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79章嘉山会战

武布中华 第479章嘉山会战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多尔衮率领十二万大军,自徐州渡过黄河,并未攻打徐州城,而是直接插向凤阳。

开封之战,让清军损失巨大,却毫无收获,使得多尔滚不敢再碰高欢经营日久的坚城。

此前,多尔衮的目标是,击败高欢之后,占据中原和江北,甚至一举占据江南,推傀儡朱慈焕为明朝皇帝,从而间接控制天下。

现在多尔衮没能打服高欢,又决河灌了豫东,犯了滔天大罪,之前的战略目标,就已经难以实现。

虽说黄泛区成功将高欢阻隔,但是却也使得中原百姓恨他入骨,连带着北明这个排面,也遭受了百姓的记恨,失去了一部分效果。

在汉族文化中,有忠君爱国,轮序法统不假,但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政权是否合法,在于他能否让百姓过上好的生活,如果不能保护自己的百姓,反而杀戮和残酷剥削百姓,那么即便是所谓的正统,在汉人的观念之中,百姓也是可以起来,将起推翻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北明军与清军一起决河,淹了自己的百姓,起码在中原这片地,北明这块招牌是不起作用了。

多尔衮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加上清军缺粮,无法进行伪装,只能撕开面具大肆劫掠。

因此他进入两淮后的战略出现了变化,从占据长江一北,变成劫掠,破坏梁国经济和地方,夺取物资和人口,充实满清国力,以及歼灭江北梁军。

此时,多尔衮的战略,可以说又回到了,皇太极时期的策略。

他见无法一次灭掉高欢,便改变为让高欢不断流血,耗光高欢的元气,再寻找机会击败高欢。

因此,清军这次没有攻击徐州这样的坚城,而是放过坚城不攻,直接冲入两淮腹地,进行破坏。

高欢占据的版图,比清军控制的河北、河东、山东要富庶得多,不彻底破坏,那么清军是耗不过高欢的。

三月初,多尔衮渡过黄河后,杀入凤阳府,遂即攻陷宿州、灵璧、怀远、临淮等县,将各县抢掠一空,而后自长淮卫渡过淮河,十余万大军向嘉山进犯。

清军绕过梁军重点布防的淮安、扬州,大军在徐州过河后,直接插向滁州、江浦、**,威胁南京城。

一时间,江淮大震。

一直注意着梁清之争的左良玉,立时嗅到机会,率领二十万左军,自武昌出发,抵达九江。

三月二十日。

嘉山县池河南岸,一场关系到江北百姓,乃至弘光朝廷命运的决战,一触即发!

清军绕开淮安,自淮河上游,突破淮河,向南京方向穿插,使得江南人心惶惶,武昌左镇蠢蠢欲动。

为了安定人心,丁启睿只能调集人马,赶来嘉山县,意图将清军堵住,不让清军占据**、江浦,威胁南京安全,把清军攻入两淮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时,丁启睿调集李平远、刘泽清、刘良左、方国安、许定国等十五万大军,沿着池河布防,然后又传令徐州守军,令黄得功、周富贵率三万人南下,攻击清军之后。

多尔衮则率领十二万大军,陈兵池河之北,准备渡河,击溃阻拦的梁军。

这时,明清三十余万大军,云集在嘉山县附近,一场自松锦大战后,规模庞大的会战一触即发。

此战,若是清军获得胜利,那么两淮的梁军,就只有挨打的份,各州县任由清军蹂躏,而左良玉见有机可乘,也会趁机东下,夺取南京。

若是梁军胜,虽然谈不上将清军赶出两淮,但也足够遏制清军在两淮的行动,同时震慑屯兵九江的左良玉。

超过三十万人规模的大兵团决战,在池河这么一条小溪流附近展开,两岸的阵势,可想而知。

池河说是河,其实只是淮河的一条小支流,河面并不宽阔,骑兵可以涉水而过。

此时,两军在池河两岸列阵,双方士卒的目光,都可以跃过河流,看见对方的阵势。

在两军将士的眼中,对岸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密集的军队,天空为旌旗所遮蔽!

三十万人马,哈气成云,挥汗如雨,左右阴晴,场面宏大而壮观。

此时,不论是清军统帅多尔衮,还是梁明联军统帅丁启睿,都打起了精神。

多尔衮虽说没将南方的梁军和明军放在眼里,但是却也不敢大意。

因为太忌惮高欢,多尔衮留下六万精锐,在河北防备高欢偷袭北京,南下攻入两淮的十二万大军,有八万是北明军,战力与去岁十月南下时相比,已经缩水一大半。

而对岸人马中,明军诸部确实不怎么样,可是丁启睿却将高欢用来留守南京的大将李平远,调到江北作战。

李平远是高欢心腹,手下人马想必是梁军精锐,另外刘泽清、刘良左两镇也有些战力,再加上丁启睿人多,所以多尔衮表现得很谨慎。

毕竟,这一战如果输了,也就预示着满清入主中原的美梦彻底碎了。

南岸明军大纛旗下,丁启睿神情严肃,他虽不及孙传庭出名,但是也是多年老督师,打过李自成、张献忠,指挥过多次会战。

此时,丁启睿看着对岸清军阵线,前面是北明步军,两翼和后面都是骑兵,仅以目测根本无法估计有多少马匹。

这时,前阵李平远部两万人,在河岸边忙碌的摆放拒马,用来防备清军骑兵和重步军的冲击。

在左右两翼,刘泽清和刘良佐也在构筑工事,如林的长枪排在前面,规模庞大的弓箭手和鸟铳手,则被护在后面,显示出老官军的雄厚的底子。

丁启睿知道,首上明军战力低下,布置在前方很快被清军击溃的话,反而会影响大军士气,所以将梁军顶在了前方。

这时,丁启睿居于中军,向前阵和左右两阵望去,不过十五万大军铺开了,战线绵延十余里,无法看清各阵情况。

“传令兵!”丁启睿收了千里镜,朗声喝令。

前阵,李平远骑马驻立军前,看着属下兵马列阵,忽然一队骑兵,从中军奔驰而出,穿过军阵奔驰到他面前,大声道:“李都督,督师有令!观清军阵势,多尔衮必定以北明伪军,冲击你阵。督师令你部,坚守前阵,给予敌军痛击!”

李平远昂然立于马上,一挥马鞭,朗声回应,“回去禀报督师,我神武军定给予建奴迎头痛击!”

这时,另外两队骑兵,分别奔入左右两翼,而从中军到两翼,骑兵一路穿过军阵,居然用了一刻中的时间,才抵达刘良佐和刘泽清军中。

“刘大帅!清军马军众多,必会以骑兵,冲击左右两翼。督师令你部,务必坚守军阵,不可动摇。否则两翼一失,清军必然侧击中军,大军危矣!”

刘泽清和刘良佐都信刘,两队骑兵奔向左右,传达同样的军令。

左翼刘良佐按着战刀,朗声回道:“回禀督师!我淮安镇!定寸步不让!”

右翼刘泽清一挥马鞭,“去回禀太尉,扬州镇定当坚若磐石,不动如山,不给建奴可乘之机!”

(求月票,推荐,追定,感谢朱尚炳的秦国的500,书友A抱补,书友2567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