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11章新募之兵和恢复商业

武布中华 第111章新募之兵和恢复商业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时间到十一月后,登封县的农业生产已经停了下来,只有畜牧业,棉花纺织,兵器工坊还在忙碌着。

如今登封已经变天四个多月,县里虽遭受封锁,百姓的日子却都不错。

当然这种不错,是建立在高欢抄了太和王府,还有登封、禹州两地士绅的家资的基础上,有大量银子支持,保证百姓的口粮。

因为日子过得不错,所以两地的百姓,都拥护赤备军,高欢征兵令一下,各庄的庄丁便纷纷踊跃的参加选拔。

现在是农闲时节,各庄的里正,在得知高欢招兵后,便亲自带着庄里的男丁前来县里。

清早,临近县城的几个庄子,数百庄丁已经早早赶到,在城墙外排起数条长队。

这时,在桌子前李虎和高镰负责着登记,李平远则领着几个赤备军官站在一旁。

一名壮实的汉子,从队列中走出来,两名赤备在他身上摸了摸,看是否结实,然后问道:“当庄丁时练的啥?”

这次高欢从庄丁中扩招两千士卒,而这些庄丁其实是赤备军的预备役,农闲时都进行过一些训练。

这样一来,招进来的士卒,便都有一定基础,能使得新募之兵,提前形成战力。

“俺在庄子里练的梭镖和长枪!”汉子说完又补充道:“上次登封之战,俺也参加了!”

虽说县里保证了基本的口粮,但是许多基础的生活物资,却需要百姓自己掏钱买。

现在登封地界,除了高欢发给百姓的口粮外,什么东西价格都高。

如果能入选赤备,不仅多二十亩永业田,还有军饷,而有军饷,家里就能从供销社,买油买盐买布匹。

李平远开口道:“测试一下梭镖和枪术,合格的话,就登记造册。”

汉子拿起标枪,在二十步投出,正中木靶,又用长枪冲刺,一枪刺中木桩。

李平远点点头,高镰随即招手,“过来登记吧!”

高欢攻下登封,高镰被解救出来后,高欢便一直将这小子晾在一边,不想给他什么机会,但是他却希望能为高欢做些事情,见面就叫“哥”乖得不行。

不过高欢很了解这个弟弟,他很聪明,这么乖,并不是与他亲,而是现在高欢架空了高有才,成了一家之主,成了赤备的首领。

高欢心里虽然清楚,高镰只是迫于形势,但名义上毕竟是兄弟。

外人不知道高家以前的破事,对自己兄弟都刻薄的话,让外人怎么相信,自己是个仁慈仁义的领导。

因此,在高有才给高欢说了几次之后,高欢便给高镰安排了一个文职,当然钱粮和属下升迁奖赏这些事情,都不会让他沾边。

这时,汉子抱了姓名,家里的情况,高镰一一登记,并让他按了手印。

高镰迅速在两张纸片上,写上汉子的名字,还有信息,然后交给汉子道:“这是你的报道信,这是军属证,回头去交给家人,庄里便会给你们家二十亩永业田。”

现在高欢推行的土地政策,一是给军户的永业田,可以传家和买卖,是私有田产。

另一种分给百姓的口分田,百姓则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人死后便要收回,重新分配。

现在登封、禹州两地的土地,九成都是口分田,等于就是百姓承包土地,租种土地,土地为赤备军政府所有,百姓不能买卖。

这抑制历代以来的土地兼并,不过会将百姓限制在土地上,阻碍商业经济的发展。

眼下高欢不考虑这些,先恢复土地耕种,提高粮食收成,把吃饭问题解决。

这时汉子接过两张纸,脸上激动不已,高兴自己成为一名赤备军。

“下一个!”李平原大叫一声,随即便又有庄丁上前。

……

在城外,庄丁积极应募之际,城里张贴招募幕府书吏的告示,却没什么人问津。

赤备军攻下登封后,对士绅地主进行清算,而读书人多半都是士绅地主,吓得他们不少人都逃离了登封。

许多劫后余生的人,失去家财,对高欢和赤备军恨之入骨,纷纷离开赤备统治区,去了朝廷控制之地,宣扬赤备军的恶名。

高欢的《招贤令》贴了几个月,只招到两三个生员,还有一些没考上生员的穷酸。

按着大明朝的政策,考中生员,能领取禄米,但也就仅此而已,只有考中举人,才有免税指标。

因此读书光考上秀才,该穷还是穷,考上举人才能改变命运,突破阶级,立时就有人拿着土地投献成为地主。

这也是《招贤令》在登封、禹州两地发出,没有上层读书人投靠,最后高欢只能从劳改所招募王独山和李德彪的原因。

这时,登封城中,居民从街道上走过,忽然见一队赤备走到告示墙前,张贴告示。

三三两两的居民,好奇心驱使,围上来观看,一名身材清瘦,面相精明的中年人看了看,顿时眉头一挑。

“孙掌柜,说啥呢?”一名居民问道。

中年男人面露喜色,“平公昌义大将军说,准许城中百姓经商,并且保护商户安全,钱财货物不受侵犯!”

城中居民闻语一喜,他们与城外的佃户不同,许多都脱离农业生产,靠着商业活动来过火。

赤备军进城后,大铺大多被朝被封,物资实行管控和配给,县里的商业活动,便基本都听了。

“这么说孙掌柜的铺子又可以开张了!”军民笑道:“孙掌柜,恭喜啊!”

孙掌柜却摇了摇头,并不信任高欢,“还是等等再说吧!”

这时,在县衙里,高欢听着属下的禀报。

李武道:“大少爷,城外招兵进展顺利,估计用不了两天,就能把人招齐。”

高欢满意颔首,遂即问道:“城中情况如何?百姓有什么反应?”

李武道:“反应一般,大都还在观望。”

高欢微微皱眉,不过这也是没办法,谁让之前入城后,赤备军抢掠士绅地主,还有富裕商户一波。

这时高欢想了想,正琢磨着有什么法子,让商户恢复经营,利用他们来,解决登封被封锁的困境,汤师爷却匆匆进来,对高欢道:“公子,宋军师传回消息,李岩被抓,杞县民变了。”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