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211章当然选择原谅

武布中华 第1211章当然选择原谅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宋献策知道以皇帝陛下的英明,对官僚集团的小心思自然一清二楚。

陛下明知他在码头等候,却直接顺流而下,招呼都不打一声,明显是生他气了,可是宋献策也没办法。

水至清则无鱼,官僚队伍中不少官员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象海刚峰那样的官员,是万中无一的。

他这样的地方大员,就算自己不捞,也不能完全阻止属下的官员利用官位谋取一些好处,否则他的工作也不好展开。

在官场中,一些有小毛病,可能够搞好地方建设,发展经济的官员,就算是能用的好官了。

在大多数官员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的情况下,皇帝陛下经常微服私访,发现一些问题,就把官员拿掉,官僚系统真受不了。

宋献策回到总督府邸,把门一关,立刻就给高欢写了请罪的奏疏,表示他主要是担心陛下安全,才默许地方寻找陛下踪迹。

在陛下露面后,地方集资要接待陛下,也是士绅大户自愿,想要孝敬陛下,并非官府强迫,他从中没捞一分钱。

最后宋献策还表示,皇帝陛下过武昌而不见,让他很羞愧,想要告老还乡,去当个居士。

高欢离开湖广后,沿途的情况差不多,所以高欢一路不靠岸直接回到南京。

到南京时,宋献策的请罪诏书也到了,高欢看了看,有些无奈。

宋献策让他有些失望,可是也不是大问题,其它人上的话,未必有宋献策干得好。

湖广是大乾的粮仓,国朝根本,必须要用心腹镇守,而作为皇帝是很难分辨下面臣子是忠是奸的。

相比于其他大臣,宋献策是从龙功臣,高欢更加了解,也更加放心一些。

高欢看完宋献策的奏疏,自然不能让他告老还乡,于是回信表示,自己很信任他,让他继续干,还给他送了一点印度特产作为补偿。

高欢有些恼火,明明是官僚集团给他耍心眼,他反过来还要安慰宋献策。

不过高欢也不是一般人,回信相当亲热,像是两个闹情绪的小情侣一样,内容相当火热。

大环境如此,让官员人人大公无私,几乎不可能实现,高欢当然只能选择原谅。

高欢在朝廷,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奏疏,有说正事的,也有和高欢叙旧的,还有几天一封奏疏,内容就是陛下今天吃么,臣很想恋陛下之类的,同高欢唠家常。

当然并非所有臣子都是如此,能够写这样奏疏的,与高欢通讯的,基本都是举足轻重的大员。

回到南京后,高欢与皇后、爱妃过了一天,并检查了两个儿子和长公主的学业。

在高欢远征期间,高欢从朝鲜待回的妃子,又生下一个皇子。

高欢在皇宫内休息了一日,次日便召集议政们,询问国政。

在远征期间,大乾国内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国内出现的事情议政院基本都能够处理,无需高欢操心。

这时在勤政殿内,被晒成黑炭的高欢,穿着龙袍坐在皇位上。

李岩等人进来,看见高欢都吓了一跳,还以为陛下挖煤回来了。

这次高欢白龙鱼服,地方上没有发现,主要就是南洋的太阳太毒,把高欢晒得像黑炭一般,再加上他稍微乔装,所以没人认出来。

李岩等人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强忍着笑意,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

高欢摆了摆手道:“几位爱卿都免礼吧!我们坐下谈!”

各人谢恩,而后在两侧入座。

元代蒙古入侵中原后,改变了中国历代以来的君臣关系,明朝受元朝影响,君臣之间的关系,也一直不好,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高欢适当的提高乾朝大臣的地位,除了重大场合外,几乎都是与大臣坐着谈事情,给予了他们尊重。

这时几人入座,等宫女上了茶点,高欢道:“诸位爱卿,说一说,近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吧!”

李岩作为领议政,内阁首辅,遂即笑道:“陛下,近一年来,江南的经济危机得到化解,国内也是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可谓是国泰民安!”

李岩话语中有些自豪,天下从明末的乱摊子,到现在人人有田种,人人有工作,百姓安居,商业繁荣,国家富强,无疑是有他一份功劳的。

高欢微微颔首,“大乾国泰民安,爱卿有莫大的功劳。朕这次从广州上岸,然后进入湖广,沿着湘江而下,一路所见,确实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一旁的堵胤锡听了这句话,松了口气,再此之前他一直担心,高欢在湖广遇见什么事情。

毕竟,他捅了江南系一刀,导致江南系两位大佬周延儒和高宏图下野,大批江南系官员,被贬到边疆。

若是湖广出了事情,那么江南系的官员,肯定会反扑报复,而豫党也会落井下石。

这时高欢看向堵胤锡,话锋一转,“不过,朕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并非所有百姓,都过得很好。西南诸多少民,也是朕的子民,也是帝国的百姓,汉民过好了,也必须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堵胤锡心头一凛,虽说高欢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但是在不少官员心中,大乾朝其实还是汉人王朝,并非少民王朝,所以许多政策,都只是汇集汉民,对于山上的少民,则是不管不问,任由自生自灭。

毕竟,他们连户籍都没有,也征收不上税,官员自然不太上心。

堵胤锡连忙行礼,“还请陛下指点!”

高欢沉声道:“朕给议政院提一个要求,希望议政院能够拿出一套扶贫方案,改善少民的处境,让他们下山,加快他们的汉化进程。”

堵胤锡主管西南事务,连忙行礼道:“臣领命!”

高欢微微颔首,遂即问道:“说说国外的事情吧!”

李岩道:“陛下,眼下国外主要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陛下已经收到臣等奏报,乃是准格尔吞并叶尔羌汗国之事。第二件事情,则是最近发生,倭国爆发大规模起义,撤到倭国的清军残余,与倭国农民起义相结合,席卷了四国和九州两岛。其起义军首领松平镰,派遣使者来朝,希望获得朝廷的支持。”

高欢眉头一挑,“哦,倭国终于乱呢?”

李岩闻语一愣,立时反应过来,倭国内乱可能有皇帝陛下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