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正德崛起 >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启程还京

正德崛起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启程还京

作者:何气生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07:33:20 来源:笔趣阁

一夜的时间匆匆而过。

对于旁人而言,这或许只是普通的一个夜晚。

但是对于大同的百姓而言,这确实有生以来,睡得最为安逸的一夜。

即便,这一夜的大同,没有边军驻守。

即便,这一夜的大同,平常依如从前。

可所有的大同百姓,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要知道,大同自古,就是中原与塞外的兵戈之地,每每都要担心是否有外敌来犯。

有时候就是突然误闯过来的一小队蛮夷兵马,也会在城中引起酣然大波。

这是前哨吗?

后面还会不会有大军前来?

但现在,这边忧虑已经全然消失。

经过昨日的那一场战事之后,他们明白,大同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安宁时期。

甚至,有可能这般继续安宁下去,在这里的人,也将体会到中原之地那些夜不闭户,一觉睡到天亮的感觉。

大同军民欣喜不已,酣然入梦。

而在草原上,却是另外一个模样。

王勋所率领的大同边军,在将达延汗所属歼灭之后,就在那里就地扎营。

而其他各处的边军,则是各式各样,有的不顾疲累,连夜赶路,还有的则是发现了一处草原部落的所在,当即率兵冲杀了过去。

车轮斩?

今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殿下旨意说的明白,亡族灭种,若还留下血脉,那还叫亡族吗?

何况大明百姓万千,留下这么多养不熟的白眼狼干什么,一旦他日反骨,可能就会成了祸害。

所以,一众边军此刻尽皆化成了冷血的机器,在发现鞑靼部落的踪迹后,二话不说直接包围过去,紧接着就是一阵箭雨攻击,一些鞑靼百姓根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这般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这样的景象,并不是仅有一处。

伴随着六大边镇的全军进发,类似的情形不知道在多少地方上演。

……

大同城中。

刘健带着疑惑睡去。

昨夜直到最后,他在脑海之中也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概念,想象出殿下所言的铁路,到底是和何般模样的存在。

不过。

在他离开之前。

太子殿下已经当着他的面下旨。

命令兵仗局所属准备试制铁轨,同时尽快制定好相应的标准,以为后来的普及,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刘健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自己或许就能从大同这边上奏的奏章上面,看到那铁路的模样。

刘健睡了,眉头自始至终没有展开。

当天色方明的时候,他就急急从床上爬了起来,在跑去太子殿下的府邸,得知殿下还未起床后,又急急朝着兵仗局的所在奔去。

在他看来,自己弄不清楚这铁路是怎么回事,那些兵仗局的工匠,应该会给他一个答案吧。

不过。

他还是太过心急了。

兵仗局也只是刚刚得到旨意一晚的时间而已。

即便孙福等人连夜商榷,整理,但也仅仅只是弄明白了殿下的意图而已。

面对大早赶过来的刘健,孙福等人也是一阵无语,不过碍于其阁老的颜面,孙福还是冲着刘健解释道:

“按着殿下所言,这铁路说白了,就是将两根铁质的筷子,平铺在地面上,而马车通过特制的车轮,在上面疾驰。”

“因为这铁路没有太大坡度,再加上铁质的路面较为光滑的缘故,所以说一旦马车跑起来,前方的马匹几乎不用耗费太大的气力,就可以拉动马车。”

“这样一来,速度得到大量的提升不说,而且因为这是在修好的路面上行驶,完全不需要顾忌道路的情况,骏马奔驰起来,速度也会得以释放。”

“而且,据我们作业的讨论,这种马车最大的困难,就是在其起步的时候,若真正跑起来的话,有可能一匹骏马拉十辆马车的情形都可能出现,当然,下官说这些,也仅仅只是为了证明他节省马匹气力而已,小马拉大车的情形能不能实现,还要看接下来的实验再做定论。”

孙福解释的清楚。

刘健这一回也终于想象出了铁路的模样。

平摊的道路上,铺上两根筷子一样的铁轨,马匹在筷子里外奔跑。

这么听起来的话,貌似确实是能达到孙福之前所言的效果,可陛下所言的那些,真能倚靠这铁路实现吗?

刘健不知道。

不过。

在弄清楚这铁路到底是什么东西后,刘健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听孙福的意思,能不能成功还要试验,那也就是说,殿下虽然异想天开,但是也没有到了意气用事的地步。

只要他能试验,那一切就好办多了。

若是能成功的话,而且这东西的造价朝廷还可以接受,凭什么放过这可以长固久安的机会呢?

刘健想到此处,尤其在见到不断有工匠前来找孙福的缘故,索性也未在兵仗局这里停留,起身又朝着太子殿下的府邸行去,他是臣子,侍驾乃是本分,刚才是因为心中疑惑不解,所以才跑到了兵仗局这边私下打探,如今事情弄明白了,他也该干自己的差事去了。

只不过。

他这边才走到半路,就遇到东厂之人前来召唤。

“禀告刘阁老,殿下已经准备启程还京,阁老还请速速前去。”

嗯?

这么快!

刘健没有想到,殿下这一次居然这么快就要走。

但惊愕过后,就是感叹不已。

殿下终究还是长大了,不是当初那个只知道玩闹的孩童了。

现在的他肩负着整个大明的命运,长期身在京师之外,确实也不是什么值得鼓励的事情。

所以。

刘健接旨过后,快速的朝着朱厚照的所在行去。

紧接着。

大队人马就开始朝着京师的方向赶去。

当然。

朱厚照可没有忘记。

这里还有刘健的一件差事没有完成呢。

那大同城外的京观词,如今可还没有着落。

原本之前就打算让刘健题词的他,结果因为刘健那又是怀疑又是臆测的事情得以作罢。

但这并不代表,朱厚照就忘却了此事,如此巨大的功勋,自己题词已然有些不合适,而为了让天下人信服,刘健这个阁老,自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