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正德崛起 >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百年战略

正德崛起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百年战略

作者:何气生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07:33:20 来源:笔趣阁

大殿之中,一片安静。

在场的文武百官,尽皆张大嘴巴一脸震惊。

亏得他们之前还曾暗讽几位大人那个小石头蛋子在那里贺喜。

但是在听到陛下的话语后,百官方才恍然大悟。

对啊!

那水泥既然能形成石头,为何不可将其用于堤坝啊!

整个大明境内,不知道有多少条河流,位于上游的那些百姓还好些,最起码没有水患之忧。

可是那些身处下游的百姓们,每逢汛期的时候都要担惊受怕,生怕那河堤不知道那下子就会被冲开,明明睡觉之前还都是好好的,再次睁开眼睛却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

现如今。

若是这水泥真有那么大的功效,用其来建造河堤,那岂不是说固若金汤!

众人想到此处,原本还是震惊的心情渐渐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要知道。

自从大禹治水伊始,所有的治水攻略几乎都是以引导为主。

毕竟人不可和天斗,浩瀚的水力也非人力可以企及,但是就凭那些土堤的引导,又能维持多长时间,总有一天,那滔滔的河水江水会将河堤冲毁冲垮,最后落难的还是沿岸的百姓。

可若是这水泥能应用与实处的话,岂不是说千年的格局即将要改变,之前的土堤抵抗不了你河流的侵蚀,但是这石头筑造的呢?

虽然说水滴石穿,但那也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吧!

满朝文武一脸激动,已然陷入到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

当然。

也不是全都这样。

最起码站在前排的刘健等人,和跪在地上的魏瑾等人此刻却顾不上这些。

魏瑾他们自是不必多言,如今陛下只是解释了水泥的用处,将他们那最后一丝翻身的可能给堵住了而已。

至于刘健等人,则是因为在上朝之前已经兴奋够了,现在纵使心中有些波动,但是已然可以做到可以控制的地步。

而且。

面对陛下所描绘的宏伟前景。

众人欣喜之余,也不得不思考这边未来是否具备实现的可能。

而想要确定这一点,却又是十分简单的。

那就是知道这东西的造价。

若其造价能和石坝持平,那就是有操作的可能。

若是太过昂贵的话,那几乎就是一個妄想,一个不可能成功的奢望而已。

纵使陛下内帑钱银如山。

纵使太仓的钱银也渐渐丰盈。

可是若想修复整个大明的河堤,无异于还是杯水车薪。

大明何其浩瀚,地大物博的同时,河流更是无数,仅仅只是修缮下游的河堤,就已经足够掏空大明的国库和陛下的内帑。

而且这还不说,整个大明的收入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这修建河堤一事支出,其他的地方难道就不需要花费了吗?

再说你把下游修缮好了,万一上游出现了问题又当如何?

难不成还要再修一遍吗?

若是如此的话。

未来天地人和不出大乱还好,一旦出现什么差池,那等待大明的绝对是一个岌岌可危的境地。

刘健眉头微皱,沉吟良久后,还是忍不住出言问询道:

“微臣斗胆敢问陛下,这水泥的造价几何?”

“如若用它来修建整个江河河堤的话,不知道以现有国库的收入,是否能负担的起。”

呃……

朱厚照一滞。

之前的斗志昂扬,在这钱银上面也开始泛起了难。

修建河堤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件事情,他之前肯定是没有计算过。

不过。

这从后世之中的基建建设当中,倒是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毕竟。

国家建国之后,水利建设就开始跟进。

后续连年持续,依旧没有阻挡洪灾的出现,直到后续大坝的建成,还有水利设施的一点点完善,才渐渐杜绝了水患的发生。

可这,期间持续了多少年啊!

无数的水利人在这场大基建中熬白了头发,献出了生命。

而且。

朱厚照很清楚的是。

以现在大明的工艺条件也好,还是说他的生产条件,和那个时代都是拍马难及的。

在这般可谓是困难的前提下,若是想要解决水患,那可不仅仅只是三十年五十年的事情,这个持续的过程可能还会无限制的延长,甚至可以延续百年也说不准。

但。

即便这样。

朱厚照也没有放弃的打算。

自己若是没有造出水泥也就罢了,如今水泥既然有成功的希望,那为何不继续下去呢。

毕竟。

人来在世上一遭。

多少也要留下一些痕迹才是。

要不然。

百年之后,谁会记得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过?

朱厚照吐出了一口浊气,迎着刘健那忐忑的目光,出言说道:

“造价多少尔等无须关心,兴修水利是未来大明的百年战略,朕不奢望段时间内可以完全解决中下游的水患,但是朕相信,只要吾等不停的改变下去,总有一天,水患这两个字会从我们的认知之中消散。”

“此事,任重道远,但朕相信,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当然,诸位爱卿若是想在有生之年见到这一幕的话,也未必是没有办法。”

朱厚照峰回路转。

之前还在说是大明的百年战略。

但是转眼之间,就突然说要让众臣在有生之年见到。

如此巨大的反差自是有其缘由在里面,众臣心中好奇无比,目光齐齐朝着朱厚照望去。

朱厚照坐与龙椅之上,环顾群臣,轻轻一笑后,道:

“之所以定位于百年,无非是以现有大明国库的收入,无法承担这般巨大的支出罢了。”

“但诸位爱卿有没有想过,现有的钱银不够支撑,那诸位爱卿不会想办法广开财路吗?简单点的,就如之前倭国的石见银山,朝廷这边在里面也占了不少的份额,仅仅只是一次回航就已经让太仓钱银充盈。”

“试想一下,若是类似的地方再多一些呢?”

“今天是石见银山的白银回来,明天会不会还有铁见银山的白银回来,后天呢?”

朱厚照循循善诱,他可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怂恿众人的机会。

在他看来,就眼下的大明而言,若想广开财路的话,那最为快捷的手段就是海洋贸易,除此之外,别物他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