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58章誓师抗争

武布中华 第458章誓师抗争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明清交战数十年,明朝的精锐已经被八旗消耗的差不多。

现在放眼南方,除了高欢之外,其余诸镇不值一提。

因此,清军只要击败高欢,南下攻灭弘光,便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了。

在宴会上,多尔衮发布军令,大军入河南攻灭高欢,依旧令吴三桂为先锋攻取开封城。

他则率领八旗,并令孔有德携带百门红夷大炮,遂后便至。

宴会结束,吴三桂没在城中多待,当即带着属下,返回大名府。

众人离开了多尔衮行宫,一路上吴三桂脸色无比阴沉。

这时一行人来到城外,洪承畴将吴三桂拉到一边,沉声嘱咐道:“长伯!八旗势大,眼下还必须隐忍,不能让摄政王疑心,摄政王才会逐渐给我们放权!”

吴三桂没有多言,只是点了点头。

洪承畴见此,遂即拱手道:“那我就不送你了!”

吴三桂抱拳回礼,便翻身上马,领着吴国柱等人,疾驰向西而去。

这次宴会上,若不是吴国柱出手,吴三桂就得被多尔衮逼着杀自己人,那么他的威严也就扫地了。

这次经历令吴三桂非常愤怒,那些满洲八旗还拿他的小妾开玩笑,让吴三桂心怀仇恨,深感耻辱。

不过,这次宴会也让他明白,多尔衮并没有完全信任自己,而他与八旗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他暂时只能屈从于满清。

这时多尔衮决定发兵河南,灭掉高欢,清军各部开始赶造器械,紧锣密鼓的准备攻击开封。

……

这次清军倾国而来,声势浩大,令中原和江南之地,皆人心动荡。

虽说高欢此前连败清军,但是明军与清军交战,毕竟败多胜少。

而且天下人也知道,高欢打赢的那几次,清军都没用全力。

现在清军全力来攻击,恐怕高欢会招架不住。

这时江北人心惶惶,在南京朝廷之中,一些官员怕清军打过来,也出现了要割地求和的声音。

洛阳城外,悔过林。

这里关押着唐通等十多个被俘虏的绿营将领,在此接受学习和改造。

此时,清军大举南侵,高欢要发兵抵抗的消息,已经在悔过林内传开。

唐通正与几名俘虏,复盘怀庆之战,想弄明白他们为何会败得那么惨!

“我觉得这一战失败,主要是高欢提前布局,若是我们实现知道,孙传庭在太行山中,肯定就不会钻进高欢的伏击圈了!”

“不对!这一战,主要是豪格不愿意联系多铎,要是事先通气,我们两路夹击,就算孙传庭突然杀出,也不惧!”

众人议论纷纷,这时忽然有人道:“你们听说了吗?多尔衮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要攻灭高欢。你们说这一战谁能赢?”

唐通等人虽然被俘虏,但是清军无疑更让他们感到恐怖。

唐通冷笑一声,“本将很佩服高欢,不过他要击败八旗主力,还得再练几年!”

一众俘虏,也纷纷颔首,高欢只是小打小闹,真正与八旗大会战,肯定不够看。

“唐通!”众人正议论之时,悔过林的训导官,忽然喊道。

唐通闻语精神一振,连忙屁颠颠的跑过来,行礼道:“到!”

训导点点头,“你跟我来!有人要见你!”

说完,便转身带着唐通去了一个房间,里面已经坐了两个梁国官员,看身上的补子,是兵曹的参军。

“唐通给你们带过来了!”训导说了一句,便转身离开。

这时一名参军,请唐通坐下,另一人则放好纸笔,开始研墨。

“唐将军,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些八旗兵、关宁军的作战特点,不知到可否告知?”一名参军很客气的问道。

唐通闻语眉头一挑,点头如捣蒜,“罪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表完态,他又看着两人,试探询问道:“我这算事有立功表现吗?”

“自然!”为首参军一脸微笑,“不过具体要看你提供的消息,能否起到作用!”

唐通大喜,连忙将自己所知道的,八旗和关宁军的编制,惯用的战法,小规模冲突习惯出动多少兵力,每名将领的性格和特点,如倒豆子般全说了出来。

完了,唐通还补充一句,“梁国公敢于正面应战八旗,唐某实在佩服,并且相信胜利一定属于梁军!”

……

在清军大军压境之时,高欢也没闲着,人也赶到了开封,并召集众将发布檄文,声言要死守黄河防线,拼死对抗满清,以安民心。

十月二十八日,在清军前锋抵达黄河对岸时,高欢在开封城外筑起高台,召集众将举行誓师大会,以便凝聚人心。

此时在高台下,甲士林立,旌旗招展,数万兵马列着整齐的队列。

梁军众将徐黑虎、袁宗弟、王敬德、刘启、杨承祖等人,以及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方国安等部站在高台之前。

这时从南京赶来的周延儒、丁启睿对高欢道:“梁国公,时间到了!”

清军扶立朱慈焕,又大举南侵,令江南大震,丁启睿被高欢招来,准备督师淮北,周延儒不放心,也跟来查看。

高欢闻语,微微颔首,遂即大步走上高台。

这时初冬的太阳正好从厚厚的云层中露出头,一束阳光从天空斜射在高欢身上,在高欢身上镶了一条金边。

高台下方,数万将士看见这一幕,都惊奇不已。

宋献策见此,鼻头通红,内心大喜,正要振臂大呼,拿出看家本事,却见高欢站在阳光中,抢先了一步。

“天命在梁!”高欢忽然振臂,朗声大喝:“此战必胜!”

宋献策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下,有些烫嘴的改口,跟着高举兵器的将士齐齐高呼,“此战必胜!”

有这么厉害,善于抓住时机的主公,宋献策只觉得做高欢的军师,真心辛苦,想找个拍马屁的机会都没有。

高欢站在高台上,俯瞰下方,大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由梁军和明军组成的军阵,穿着黑色、红色的绵甲,环绕在高台四周。

这时高欢抬手压了压,将士们欢呼立止。

高欢遂即拿起铁皮喇叭,朗声喝道:“建奴猖獗,不到两年,陷北京,占河北,横扫河东,如今又觊觎中原。至此危难之际,本藩不才,愿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今日本藩指天为势,与中原共存亡。诸军当以大局为重,与本藩共同进退,直面建奴!此战,诸部人马各守本位,坚守不退者,赏!破敌有功者,赏!临阵脱逃、不听号令者,立斩不赦!”

高欢大声发表一翻言论,要求各军听从号令,坚守本位。

此战高欢投入的兵力总计四十万,其中直属于高欢的梁军,有二十二万人,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镇有十万人,剩下则是丁启睿带来的方国安等八万江南明军。

现在高欢兵马虽多,但是其中真正的精兵,加起来恐怕也不到八万人,不及八旗精兵的一半。

而且,这些兵马除了直属的二十二万梁兵,用起来得心顺手之外,其它兵马都可能掉链子。

因此誓师大会,就是为了统一人心,而统一人心,激励士气,光喊口号肯定不行,高欢把各镇帅臣叫过来,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许诺分钱。

(还有两章,去码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