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31章坐地起价

武布中华 第131章坐地起价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现在灾民众多,四县要在六七月才能收上新粮,军政府的财政,还有近半年的空窗期,几乎没有什么正常渠道的收入。

此时,由于饥荒,河南粮价已经涨到天上。

高欢通过侯家,还有晋商购买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七两每石。

虽说高欢手上有百万存银,可这个价格,只能购买不到十五万石粮食,根本不够赈济,也不够四县消耗。

粮价这么高,主要是朝廷对赤备军进行封锁,湖广粮价不到一两银子,江南也才一两五钱。

如果,朝廷能解除封锁,那么粮价、盐价,都会降下来。

高欢见孙思科答应,将他拉道一边道:“孙先生去了开封打算怎么说?”

孙思科沉声道:“现今民众处于水火,督军赈济灾民,也是为朝廷分担压力,让流民不会变成流贼。这对朝廷而言,是件好事。否则,这些流民,没有活路,被人煽动,肯定攻城掠地,成为巨寇,届时朝廷将面对扫之不尽的流贼,河南也永无平定之日!”

高欢点点头,“嗯,不过还不够。你还要让他们知道,军政府能够帮着他们对抗李自成,另外若是成功招抚,对于促成此事官员,将是一项了不得的政绩!”

孙思科知道在大明官场,有许多事情即便是正确的,对百姓有好处的,只要对当官的没有好处,存在风险的话,那么大多数官员都不会去做。

他们不追求功绩,只求自己不犯错,混几年就挪窝,对当地百姓过得怎么样,与他们的干系并不大,所以必须要让当官的觉得,这事对他们有好处,他们才会积极参与。

孙思科点点头,沉声道:“督军放心,属下知道该怎么说了。”

高欢颔首,看了眼道路上络绎不绝的饥民,郑重道:“那就请孙先生,准备一下,然后立刻出发吧!”

孙思科拱手作揖,“属下今天就去!”

~~~~~~

豫中军政府,掌握四县,登封和密县地处山丘地带,交通不便,不与外界相通,禹州和新郑则处于山林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官道附近。

洛阳之东的饥民,从荥阳南下,沿着官道抵达新郑,而汝州的饥民则先沿着汝水到郏县,然后北上进入禹州地界。

因此,豫中军政府在禹州和新郑两县,设立了赈济点。

这时,在新郑城外,官道两边的旷野里,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蔓延十余里,足有万帐,十余万饥民被安置在此。

这十多万人,对于军政府而言,即是压力和负担,同时也是重要的资源。

这些各县来的饥民,除了普通百姓外,还有各行各业的人才。

军政府收容他们,只要挺过饥荒,坚持到夏收,便能够转化为军政府的实力。

这时,高欢吩咐孙思科去开封后,随即领着十余骑,进入营地,在一顶顶大帐中穿行。

营地中,军政府为数不多的文吏,还有四县能够写字的人,几乎都被征调过来,对饥民进行登记。

那些能写字的饥民,直接就被征用,郎中、工匠等有一技之长的饥民,也被分配到了一旁,然后安排到岗位上,只有普通百姓,依旧留在营地中,每日两顿粥吊着。

这时,李武得知高欢过来,匆匆赶到。

“大少爷,您怎么来呢?”李武迎上来,行礼道。

高欢翻身下马,沉声道:“十多万饥民聚集,不太放心,所以过来看看!”

高欢扫视了充满生石灰味的营地一眼,问道:“李叔,这边情况如何?”

李武道:“大半的饥民都已经完成统计,安置工作也在稳步进行,就是物资消耗过快,花钱如流水!”

“现在买什么都贵!银子自然不经用。”高欢点点头。

李武道:“侯家和晋商都是吸血食髓之辈,许州那边粮价不到三两,他们已经要到八两了。”

高欢皱起眉头,“短短几天,又涨了一两,这群狗东西,做起起价,迟早收拾他们!”

李武忧郁道:“照着个势头,恐怕他们还要涨。”

高欢摆摆手,“李叔放心,俺已经让人去想办法了。”

“那就好,不然银子肯定不够用了!”李武对高欢无限信任,高欢说有办法,那肯定就有办法。

高欢问道:“李岩先生呢?”

李武道:“李先生在里面的大帐!”

高欢点点头,便让李武去忙,自己来到饥民营最里面。

这里有十多顶军帐,都是军政府官员,管理饥民的地方。

在这里一群文吏,正在整理饥民的信息,对有一技之长的饥民,登记造册,尽快让他们参与工作。

高欢站在营地中,正东张西望四处寻找,忽然看见一顶帐外,站着一个英姿飒爽的红色身影。

高欢遂即走了过去,问道:“红娘子,李先生在里面吗?”

红娘子一身劲装,披着红披风,戴着红头巾,微笑道:“先生就在里面!”

高欢遂即挑帘进帐,便见李岩正在案前,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文卷。

“李先生?”高欢唤道。

李岩抬起头来,看见高欢,遂即站起身来,“督军,我正有事情禀报。”

高欢在帐内坐下,问道:“是什么事情?”

李岩沉声道:“督军,现在光是新郑,饥民已经多达十五万,若是在加上禹州,恐怕已经有三十万。我查阅四县黄册,军政府掌握的田地,已经不够分了!另外,从李老那里了解,现在每日开销很大,而军政府又没有赋税收入,这样下去,恐怕撑不了多久。”

高欢点点头,这些问题,他已经知道,不过还是开口问道:“先生既然发现,可有什么办法?”

李岩皱眉道:“眼下只能开源节流。田地不够分,便安排一部分人去开矿,应该能安置上万人。禹州盛产药材,可以恢复种植,另外,禹州的钧瓷,天下文明,工匠大多都在,我们可以重新开窑。这样药材和钧瓷,当能为军政府,提供一笔收入,多少能缓解银钱压力。只是即便如此,也安置不了如此多的灾民!”

高欢微微颔首,“那就重新开垦旱地!”

“开垦旱地?”李岩疑惑道:“督军,这年景,开垦旱地,可能颗粒无收啊!”

高欢微笑道:“李先生只管让人开垦便是,俺自有东西可种!”

(感谢大佬海豚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