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道断修罗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岂曰无衣?

道断修罗 第四百三十一章 岂曰无衣?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7-07 01:17:42 来源:笔趣阁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先生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

坐在下面的学生纷纷表示听不懂这首古诗文的意思,连华生也看着先生问道:“先生这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何意思,还请为我们解读。”

“对呀,先生我们也听不明白,请先生为我们解说!”

“谢谢先生,我们想知道这首诗的含义!”

坐在下面的学子们对这首古诗都感兴趣,纷纷举手说道。

先生看着一帮孩子们微笑着回道:“大家别着急,我现在就为你们解说。”

“诗里所说的秦人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当时的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兵制,平民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时上战场就是战士。”

“武器与军装由自己准备。这种兵制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一直在延续着,在当时,成年的秦人男子,自己有战袍、戈矛。只要发生战事,随时可以上战场。”

“先生,这跟诗文有关系吗?”有学子问道。

先生挥了挥教鞭,继续说道:“这首诗一共有三节,后面的两节只是第一节的同义复唱。你们可以不用去多理解,只要读懂第一切就行了。”

“第一节的意思是: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华生说了先生的一番解读,看着坐在身边,刚刚复学的小伙伴说:“先生的意思就是你要不害怕,我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

先生看着两人笑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再为大家解读一下这首诗的背景......”

“原来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么?”华生看着先生喃喃地问道。

因为刘氏在曾经跟他和大姐讲过一个故事,好象就是先生说的这首诗前面的故事。

先生看着他点头回道:“这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后面发生的故事,大家都要好好学习,以后等你们去了白玉城的学堂,哪里的先生还会再讲一遍的。”

“烽火戏诸侯,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也就渐渐不来了。”

“这也是大国走向灭亡的开始,大家都要记住这个历史教训。”

先生看着一帮仰头静听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是花了半堂课,给一帮孩子读了一首诗,讲了二个故事。这是他平时里教学速度的二倍,更是因为今天的孩子都认真听课。

大家都想知道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先生看着一帮孩子询问的目光,指着天生身边两个学生说道:“我们有同学因为家中的变故,不能来学校跟大家一样上课,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孩子回道:“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他呀,先生不是说我们在互相帮助么?”

华生看着先生回道:“我们坐在一个教室里,我们就应该穿相同的衣服,一起互相帮助,先生对吗?”

先生看着纷纷举手的学子,挥动了一下手里的教鞭,凝声说道:“这就是我今天跟你们读这首诗的用意。谁说我们苦难,我们跟你一起共甘共苦......”

先生的话没说话,校园里已经响起了下课的钟声。

先生挥手道:“下课吧,有不懂的下次上课再跟大家讲解。”

......

走在回家的路上,二狗看着华生问道:“华生,明天我带小

莲去你家?还是你来我家啊?”

“你来我家吧!”华生想了想,跟他说道:“我跟你们讲一会课,还得去对面的师傅那里练箭呢,老爹说要不了多少就要下雪。”

“你想下雪的时候去后山打猎么?我也好久没去后山玩过了,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啊,要不要把妹妹也叫上?”

二狗看着华生问道。

“小莲妹妹不要去!我们是打猎,又不是去抓鱼儿,人多了会把野鸡吓跑的。”华生想了想,看着他认真地说道。

二狗笑了起来:“只要能跟你一起去就行,到时候我把弹弓带着。”

“你以为打猎真的就这么简单?你的弹弓是用来打小鸟儿的。”华生忽然微笑着说道,心想自己练了这么久的箭法,也不知道能不能射中野鸡呢?

“不怕!到时候你射大的野鸡,我打小鸟儿,万一你摔跤了,我还可以拉着你回家。”二狗继续说道:“下雪路滑,这是我爹告诉我的。”

华生点点头,想着自己的箭法近来都没有进展,眉头不由皱了一下,喘了一口气后回道:“我会小心的,到时候你也一样,那雪地里又不认识你。”

二狗看着他笑道:“那它那不认识你呀,又不会光摔我一个人。”

华生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道:“别害怕,我们二人一起去。”

二狗回头笑道:“对,我俩在一起!”

......

这一夜,华生跟自己的老娘聊起了先生白天在课堂上读的古诗文。

就算先生给堂下的孩子们耐心的解释了三遍,华生了后也只是听明白了一半,还有一些道理想着只能问自己的母亲了。

在家里,除了大姐他就只能问母亲了。

老爹黄玉书每天很忙,没空为他解释这些道理,时间一长,他但凡遇到学堂里听不明白的课文,回来不是问大姐,就是问母亲。

吃过晚饭,华生看着抱着弟弟的刘氏问道:“娘,今天先生读了一首古诗,先生讲了几遍,我还有一些不太明白。

刘氏看着他笑道:“先生今天都读了那首诗,你还记得住吗?”

华生一听,点头回道:“自然记住了,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用先生的话来说,这首诗的第一句有多种解释,我有些迷糊了。”

刘氏看着他笑道:“这首诗说难不难,但是要完全理解又有些麻烦,嗯,我来试试。”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你是不是想说:谁说没有书读?与君同坐桌椅。还是其他的意思?”

刘氏看着天生微笑着问道。这首诗莫说她,恐怕就是黄玉书,学校里的先生也没办法完全为他解读,因为可以解释的地方太多了。

华生看着她笑了起来,回道:“我跟娘后面解释的这句想的一样,先生读这首诗的意思好像也是这样,我们的同学回来上课了,先生也高兴。”

刘氏看着他神情认真说道:“这首诗的故事还有一个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的故事,你们先生也告诉你们了吗?”

“先生说了,说大周朝就是因为君王为博美人一笑,不惜千里戏诸侯才亡国的。”

华生看着刘氏认真地回道,他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也记得这首诗的另一个故事。看来母亲就算去学堂里做女先生,也不会比先生差上许多。

他也自己的母亲感到骄傲,就象自己的大姐一样。

“千百年来有无数的君王想要毁掉诗经,却因为民间的百姓和学子的保护,才让这千古的诗文流传

到了今天,你要跟先生好好学习。”

刘氏看着自己的儿子,静静地说道。

这部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诗文,终于在这个流传到了这个时代,可以让自己的儿子跟着先生一起学习。

华生沉默了很长时间,才消化掉心头的震惊,看着刘氏的眼睛说道:“娘的意思是说……古时候的皇帝也想把诗经毁了?”

刘氏看着他悠悠叹息道:“你太小了,等你进到白玉城的学堂,再由中学的先生为你解惑吧。”

华生怔然无语,良久后喃喃说道:“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皇帝?”

刘氏低头看着自己怀里的孩子,微笑说道:“是不是感觉很受打击?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哪里是你几年就能学得完的事情?”

华生有些失神望着母亲,沉默很长时间后说道:“原来世间真的有不一样的君王,还有不一样的才子文人。”

刘氏笑了笑,看着他说道:“做一个文人才子可不容易,你要想清楚了哦。”

华生想了想,认真地说道:“做老爹这样的商人也不容易啊,遇到动-乱的年代,便是生意也没办法好好地做了。”

刘氏笑道:“华生,这话要是让你爹听见,肯定要打你屁股的,以后还是好好在学堂里跟着先生学习。”

华生哑然无语,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如果等到自己当上先生的时候,如果时代已安定下来,岂不是可以跟自己的学生讲更多的道理?

想到这里,他心心的心灵不由得激动不安。

忽然转过头,看着抱着弟弟的刘氏问道:“母亲,我有一个问题。”

刘氏疑惑地应道:“你又有什么问题?”

华生认真说道:“大姐跟大哥去了白玉城,是为了学习。我留在镇上的学堂也是为了学习,但好像没有人告诉我,我应该学些什么,怎么学。”

刘氏听了大吃一惊,看着他问道:“你们先生每天在课堂上不是告诉你要学什么,怎么学吗?”

“没有啊?先生只要我们记住课文,和课文背后的故事,很少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这篇课文,也没问我们长大了要去做什么?”

这是华生这二天才想起来的事,不知道先生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为自己的学生讲解这二个问题,更没有问自己的学生长大后要去做什么?

“或论,先生看着你们太小了吧,还没到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

正在这时,刘氏怀里的老三又哭了起来。

“自己温习一下先生今天讲的课文,我带你弟弟去睡觉了。有不懂的道理,等你大姐回来以后跟她讨论吧。”

拍着哇哇直叫的黄富生,刘氏轻轻地哼着,往屋里走去。

小家伙又饿了,跟刘氏找吃的。

“这家伙,又来了。”华生心想自己正跟母亲说在兴头上,你来凑什么热闹?

“我说华生你没事的时候不懂多读书么?你母亲现在带孩子那么辛苦,你还要缠着她跟你讲道理,不像话。”

红姐从屋外走了进来,看着华生抱怨了起来。

“什么不像话?红姐你以后跟王三哥不生孩子啊?我才不相信呢。”华生看着她嚷嚷道。

“生不生孩子跟你有什么着关系,你现在跟着先生好好学习就成了,不懂的等你大姐回来再问。”

红姐看着他笑道,心想这小屁孩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出嘴来。

“我搞不明白的道理,会睡不着觉的。红姐你不明白这些道理,等你以后生了宝宝来折磨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