些臼炮,寡人定能逼迫孙可望向张献忠求援。”

孙可望在城墙后面安排的抛石机和弓箭手,确实让梁军将士比较恼火,梁军在进攻过程中,许多士卒和器械都是被他们砸塌、射死。

郝摇旗等人附和着笑道:“有了这批火炮,我们就能吊射城后敌军了。”

各将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时高欢又问宋应星道:“寡人让卿家研究的炮弹,带来没?”

宋应星道:“回禀大王,还不太安全,臣正在改进,只带来二十枚铁壳爆炸弹。”

关于开花弹的记载,最早始于明朝。

据《明会典》记载:毒火飞砲“用熟铁造、似盏口将军。内装火药十两有餘。盏口内、盛生铁飞砲筒、内装硫毒药五两、药线总缚一处。点火、大砲先响、将飞砲打於二百步外、爆碎伤人。”

射二百余步,爆炸伤人。

虽说记载很早,明朝早就制造使用过,不过却是很初级的开花弹,需要进行改造,才能发挥出威力。

高欢听了宋应星的话,也不着急,毕竟这东西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梁军继承明朝衣钵,已经走在世界前面了。

这东西高欢本来是捂着,准备对付郑芝龙的水军时使用。

郑芝龙的战船都是木质战船,中上一炮,爆炸开来,杀伤力肯定巨大。

现在可能要提前暴露,梁军的新式武器了。

高欢道:“二十枚有点少!不过能有一枚射进去,准确爆炸,就行了!”

宋应星擦了把汗,显然压力巨大。

高欢见此不禁皱眉道:“二十枚都不能有一枚成功落地爆炸?”

宋应星擦汗道:“回禀大王,这个炮弹还在研究和改进阶段,本身就不成熟,不过落地爆炸,肯定能实现。”

高欢问道:“那里担心什么?”

宋应星道:“相比于能否落地后爆炸,臣更担心的是发射中会炸膛。臣不敢隐瞒大王,为了研究这种炮弹,已经炸死十名工匠和士卒,炸伤三十多人,制造局内都没有工匠愿意继续研究这种炮弹了!”

高欢闻语,皱起眉头,要是轰击武昌时炸膛,那就让孙可望看笑话了。

高欢沉声道:“你有几成把握不炸膛?”

宋应星道:“七成把握!”

高欢追问道:“打几炮能够有一枚落地爆炸?”

宋应星道:“三枚!”

高欢闻语盘算一阵,咬牙道:“这样的话,可以一试!”

这时,高欢与众人看了一阵,见百姓将一门门放在四轮炮车上得威远将军炮,推回营地,高欢便也骑马返回营地。

“大王!宋议政回来了!”

高欢刚回到营门处,士卒立刻上前牵住马缰,随口禀报。

“人呢?”高欢闻语立时问道。

宋献策去顺国,请求李自成出兵,李过却虚晃一枪又撤了回去。

这让高欢有些一头雾水,一度担心李百万收了别人的好处,倒向清军,要背刺自己。

现在宋献策回来,想必能够解开高欢的疑惑。

“回禀大王,宋议政去大帐等候了!”

高欢听了士卒的回复,遂即翻身下马,急步走回大帐。

高欢挑起帐帘,便见宋献策穿着一身道服,坐在大帐内,旁边还放着一面算命测字的旗幡,风尘仆仆的样子。

“宋先生!”高欢走进来。

宋献策闻声,连忙站起身来,目光含泪,“大王,微臣以为再也不能为大王效忠了。”

宋献策站起来,高欢看得更清楚了一些,他一身道袍,脏兮兮的,估计一路受了不少苦才回来。

“先生受苦了,快坐!”高欢见此连忙招呼,“快给宋先生准备茶点、衣裳!”

宋献策闻语内心高兴,目的达到了。

其实他一路回来,拾起老本行,给人看风水算命,过得相当滋润,沿途的富人都抢着请他吃饭,他遇见李过后,跟着李过一行人也没吃什么苦,临走时李过也给了他足够盘缠。

衣服之所以这么脏,是他临到大营特意打在地上打了滚,故意为之。

目的自然是让高老板,为他逃出关中,一路艰辛,跋涉千里也要回到梁国的忠心耿耿,而感到感动。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