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395章讨清盟主

武布中华 第395章讨清盟主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周延儒一句“国朝只重御人之术,不重经世之道”,让高欢对他刮目相看。

在高欢看来,一个政权的合法性最大的来源,就是能否让自己的人民过的好,也就是懂不懂经世之道。

如果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那么无论皇帝是谁,都没有合法性。

崇祯朝大臣结党营私,搞权谋斗争,皇帝专注于帝王之术,关键帝王之术的水平还不高,弄得众叛亲离。

明朝中期以后,积累了诸多问题,朝廷不解决社会的问题,放任宗藩、官绅、勋贵压迫百姓,至有今日。

周延儒在崇祯内阁里,虽也没有建树,擅长窝里斗,但是他对明朝的问题,到是看得很清楚。

高欢见此不禁与周延儒握手,“周阁老一路辛苦,先回洛阳,本侯为大家接风洗尘。”

周延儒微微一笑,他刚才只是故意在高欢面前露一手,证明自己肚子里有货,现在看来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好!一切都听侯爷安排!”周延儒笑道。

这时,孙传庭却道:“我看接风洗尘就不必了,还是先谈谈怎么解京师之困吧。”

高欢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换上一副沉重的神情,“那就边吃边谈!”

周延儒附和着点头,“可以!就依侯爷之意。”

当下一行人,回到洛阳城中,高欢让人简单安排了几个菜,又让人在厅堂内挂起地图。

从高欢得到的情报来看,满清这次举族入关,历史已经完全改变。

这时,众人坐定,高欢便忧郁问道:“周阁老、孙督师、丁督师,从京师一路过来,可知河北现在什么情况?”

周延儒道:“多尔衮率领十多万建奴,攻入关内?

京畿周围的州县全部沦陷?

北京的消息已经与外界中断。现在我们也不知京城的情况!”

“这么说,建奴是举族而来?

志在中原!”高欢沉声道。

孙传庭道:“侯爷虎踞中原?

雄兵数十万,当速速发兵救援京师。”

高欢嘴角微微抽搐?

不知道孙传庭是故意试探他,还是不知道?

眼下没人能在河北平原?

击败十多万清军。

现在不管是李自成,还是高欢,踏足河北,都是给清军送菜。

一旁宋献策忙道:“孙督师?

不是我们督军不发兵?

而是大军缺衣少粮,准备不够充分,冒然出击,只怕会遭受大败!”

这时,一旁正吃鱼的丁启睿?

放下筷子,为高欢说话道:“老孙?

你别为难建武侯,当初你不就是准备不足?

冒然出关,被闯贼打得大败吗?我劝你善良?

现在北方数省?

就建武侯一支精锐?

若是冒然出击,惨遭大败,你就是罪人!”

孙传庭却不理会丁启睿,他继续看着高欢,似乎是在观察高欢的神情,“难道不救北京,看着建奴攻下京师,灭亡大明?”

高欢被他盯得难受,猛的一拍桌案,斩钉截铁,朗声怒喝,“北京必须救!身为人臣,身为人子,不救京师,本侯就是不忠不孝,就算忠武军打光,就是本侯战死沙场,也不能坐视河北沦陷!”

面对十多万清军精锐,高欢并不敢踏足河北,可是京师被困,老爹和弟弟还在城中,高欢却不能没有反应。

“侯爷真乃大明忠臣,国朝韩岳!”周延儒忙称赞一声,然后却道:“不过出兵,需要从长计议,可不能冲动!”

宋献策道:“对!确实需要好好计划!”

孙传庭见此,便也不再说话。

面对清军举族入寇,众人自然商议不出什么策略。

毕竟,清军的实力摆在那里,如今八旗锋芒正盛,乃是北方最强的势力,就算是高欢与李自成联手,也难以击败清军。

一场饭吃下来,众人追逐决定,先传檄天下,邀请群雄起兵勤王。

十月底,高欢以五军都督府,右军左都督,大明建武伯的名义,传檄各省,号召各镇起兵勤王,驱逐鞑虏,救援北京。

周延儒遂即以大明首辅的名义传檄响应,先夸赞高欢一通,然后要求各镇积极配合建武侯讨虏。

南方各镇军阀,对于高欢光发檄文,不见动作的套路,早已轻车熟路。

各镇收到高欢的檄文,会心一笑,一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纷纷发布檄文对多尔衮和清军口诛笔伐。

毕竟这种事情,不用出一兵一卒,还能获得一个起兵勤王,忠君爱国的好名声,谁不愿意干了。

一时间,还在明朝控制的州县,各地军阀群起响应,到十一月中旬,宁南伯左良玉,定西伯唐通,靖南伯黄得功,帅臣刘泽清、刘良佐、孔希贵、高蜚、葛汝芝、许定国、王承允、刘芳名、李栖凤、曹友义、杜允登、赵光远、卜从吉、方国安等人纷纷传檄响应。

这些军镇,加上高欢,正好十八路诸侯。

消息传到福建,郑芝龙也凑了热闹,就连吴三桂也扭扭咧咧的发了一遍檄文,谴责满清入寇关内。

一时间,天下檄文乱飞,明朝诸镇群起响应,比着谁的檄文,文采更好,骂建奴骂得出彩,把多尔衮和清军,吓得不轻。

高欢看见各种传檄,不禁感叹人心不古,暗骂左良玉等人不要脸。

眼见着传檄天下这一手,被各路帅臣玩滥了,谁都能花钱找几个酸儒,写篇花团锦簇的文章,然后派几个人四处张贴,似乎忠君爱国的义务就尽到了。

起初高欢一个人发,还能让百姓激动,赚取声望,现在人人都发,便不行了。

因此,高欢遂即又更进一步,调集兵马,屯兵开封,然后再次传檄,要请响应的各镇,于开封会盟,共讨建奴,匡扶汉室。

一时间,高欢再次站到了道义制高点,俨然成了十八路诸侯,勤王讨清的盟主。

开封高名衡、凤阳马士英、徐州黄得功、淮安刘良佐、临清刘泽清等数镇兵马,收到檄文,立时纷纷起兵,前来与高欢会盟。

其余各镇,本以为高欢就放放嘴炮,见他真要出兵,也只能或多或少的派出一队兵马,前往会盟。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