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公司这边,周不器见到了一个老熟人,叫闫鸿哲,也算是校内网的老员工了,曾经参与创办过应届生求职网。
就忍不住多聊了一句。
一问之下,才很惊讶地发现,闫鸿哲现在的级别竟然只有M3,一个基层管理者,这么多年下来,竟然没什么进步,现在只是薇蜜网的一个业务主管。
薇蜜网现在的总裁是罗济,M5级,是校内网的元老员工,有一段时间跟周不器的来往很密切。这就没什么说的了,罗济都没提携闫鸿哲,说明这人可能真的没什么长进。
闫鸿哲似乎不太甘心,见到了周大老板,就不想错过机会,说是想调整岗位,去UC集团工作。
周不器微微一怔,“去哪?UC?”
闫鸿哲道:“对,我认为浏览器在移动端会大有作为。”
“呃……”
周不器扯了扯嘴角,这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他为什么一定要出售UC集团?
这不仅是先知先觉。
也是这一世对移动互联网的判断。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里,存在着“二选一”的路线选择:一,浏览器;二,App。
这在业界已经争论好几年了。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Web能够实现App的大多数功能时,浏览器将会是唯一的容器,无论是手机还是PC上。
尤其这几年谷歌重磅力推谷歌浏览器,还配套推出了基于浏览器Web的HTML5新技术,在此之上,浏览器的表现能力会极大地增强。
现在市场中的移动终端有很多,各种操作系统的平台也很多。
如果做App的话,需要去跟各个移动终端去一对一地适配,工作量就会很大,就很麻烦。如果是浏览器就不必了。
比如谷歌浏览器或者UC浏览器,只需要浏览器去跟终端平台去适配,那些依靠着谷歌浏览器或者UC浏览器开发出来的应用服务,并不需要有任何的改变。
未来到底怎么样?
谁也不清楚。
所以对谷歌、微软等大公司来说,所谓的“二选一”……还是算了吧,别选了,万一选错了,未来不是就完蛋了?
最好是两条路都选上,既做浏览器,也做App。
不管未来哪个方向是对的,总归都能拿到想要的结果,从而确保未来不必掉队。
UC集团现在走的就是浏览器路线。
这当然是错的。
未来是App的天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pp的路线就会越来越强势,浏览器的路线就会越来越弱势,市场里的争论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就都会明白App才是大势所趋。
也就是说,趁着市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把UC集团卖掉。
眼下这个时候才更有战略意义。
要是等过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形势明朗了,浏览器的方向边缘化了,就算微软还会收购UC浏览器,战略意义也没有那么强了,收购报价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周不器早就在紫微星的内部作出了决定,要坚定不移地朝着App的方向去走。所以UC集团一直游离在紫微星的体系之外,因为UC集团的业务本身就不太符合紫微星的战略定位。
就比如UC集团最近正在热推的一款社交产品UC乐园,就是基于浏览器开发的,有点像是UC浏览器上的Facebook。
这完全跟紫微星的战略决策相悖离。
趁着谷歌浏览器强势收割市场,微软含糊不清却倍感压力的机会,赶紧把UC集团卖出去……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再卖,可能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对微软、百度这样的大公司来说,越是转型阶段就越着急,迫切的心态之下就会发生很多大手笔的豪购。
没想到,闫鸿哲竟然主动地想调往UC集团……他竟然不跟紫微星总部是一条心的,认准了浏览器的方向。
这要是选错了人生方向,以后可真就要消沉下去了。
周不器想劝几句。
闫鸿哲似乎很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迷信权威,“周老大,我觉得你说得对,未来是云计算的天下。我平时也经常跟云计算业务的同事们交流。”
周不器就有点迷糊了,“你要调岗到云计算?”
闫鸿哲道:“不是,在浏览器和App的路线选择中,浏览器的优势在‘云’,在于云服务器;App的优势在‘端’,在本地化。如果云的能力达不到,还停留在概念阶段,那么浏览器的路线的确不行。可是紫微云发展得多好啊,云服务、云技术、云空间都在快速的发展。”
“呃……”
周不器还真被噎住了。
对方的话里,还真是有点逻辑。
闫鸿哲道:“在战略选择上,总归要有连贯性和一致性。既然坚信云计算,就应该选择浏览器;如果不相信云计算,那才应该选择App。既要云计算,又要App,这本身就是有矛盾的。我认为云计算的时代正在到来。”
周不器就有点烦躁。
靠!
你一个区区M3,就在这大放厥词说什么公司战略,还隐晦地把周大老板的路线选择给批评了一顿。
周不器就不想多说什么了,你爱去哪去哪吧。
……
到了中午,人就都来了,张朝洋、刘强栋,还有这学期结束从哈佛回来的王实,另外周不器还叫上了八吉星的马平山,一共五位企业家,一起去昆明。
就当是夏天的一次外出旅游休假了。
人数可不少,周不器身边有孙莞然和章泽甜,还有一位司机兼保镖兼助理,两男两女。别人也都差不多,每人身边都有同伴。
一行一共18人。
坐飞机去昆明,然后受到了当地领导的接待,晚上应酬了一场。
第二天早晨,大家才一起,乘着在地方安排的一辆中客,直奔大山深处。
褚老总绝对是西南地区最著名的企业家了,为地方经济做出过重要贡献,当年他主管红塔集团时,他一家公司创造的利税比国内一半的省份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
王实跟褚老总关系很好,此前来过,就简单地介绍起了对方的情况。
虽然此前已经在很多报道上了解过了,听王实现身说法,还是让人颇为唏嘘。
当年的玉溪卷烟厂只是地方性的一个烟厂,根本不入流,也不受省里重视。生产的香烟质量糟糕,都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
褚老总成为玉溪烟厂的厂长之后,很快就扭转了局面,三年做到了全省第一,六年做到了全国第一,十年做到了亚洲第一。
当年国内的香烟市场,都是外国货的天下,尤其是万宝路,很是受到烟民的喜欢。
这对国家来说,着实是一大浪费。
因为香烟是重税商品。
可是没办法,国产香烟就是比不上外国香烟,烟民都不喜欢国产烟。后来褚老总就着重打造了“红塔山”香烟,几乎是称霸了整个市场。
**十年代的时候,红塔山售价9元钱,万宝路售价8块钱。
可即便价格更高,红塔山在高端烟市场也披靡,占领了国内80%的市场份额,国产烟终于超过了外国烟。
不过做出这样的成绩,他也冒着巨大的风险。
好烟,一定得有好烟丝。
可是烟草是国家烟草公司专卖的,烟厂不能私自采购烟草,只能等待烟草公司分配,这分到手的烟草质量就太差了,就不可能做出好烟。
褚老总就很猛,出了三招。
第一,放弃了烟草公司的烟草质量标准,自己搞了一套标准,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跟外国烟拼质量;
第二,跟农户合作,按照自己的标准种烟;
第三,规避烟草公司专卖的限制。怎么规避?这就很猛了,他把当地的烟草分公司和烟草专卖公司给收购了,直接并到了自己的麾下。
然后,红塔山就出来了。
外国烟就被本土烟给打败了。
再然后,烟草总局就放弃了自家的质量标准,改用玉溪烟厂的质量体系了……这个时候,褚老总就改组了玉溪烟厂,成为了红塔集团,开始向海外市场扩张。
把国内的烟销往海外。
不过当时是90年代,投资海外会有极大的掣肘,褚老总又想到了一些有风险的办法绕开限制,并取得了成功,迅速地在东南亚打开了市场,一年就赚了几千万美元的外汇,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烟草集团。
然后就出事了,他在海外生意中私吞了170万美元,他太太用烟厂的烟跟别的公司换来了很多棵名贵的树种在了烟厂门口,被认为是投机倒把……
一代传奇故事就中断了,全家都被抓起来了。
红塔集团就渐渐地黯淡了下去,海外业务全没了不说,本来是高档烟中的佼佼者的红塔山,渐渐地沦落为了中低档的香烟。
不过,牛逼的人只要给机会,就可以一直牛逼下去。
出狱后,他没有就此养老,反而开始了新的奋斗,要开始搞农业。家人都以为他承包个几十亩地,随便消遣一下也就罢了,毕竟他身体很不好,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
结果他一下就承包了几千亩地,上来就开始工业化标准地种果树。
大名鼎鼎的“褚橙”就出来了。
随着褚橙的成功,这片果树园就逐渐地成为了很多企业家朝拜的地方,吃的不是橙子,吃的是岁月变迁留下的酸甜人生的滋味。
这一天,周不器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