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31章安内必先攘外

武布中华 第431章安内必先攘外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宋献策的到来,让高欢得知了,河东的顺军有被清军包圆的危险。

在高欢接到封藩的旨意,获得掌握河北、山东、淮北军政大事的名义,成为实际节度一方的节度使后,高欢便立刻上书,声称要回镇洛阳。

此时弘光朝廷建都南京,对于清军带来的威胁,感受便远不如身处河南时那么强烈了。

现在弘光朝廷虽然知道要抵御满清,但是对于高欢立刻就要带兵北还,却有不一样的声音。

这日,在高欢的奏疏送上去后,内阁几位大学士,便在周延儒的带领下,前来梁国公府邸求见高欢。

花厅内,周延儒、丁启睿、马士英、高有才四人坐着,小声议论的高欢要北返的事情。

这时,侍卫高声喊了句,高欢走进来,微笑道:“让诸位久等了!”

众人连忙起身,行礼恭迎,“国公!”

高欢走到中堂坐下,然后挥了挥手:“都坐下吧!今日四位一起过来,想必是为了本督还镇洛阳之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四人坐下之后,高有才便道:“朝廷这边刚准备推出商税改革和摊丁入亩,江南士绅大户表面屈服,实际暗流涌动。若是这个时候,大兵回镇洛阳,恐怕江南内部不稳啊!”

为了能够控制弘光朝廷,让江南的赋税供自己使用,高欢举荐了高有才兼任了户部尚书。

前不久,高欢与东南士绅达成妥协,史可法、陈友龙等人同意朝廷进行改革,可是改革毕竟是要割东南士绅和大户的肉,真正推行时,肯定还会有巨大的阻力。

高有才在户部,已经听见了不少谩骂高欢和朝廷新政的声音。

马士英也道:“国公!攘外必须安内!崇祯朝廷灭亡,就是内外交困。如今清军与闯贼厮杀,我们直面清军也没有胜算,不如先稳定江南?

降服左镇和郑芝龙?

再与清军一战!”

对于清军,马士英内心比较恐惧?

觉得现在还打不过?

若是战败了,那就走崇祯朝廷的老路了。

高欢听两人说完?

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不过,高欢对于眼下?

明朝的内忧外患?

也有自己的认识。

现在明朝内部,地方割据,绅民与朝廷不是一条心,还有不少人想搞窝里斗?

想要搬倒高欢?

而高欢也没有完全,解决河南、山东、两淮,甚至江南的民生问题。

北方糜烂,十多年来,百姓除了成为流民?

随李自成造反外,还有数以百万的百姓?

陆续南下进入两淮和江南。

这些人没有土地,没有屋宅?

只能聚集在运河沿岸,还有各州县外?

沦为苦力和长工?

在饿死边缘挣扎。

现在漕运也完了?

又多了数十万人失去生计,吃饭都成问题。

因此,现在明朝的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其实十分的尖锐,问题一大堆,而这个时候一旦高欢战败,那么各种问题,肯定会依次爆发,左良玉、郑芝龙,还有江南势力集团,可能会再次发乱。

而明朝外部的问题,也同意急迫,清军占据河东后,必然会滚滚南下,明朝将有直接被灭的危机。

高欢听两人说完,建丁启睿和周延儒没说话,于是问道:“还有其它意见吗?”

四人都没说话,高欢遂即道:“本督知道你们的担心,现在大明朝问题一大堆,清军正打河东,认为本督没必要管,也管不了!可是如果不管,少则一月,多则两到三月,清军就能完全占据河东,一统黄河之北。届时,清军可不会给我们,解决内部问题的时间!”

高欢沉声说道:“现在大明内忧外患,要如何才能渡过难关?本督以为眼下解决外患优于内忧。大明的内忧有一半是外患引发,如果没有建奴,关内的百姓起义,不会这么快发展到有能力灭亡大明的地步。而事实上,大明也多次扑灭闯献,后皆因关外战事不利,而导致流寇复起!”

高欢目光扫视四人,斩钉截铁道:“现在解决外患,就是在解决内忧!若是不打败建奴,朝廷改革建奴杀来。若不重创建奴,朝廷对付左镇、郑芝龙,建奴还是会杀来。就连招抚流民,开垦土地,解决民生,建奴也会杀来!相反,若是能击败建奴,东南士绅大户、左镇和郑芝龙,甚至李自成、张献忠都不敢轻举妄动!那么大明的内忧,便也能够慢慢解决了!”

四人听了高欢的话,不禁都有些惊讶,没想到他想的居然这么深刻,而且已经对眼下局势,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和指导方略。

高欢沉声道:“因此,本督以为眼下应该,安内必先攘外!方才马阁老说,崇祯朝覆灭的教训,对!也不对!崇祯朝确实亡于内外交困,但是崇祯朝也很无奈。虽说有几次,尝试与满清议和,但是本督以为以满清的狡诈,议和其实是不可能的!满清岂会坐看明朝安内,以后再收拾他!”

周延儒和丁启睿对视一眼,高有才皱起眉头,马士英则若有所思,明白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了。

高欢微笑道:“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敌人不会蠢到,等你准备好了,再来打你!”

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马士英站起身来,行礼道:“本阁没有意见了!”

高有才、周延儒、丁启睿也没有异议。

高欢遂即说道:“这次本阁回镇洛阳,江南这边确实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你们谨慎处理便可。只要本督再打个胜仗,宵小之辈,定然不敢生事!”

当下,高欢与四人达成一致,四人决定支持高欢回镇洛阳。

……

三日后,长江边上,联军士卒正分批过江。

周延儒代表弘光帝,领着百官相送。

这时,高欢与周延儒、丁启睿站在江边,江风吹得两人须发衣袍鼓荡。

高欢喝了践行酒,将酒杯放下,忽然没来由的问了周延儒一句,“呵呵~本督欲意北返,百官都劝本督,不要返回洛阳,为何周阁老不劝一句,莫不是怕本督在南京,分了周阁老手里的权利吧?”

高欢虽有自己的看法和方略,但要实现,却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击败清军,否则就极有可能步崇祯的后尘。

这次他率军北返,其实比较凶险。

周延儒闻语一个激灵,背后惊出一声冷汗,脸上却不动声色,微笑道:“怎么会呢?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本阁是与国公想一块去了,都认为安内必先攘外!”

“是吗?”高欢一脸和气,“那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当然!”周延儒满脸真诚。

两人遂即握手,哈哈一笑。

不多时,高欢兵马已经全部上船,遂即高欢与众人拱手道别。

这时,高欢走到码头,却忽然停下脚步,对高镰道:“周延儒老奸巨猾,告诉爹注意点!”

(感谢朱尚炳的秦国的500打赏,求月票,推荐,追订。下章估计一点多了,大家早上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