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356章世界货币

武布中华 第1356章世界货币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高欢回到皇宫,便召集议政商议,增发一千万乾元,用于基础建设。

现在高欢是沉迷于基建和搞经济,当一项大工程完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百姓脱贫致富,给他带来的成就感,不亚于打了一场胜仗。

对于直接增发一千万,议政院几位议政中,有变数态度一致,都非常反对。

毕竟有宝钞的例子在前,各议政的态度是,宁愿经济建设的脚步慢一些,也要保住民间对乾元的信心。

乾元就是一张纸,百姓信它,它就是钱,不信,那就是废纸。

对纸币而言,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堵胤锡等人都认为乾元是个好东西,不能走宝钞的老路,必须保住比黄金还珍贵的信心。

中国历代以来,有个习惯,就是给前朝修史。

现在乾朝没有战争,经济繁荣,朝廷便有闲情,开始召集一帮文人,给明朝修史,编撰《明史》。

在修史的过程中,也是乾朝对明亡教训的一次总结。

乾朝的史官们总结了多条经验,其中就有一条,明朝没有掌握货币,导致明朝的财政,经济,税收一团乱麻,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历代,其实都会总结前代的经验,并进行改正,甚至会矫枉过正。

比如两晋南北朝,让人看见世家门阀政治的腐朽,所以隋唐开始搞科举,重用寒门和军事贵族,结束了门阀政治。

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混乱,又让赵宋走上了重文轻武的道路。

明朝初年,明成祖靖难,夺了朱允炆的皇位,后面限制藩王,又把宗室几乎养废。

现在乾朝总结明亡的教训,大臣们见高欢要发钞,脑海里想到的就是宝钞,各人都非常惊醒,而且一下印那么多钱,必然造成通胀,也是变相让他们手中的钱不值钱,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议政们大都反对。

好在高欢事先与陈子龙通过气,又安排宋献策取代周延儒的位置,让议政院内,有支持他的声音。

现在高欢也是成熟皇帝了,在扶堵胤锡为首辅,取代李岩时,立时又将陈子龙安排在次辅的位置,把文官集团拿捏得死死的,否则文官集团一条心,高欢的许多决策,肯定都是推不动的。

陈子龙当了次辅,目光就盯着首辅的位置,而要当首辅,就必须得到皇帝的支持,所以陈子龙必须迎合高欢的心意。

这样一来,堵胤锡做事符合高欢的意志时,高欢就让他做,不符合和意见与高欢相左时,高欢就让次辅出面,与首辅斗争,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时,陈子龙遂即提出了高欢给予的建议,增发一千万乾元,但不直接投入国内市场,而是让藩属国拿金银和物资换乾元,然后准许藩属国,用乾元来乾朝买武器和货物,并规定以后海外贸易,通通用乾元结算。

这是一个很精妙的设计,陈子龙给众人好一阵解释,堵胤锡等人才勉强明白。

“陈议政的意思是,外贸用乾元结算后,各国有银子也无法直接购买货物,需要提前从大乾换取乾元进行储备。”堵胤锡道。

陈子龙道:“这点其实和银元差不多,只是以前没有银元,有银子我们也收。现在推行乾元结算后,便不要银子只要乾元,各国为了购买货物,必须提前准备乾元。”

各人微微颔首,陈子龙继续说道:“乾元在市场上,有时多,有时少。多的时候,乾元的价格就偏低,少的时候乾元的价格就偏贵。这种乾元对金银,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波动就是汇率。因为汇率一直波动,那些与我朝进行贸易,需要购买我朝货物的国家,不可能到买货时,再去兑换乾元。这样临时兑换一大笔,他们肯定需要付出很多的金银和本国货币,所以他们必须提前储备一大笔乾元。”

堵胤锡明白了,“这也就是,增发的一千万乾元,大部分都会被各国储备起来,不会立刻进入市场流通。”

高欢见此微笑道:“爱卿终于理解朕的意思了!”

堵胤锡有些震惊,没有想到还可以这么玩,“陛下,这样的协议,各国会接受吗?”

高欢道:“一般而言,各国自然不愿意接受,不过特殊情况下,就不一定了。”

……

高欢说的特殊情况,就是孟加拉、西国和新商公司。

现在他们都在打仗,急需要乾朝的物资支援,那么乾朝说收乾元,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

时间一晃到了隆武十三年底,这一年整个世界并不太平,到处都在打仗。

在殷洲,新商公司和西班牙人断断续续的打了近十年,乾朝移民从最初金山郡一个据点,逐渐占据北至温哥华湾,南到下加利福利亚半岛,东到中央大平原边缘的广大地区。

不过,虽说新商公司在殷洲站稳了脚跟,但是实力对比上,还是弱于西班牙,全靠乾朝的支持才能与西班牙周旋。

因此乾朝要求新商公司,用金山开采的黄金,兑换大笔乾元作为储备金,新商公司肯定无法拒绝。

再说孟加拉和西国,他们挑起战争后,本来进展顺利,大军将要逼近德里,可因为英法参战,战争便进入胶着的状态。

此时,他们在印度已经打了七个多月,与英法莫组成的盟军,发生了多次大规模会战。

在印度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惨烈的战争,仅在德里会战中,双方就各自阵亡近十万人。

这使得孟加拉和西国,不得不进行总动员,于国内征召青壮,组建军队送到前线。

因为两国的重工业极为落后,所以组建军队所需要的装备,都需要从乾朝订购,高欢觉得让他们储备乾元作为外汇,肯定也没问题。

工业化,国家的建设,需要资本的积累,西方是靠着殖民地剥削,来完成资本累积。

历史上中国完成工业化,则是靠着万万农民的牺牲,才完成工业化的积累。

现在乾朝要完成工业化,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整个朝贡体系都得出力。

当然乾朝完成积累后,也会反过来帮助他们进行建设,改善藩属国百姓的生活水平。

~~~~~~~

十二月初九,上海。

一艘帆船来到黄埔港,来参与新年朝贡的西国使团靠岸。

这时徐以显领着代表团走下船,却发现本该前来的迎接的乾朝官员,并没有出现。

一群人下了船,各人四下观望,寻找理藩院官员的身影,徐以显却沉声道:“别看了,不会有人来,安排马车,我们自己去南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