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道断修罗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说世人贪嗔痴

道断修罗 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说世人贪嗔痴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2 来源:笔趣阁

欢笑一番之后,一个女子咯咯笑道:“姊妹们,**一刻值千金,我们应该走了,要不妹妹要骂人啦……”

众女于一阵嬉笑之中,纷纷推门离去。

向小二像白痴一样,痴痴地望着重新打扮过的少女,只见少女的一头黑发像云一样形状的发髻高耸着。

头上的凤钗低垂,比之前垂发时更加绝美诱人。

眼见众女已经离开,向小二起身关上了楼阁大门,心里欢呼了一声。

回头更是大着胆子和少女亲昵起来,一时间屋里兰花麝香渐渐弥漫开来,两人如天上的神仙伴侣亲热起来。

只是,好景不长。

正在两人欢好之时,楼下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阵嚷嚷声,一阵怒吼声,以及四下响起了呵斥声音。

一阵嚷嚷之下,没过多久楼下又传来乱一阵听不仔细的吵闹、和争辩的声音。

少女侧卫听之,吓得惊起,拉开一条门缝偷偷地往外看去,只见楼下走来一个身穿金甲的天神。

天神黑着一张脸,手里握着长长的锁链拖在地上,在天神的身后跟着一堆的女子,显然是吓坏了。

一身金甲的天神望着‏‎‏‎‏​‎‏‎​‏‏‎‎‏‏眼前的一群女子厉声问道:“看仔细一些,你们都到了吗?有没有身在屋里不敢出来的家伙?”

众女一惊,齐齐回道:“禀报大人,我们均已全在这里啊。”

金甲天神静静地注视着一帮女人,冷冷说道:“你们心里清楚,如有人胆藏匿下界凡人者,一旦查明,将会被关进水牢三百年!”

众女子齐声回道:“没有,大人不信可以搜查。”

金甲天神冷冷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帮女子,要从这些女子的眼中看出一丝破绽,然后挨着眼前的这些楼阁进行搜查。

楼阁里的少女一见害怕得要死,一时间面如死灰,她可不想在水牢里呆上三百年。

【鉴于大环境如此,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于是扭头慌张失措地对向小二说道:“夫君,你先藏到床下,容我出门瞧瞧。”

说完这番话,便匆匆穿好衣裳,仓皇间推门而去。

向小二也吓得半死,乖乖地钻进床底下趴着,一时间连气都不敢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显然是有一帮人推门进来搜查了一番。

听着金甲天神教训一帮女子的声音,没一会一群人又推门离去。

直到众人的喧闹声渐渐远去,趴在床下向小二的心情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心道若是被抓住,怕是只有死路一条。

心神不宁地向小二趴在床下不知等了多久,一时间觉得口干舌燥,肚皮咕咕叫了起来,几乎就到崩溃的边缘。

梦里不知身在何处,呆是傻傻地盼着少女归来,浑然忘记自己来自人间。

而跌坐大殿里的孟寒听老和尚念了一卷佛经,睁开眼却不见了自己的同伴小二。

心里感到奇怪,只好问面前已经合上佛经的老和尚。

老和尚正好停下诵经,看着孟寒笑道:“你那友人去听另一个老僧讲佛法去了。”

孟寒一愣,心道这家伙什么时候修佛了?

于是再问道:“请问大师,他在何处听人说法?”

老和尚淡淡地回道:“就在不远的地方。”

看着孟寒着急的眼神,老和尚只好起身。

伸手轻敲面前的画壁喊了一声道:“向施主快活已久,是时候归来了!”

孟寒抬头望去,顿时怔怔得说不出话来,但是自己的同伴小二不知何时已经身在画壁之上。

只见壁画上的向小二趴在地上,侧耳倾听之下,像是听见了老和尚的呼唤。

老和尚叹了一口气,悠悠地说道:“你再不回来,我便不再管你了……”

那意思是,你自生自灭吧。

向小二闻言吓了一跳,如一朵云彩一样,从画壁上飘落下来,看着面前的老和尚和孟寒怔怔呆立,双脚一软,跌倒在地。

孟寒一时大为吃惊,问道:“小二兄,你适才去了哪里,为何会在这画壁之上?”

却是向老二趴在床下睡了一夜,突然听到老人叩墙之声,这才整理衣衫推门而出。

不想却看到了面前的老和尚跟孟寒两人。

此时向小二不知如何跟孟寒解释自己的一番经历,只好抬头往壁画望去。

只见之前他心心念念的那个拈花少女,已是发髻高翘,不再是垂发少女。

过了半晌,向小二才扶着孟寒的手从地上爬起来,跟面前的老和尚一揖到地。

静静地道:“大师,我这一番又是为何?是虚幻还是真实去过九天之上?”

老和尚哈哈一笑说:“是真是幻全在你心,我哪里能为你解释?”

向小二望着画壁中的女子,一时间胸中郁闷不已,‏‎‏‎‏​‎‏‎​‏‏‎‎‏‏一时间退也不是,进也不成。

孟寒看着面前的画壁一时惊骇无比,起身跟老和尚拱手告辞,拉着小二的人快步离去。

……

说到这里,孟婆叹了一口气:“佛说看见即是拥有,而那家伙却想将垂髫少女占为己有,世人皆苦,却是落入了贪嗔痴的陷阱。”

老人点头应道:“这个和老和尚应是得道高人,想用幻境点化世人,就是不清楚那家伙有没有从幻境中觉悟。”

“因果从不落空,世人如此贪念,必为以后埋下灾祸的种子。”

孟婆认真地说道:“仙凡有别,人鬼殊途,大道有度,自是容不得世人的践踏。”

老人捧着杯子一口一口喝光了杯里的灵酒,笑道:“世人若是不苦,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在红尘中轮回,吃相同的苦了。”

孟婆淡淡地笑了笑:“时辰尚早,要不再聊聊?”说完往老人杯中添上第三杯灵酒。

老人双手捧着酒杯激动不已。

倒不是因为将要去往轮回,而是想不到上了忘川桥,居然喝上天上才有的美酒。

摇摇头,叹道:“说到红尘苦,自然是那些不知敬天畏地,不知孝敬父母的家伙了。”

孟婆闻言不出声了,只是给自己倒了一杯灵茶捧在手里。

老人说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村里。一对夫妇年过七旬,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三在一直在村里种地……”

老二当年离家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一走便是数十年,也一直没有回来孝敬爹娘,据说是做了一个县令不甘心,还想做个更大的官……

想着做一个大官之后再荣归故里。

儿子三十年不曾归家,在家的老父亲却没能等到儿子携带孙女荣归故里的一刻,于这个寒冷的冬天扔下七十岁的老伴,魂归九天。

听到这里,孟婆心里禁不住咯噔一声。

仿佛老人的话如一把剑一寸一寸地往他刺来,直到刺进了自己的胸口,一时间呼吸困难,几不能语。

过了一会才喃喃道:“这也太过分了。”

老人摇摇头,继续说道:“这还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故事,你且听我一一道来。”

话说两个两子眼见老父亲去世,赶紧让县里的官府通知自己在津县做官的兄弟。

而老二得到老爹去世的消息之后,也立刻打马回乡。

只是没有带着一帮衙役,而是悄然一身独自归来。

两个兄弟,加上老娘都想将葬礼办得风光一些,再怎么说自己的儿子在他乡也做一县令,算是风光还乡了。

怎奈老二打死不肯,说是自己两袖清风,再加上养家糊口,并没有多余的银两操办老父亲的丧事。

七十岁的老娘一只,直斥老二是不孝之子,说就当自己少养了一个儿子。

于是,老大和老三各凑了五十两银子。

又请了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帮忙办理丧事,没办法啊,按津县的规矩家里有长辈去世,可是要摆上七天的流水席。

凡是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此都会在这七天给老人凑个热闹。

过了七十,这样的事情便算是白喜事,大家都要来打扰七天。

就在七十岁老娘依依不舍之中,在朋友们的帮衬之下,总算将老父亲的事情办完,安葬在村后不远处的陵园。

在妇人和老大,老三看来,这事到此也就算结束,毕竟老头已经入土为安。

按说老二应该回自己的家去了,虽说两个兄弟还没跟他撕破脸,但是已经没有兄弟情份。

‏‎‏‎‏​‎‏‎​‏‏‎‎‏‏谁知这个时候,老二却赖着不走了。

说是记得前些年老爹做了一些生意,积攒了几百两银子,应该趁着自己回来,把这钱给分了。

老妇人气得说不出话来,在一旁默默流泪。

老大忍不住吼道:“你这不孝子,一去便是三十年,何时赡养过爹娘,现在老爹尸骨未寒,老娘尚在,你倒是想要来分银子了!”

老三更是气火:“门都没有,要分你先将爹娘生你养你,外加这三十年的赡养费算清再说。”

老二一时也拿两个兄弟没办法。

谁知故事到此还没完,因为老二的女儿听说外公去世,自己的爹爹久不归家,于是坐着马车找上门来了。

父女俩一合计,竟然想出一条毒计,要借着分家之事,跟老二的亲娘和二个兄弟一刀两断!

老妇人一听气地躺在床上病倒了。

老大和老二怒吼道:“分就分,从今天往后,我们就没你这个兄弟,以后你死了,也别入我们这里的祖坟。”

正在一家人争吵不休的当下,县上的师爷带着几个衙役给老妇人送来了两千两银子,说是府衙的知府大人得知老人身故之后,给的抚恤金……

如此一来更是乱套了。

老二的女儿坚决要分这笔钱,说是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老爹在外做官,州府怎么可能给死去的外公送来银两?

这事最后闹得满城风雨,路人皆知。

而两人兄弟和自己七十岁的老娘一番合计之下,当下跟老二当着村里一帮乡亲父老的面断绝了一切亲情!

将州府给的两千两银子全都让老二和其女儿带走,以后的老娘再无老二这个儿子。

这事一路流传,最后流传到了州府。

有说书先生将此事编成了故事,在酒楼茶肆里当成警世之事说与路人听。

最终,这事传进了知府大人的耳中,经查证之后上报朝廷,皇上闻言大怒。

以儒治国的皇帝当即下旨,以不忠不孝之罪夺去老二的一身功名,将其一家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为官。

这事最后传到村里,有人告诉七十岁的妇人说:“皇上替你们惩罚了那个不孝之子,把他们流放三千里……”

妇人禁不住两眼垂泪,看着两个儿子说:“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老二去寻找什么荣华富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