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道断修罗 >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东海的船,李修元的经

道断修罗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东海的船,李修元的经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9:27 来源:笔趣阁

不知不觉中,李修元将当年在大唐雪山之下,那个年少无忧,打从小跟在师父身边修行的小和尚。

从他最初相识,到小和尚跟着三藏去西域取经,自己给他取了名叫金无量的事说了一遍。

最后静静地说道:“当年的无量跟我在半路遇到的小和尚无量,都是没有见过爹娘,被师父收养,然后于懵懂之中开始了佛法的修行......”

老婆婆微微一笑,问道:“这样不好吗?”

摇摇头,李修元回道:“我不知道......当年我跟无量的师父说,无量不是三藏,三藏天性向佛,而小和尚还没有入世见过人间。”

老婆婆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抹疑惑的神情。

看着他说了一句:“出世,入世不都是修行吗?”

李修元抬头望天,天空中的一半秋日也是黑白之色。

想着当年跟老和尚说的那番话,不由得说道:“既然还未入世,又何来出世一说?没有经历过人间的悲欢离合,又怎么能明白菩萨也苦的道理?”

老婆婆闻言之下,叹了一口气,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仿佛是在回忆一些曾经的过往,又仿佛是在想李修元说的这番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有几分道理?

李修元继续说道:“便是一心向佛,一生取经译经的三藏,在最后涅盘前的一瞬间,也想到了当年早早就离开了他的母亲......”

想到三藏离开时候的模样,李修元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也不管老婆婆能不能听懂,听懂了会不会跳起来骂人,自顾地说道:“在我看来,便是三藏那样得道的高僧,也曾先是人,然后才向着成佛而去......”

说到这里,李修元不再说话了。

坐在船头,心里想着三藏,嘴里不知不觉念起了《大般若经》。

“......光被人天,括囊真俗。诚入神之奥府,有国之灵镇。自非圣德远覃,哲人孤出......”

老婆婆也没有出声打扰他,只是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就像在这一刻入定了一样。

船在水上行,有一道佛经在水上飘荡,不疾不徐,不高不低,听得掌柜和伙计一时都安静了下来,不再低语。

山一程,水一程,离开了天水,前面的东海已经不远了。

......

海云镇虽然归女皇管辖,但是做的生意,挣上钱却既然有中原皇朝的,却还有一半是东海诸岛的。

因为赫连明月对东海的怒火一直没有消除,这些年一直限制内海跟东海诸岛的交易。

于是,来自中原的商人想要跟东海的商贩做生意,只能不远万里来到入海口的海云镇。

时间久了,这座小小的城镇倒成了水运枢纽,商贸之地。

每年来此的商户,出海的修士更是数不胜数,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多,这里就是一座重镇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镇上的大小车行,船户极多,从事这一行的车夫,苦力,船工更是多如牛毛,有数万人之多。

原本这里来自中原的商人和修士,可以随便乘坐来自东海有大海船出海寻找机缘也好,做生意也罢。

直到上回上龟带着翩翩和孔雀回家之前,在海边立了一块石碑之后,东海便谁想去,都能去得了。

用当地码头上的苦力和伙计的话说,那要看运气和船了。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小船去不了远海,老龟回去之后,限制了大船往来的数量,眼下只有两艘大海船可以载人前往东海深处。

一种是通体黑色的大铁船,这种船不好上,要看运气,还要检查商贩修士的身份,凡是皇城的人不要,拜火教的人也不许上。

还有一种大海船,来的次数少,船的颜色也鲜艳得多,不似那种漆黑难看。

遇到这样的船,没有去过东海的修士、商人才能随便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

入秋之后,海云镇的码头边上已经聚集很多商人,修士,大家都在等船出海。

就算冬天回不来,等到明年春天回转,也能挣上够他们一到两年的花费了。

就在这日午后,正当一帮修士在码头边上等,大家聊得口干舌燥,吐沫横飞之时。

忽然间,一个苦力惊呼了一声:“有大船过来了......”

呼啦一下,一帮聊得正欢有商人,修士齐齐扭头朝海边望去。

只见风平浪静的大海边,突然间彩旗飘飘,高高的风帆直冲云天,就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缓缓地放落,往岸边的码头而来。

“这正是我们要等的船!”有修士们喊道。

“哦,这船你们可以随便上,没有什么限制。”码头边上的苦力说了一句。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这是一帮商人们激动的声音。

“呜呜......”就在一阵号角声中,大海船靠岸了。

就在一帮商人、修士,甚至苦力往大海船上挤去的时候,李修元一行人乘坐的小船离着海云镇还是半天的水路。

别说小蝶儿和乌鸦,连花椒也没有来过东海边的海云镇,这里对花椒来说同样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只是老婆婆看着安静得像一个老僧一样的李修元,认真地说道:“东海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一旁的小蝶儿一愣,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师傅,想了想问道:“老婆婆你以前去过东海吗?”

老婆婆看着她脸上露出溺爱的笑容:“自然是去过的,不然我也不会到老,还想去看看了。”

乌鸦不在乎什么危险,对它来说,只要有李修元在的地方,就算是刀山火海,它也要闯上一回。

想到这里,乌鸦忍不住问了一句:“师傅,我们要不要在那镇上住一夜?”

李修元想了想回道:“看情形,如果没船就是在镇上歇息几日,也无妨。”

花椒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没有大海船,哪能出海?

老婆婆却忍不住沷了一盆凉水,说了一句:“那可不一定,没准十天半月,都难得遇到一艘大海船哦。”

李修元闻言笑了笑:“想来又不是我们师徒四人等着出海,应该有不少比我们早到的人,已经等在海边了。”

就在此时,掌柜插了一句话:“先生说得有理,海云镇一年四季最不缺的就是商贩和苦力了。”

小蝶儿拍了拍小手笑道:“正好,小蝶儿可以跟师妹慢慢逛街,不着急。”

......

就在李修元一行人快要行至东海边上小镇的时候,芙蓉镇里的赫连明月,也准备要带着两个侍女,跟赫连若雪回转皇城了。

原本是中秋以后,才会到此的女皇大人,今年却因为李修元的缘故早在初秋就赶到了芙蓉镇。

再加上发生的一番变化,让她和公羊博今年去那片山林里的日子也提早了许多。

对她来说,今年虽然是意外的一年,却也是惊喜甚至是有可能改变的一年。

少年一番有意无意的话,如果在赫连明月的心里埋了一颗种子。

就在她跟公羊博离开那片山林之后,回到芙蓉镇时已经悄然发了一个小小的芽尖,就等着来年一场春雨,往上生长了。

而赫连若雪对清风的情愫,却不知道这呆子心里的那个种子何时才能发出芽来。

好在,她得到了李修元给她的佛经,又悄然破了两境,此行出来,也算是收获满满。

不得不,老老实实跟着姑姑回家了。

白露早过,已是秋分,早间雾重。

清风和公羊博一路将女皇和郡主送到镇外。

赫连明月看着公羊博微笑着说道:“你在此枯守了这些年也是不易,不如跟我前往皇城转转?”

公羊博想了想回道:“寺里眼下住持还没着落,清风一个人怕是看不了一座山,再等等吧,不急。”

已经恢复了生机的公羊博,跟赫连明月一样,也放下的一些心事。

只是让他立刻离开此地,却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怕是要再过上一两年,让时间的水流将他心里哀愁再冲淡一些。

赫连明月点了点头,心道明年再说。

赫连若雪想了想,看着清风挥了挥手道:“清风你现在也是大修士了,记得修炼先生留下的剑法,我明年再来看你。”

清风心中一颤,只好拱手回道:“山高路远,陛下郡主一路走好。”

赫连明月看着两人叹了一口气,挥挥手道:“那就赶路吧。”

赫连若雪挥挥手,脸上是浓浓的情意,却又无法在姑姑面前流露,只好说道:“清风可不许忘记若雪哦。”

清风一听,吓得差一点摔倒。

公羊博叹了一口气,瞬间一把扶住了他,笑道:“回去煮粥,给你补补。”

马车里的赫连明月已经随着缓缓前行的马车离去,却也听到了公羊博的这句话。

不由得脸上一红,看着一旁的赫连若雪啐道:“就你脸皮厚,也不知害臊。”

赫连若雪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道:“姑姑,我以后可怎么办啊?”

......

“先生,我们可怎么办啊?”

黄昏时候,小船终于停靠在海云镇的岸边,花椒望着空空荡荡的码头,跟身边的李修元怔怔地说道。

不远处,有伙计看着师徒一行人笑道:“你们来得晚了一些,今日还有大船出海......只能再等下一趟了。”

小蝶儿看着不吭声的师傅,拉着他的手笑道:“师傅我饿了。”

李修元淡淡一笑,跟身边的老婆婆说:“前辈不如跟我先去客栈歇息,等有船了再出海,如何?”

老婆婆微微一笑:“好啊。”

花椒上来扶着老婆婆笑了笑:“先生前面有马车,我们过去问问,先去找客栈落脚,再喂饱师姐和师弟。”

乌鸦呱呱笑道:“师姐是眼睛饿了,乌鸦不饿。”

任是老婆婆如何矜持,也被乌鸦这句话整破防了,忍不住一下子笑着连眼睛都眯住了。

直到上了马车,才跟李修元叹道:“小先生有这两个宝贝徒儿,想来便是去往东海那无趣的地方,也不会寂寞。”

不知从哪一刻开始,连老婆婆也改口管李修元叫小先生了。

又或许是李修元念了一路的《大般若经》,让老婆婆心有所感,想着眼前的少年不出家做一个高僧,实在太可惜了的原因。

李修元却不以为然,想着小蝶儿之前吃的那些苦,就算任性一点,他也不会去约束她。

想到这里,李修元笑了笑:“等找到客栈,就让花椒带着你俩去逛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