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202章抢了个烫手山芋

武布中华 第202章抢了个烫手山芋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高欢的奏疏,同汪乔年的奏疏,前后脚抵达北京,立时就引起了北京政局的动荡。

东林党人不愿意放弃夺取剿灭流寇的主导权,发动言官势力,对高欢进行猛攻。

那龚鼎孳乃是给谏出身,是谏台的同僚,在河南死得不明不白,让在京的言官,都群情激奋起来,高欢等于是捅了马蜂窝。

不用什么人煽动,崇祯每天就能收到几十本参高欢的折子,要求将高欢撤职查办,拿入大狱问罪。

内阁因为此事,也是焦头烂额,言官们嚷嚷的汹,说话不想后果,可内阁大臣们,却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

文渊阁内,首辅周延儒看着一堆参高欢的折子,内心也十分恼火。

一是恼火东林给他找事,二是恼火这个高欢胆大妄为,给他惹这么大个麻烦。

眼下明朝内忧外患,周延儒作为首辅,不愿将这件事情闹大。

有些事情,就不能太认真,装糊涂比较好,若是真摆在明面上,那日子就没法过,朝廷和地方将领之间,就得闹翻。

那左良玉劫掠百姓,比贼更甚,朝廷全当看不见,周延儒希望龚鼎孶一案,朝廷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搭伙过日子。

因此他找来东林大佬侯恂,进行商议,希望能够达成妥协。

这时,周延儒沉着脸,问侯恂道:“侯部堂,这事你以为,该怎么办?”

侯恂将茶杯放下,悠悠道:“朝野的意思很清楚,高欢必须拿下问罪!”

周延儒面露愠色,“侯部堂!朝廷大事,天下治理,若是听言官之言,从村夫之意,陛下要我等何用?”

侯恂沉声道:“阁老,话也不能这么说,吾等为官,不就是向天子传达民意吗?”

周延儒平常喜怒不形于色,今日故意黑脸,就是希望侯恂,能退让一步,给自己一个面子,可是侯恂却执意要动高欢,让他不禁有些动怒了。

周延儒板着脸,将奏折丢在桌上,嘲讽道:“侯部堂,这些就是民意?高欢上的奏折,可是你们东林的人故意挑事,引起民变,另外龚鼎孶也是被流寇所杀,你们毫无证据,怎么能轻易动朝廷大将?”

侯恂不为所动,冷声,“真相如何,派人下去调查,也不少阁老说的算了!”

周延儒一巴掌排在桌案上,“河南匪势汹汹,这个时候忽然去调查前线帅臣,要是君心动摇,这个责任侯部堂承担吗?”

侯恂道:“若是调查,就能乱了军心,只能说明高欢本就心怀二志!”

周延儒注视着侯恂,不在内阁有个好处,就是天下出了什么事情,他们不用负责,所以侯恂才敢这么说,出了问题最后还是内阁背锅。

周延儒内心有些恼火,这么多年,东林的老毛病一直没改,别人干事时,他们在一旁说三道四,进行掣肘,让别人干不成事,想尽办法把自己人送上去,结果干得还不如别人。

这群人太过自信,可却又不清楚自己真正能力,硬是要抢自己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最后只能搞得局势崩溃。

周延儒眼睛眯起,“既然侯部堂坚持,那本阁也没话可说了。不如河南剿寇,还有调查高欢,都交给你们,如何?”

侯恂微微一愣,没想到周延儒居然愿意将剿灭流寇之事,拱手相让,一时间,他到有些不敢接手。

不过东林党弄这么大动作,不就是为了夺取剿灭流寇的功绩,从而彻底控制朝廷吗?

“好!”侯恂沉声道:“既然阁老信任,那就勉为其难了。”

周延儒阴沉着脸,站起身来,“面圣吧!”

紫荆城,御书房内。

崇祯早已经看见了高欢和汪乔年的奏折。

一个正五品的按察使佥事,去追查崇王府库银,却被流寇所杀,这事怎么看,怎么觉得蹊跷。

崇祯得知后,很失望,也很愤怒。

高欢在河南两次大败闯贼,令崇祯很欣慰,很看重他,为此还特意接见了高欢的父亲高有才,可现在传来这样的事情,崇祯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心中一肚子火气。

这时,崇祯看着周延儒和侯恂,沉声道:“龚鼎孶一案,你们怎么看?”

周延儒伏首磕头道:“陛下,河南之地,流寇肆掠,地方不稳,臣虽信任高欢,但是朝野群起攻之,臣以为还是需要给天下一个交代。臣赞成侯部堂之意,派遣御史调查此事!”

崇祯微微一愣,此前周延儒,一直反对调查高欢,现在忽然赞成,他不禁沉声道:“阁老赞成彻查,不担心调查,影响前线将士士气吗?”

周延儒撇了侯恂一眼,“臣却有担心,然而侯部堂一再坚持,为了安定朝野人心,臣只能同意。即便如此会委屈前线将士!”

一个正五品的文官,还是谏台出身,死在了地方,而且死因不明,想压是压不住的。

高欢与周延儒之间,关系并不算亲密,高欢没有通知他,就做出这样的事情,让周延儒也很被动,他只能以退为进,先赞成侯恂的意见。

届时,他可以一边对调查进行阻碍,让东林查不出什么,然后反守为攻,而万一查出什么,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直接舍弃高欢,毕竟他也是当着皇帝面,赞成调查的。

崇祯确实想搞清楚,听周延儒这么一说,心里也觉得,似乎有些不妥,不过龚鼎孶死因确实可疑,崇祯沉吟一阵,沉声对侯恂道:“侯卿,既然周阁老同意,那么朕就准你之奏,但是一定要注意前线将士的感受,切莫冤枉有功之人,更不能激起将士哗变!”

侯恂内心一凛,按着崇祯的话语,这件事情办起来,恐怕有些麻烦,不过夺取剿寇的主导权,是东林几位大佬商议后的结果。

机会难得,侯恂不可能错过,再者那高欢不过一个总兵,有他没他对局势没啥关系,以东林的实力,只要发力,完全可以掌控局面。

想到此处,侯恂立时拜道:“陛下放心,卑职一定撤查此事,不冤枉一人,也不放过一人。”

崇祯闻语有点疲惫,眼下关内局势稍缓,关外情况却不容乐观,已经到了决战时刻,他挥挥手道:“两位爱卿退下吧!”

两人遂即行礼,推出了御书房。

出了紫禁城,回到朝廷各衙门办公区,侯恂脸上露出得色,而就在这时,街道上一阵急促的蹄声传来,便见一名背插黄旗,背着竹筒的传信兵疾驰本来。

骑兵在户部衙门对面的兵马衙门前,急累马缰,战马还未停稳,骑兵飞身下马,举着竹筒脚步蹭蹭的等上台阶,急声禀报,“河南八百里加急奏报!”

正准备进入户部衙门的侯恂,心头一凛,忙吩咐属下道:“去打听打听,是什么紧急军情!”

侯恂不好站在衙门前等候,进入衙门回到公房内,不多时,下属匆匆过来,推门而入,“部堂,大事不妙,闯贼攻陷南阳,唐藩为闯贼所戮,陕西总督傅宗龙领兵去援,部将贺人龙临阵脱逃,傅宗龙为闯贼杀!”

侯恂一听,惊得双眸凸起,“什么,南阳失陷,傅宗龙兵败身死呢?”

“千真万确!陈新甲已经入宫禀报去了!”属下回禀道。

侯恂顿时惊惶失措起来,东林见朝廷在河南打了几个胜仗,便觉得闯贼也没啥了不起,急急忙忙准备去抢功,谁知闯军突然来这么一下,顿时害得他全无对策。

(喝酒了,今晚上没了,明天四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