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正德崛起 >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拿高丽练手

正德崛起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拿高丽练手

作者:何气生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07:33:20 来源:笔趣阁

天津卫。

大棚园区。

朱厚照在授课结束之后,得到兵仗局孙福的奏报。

说供西苑千户所使用的线膛枪,如今已经全部制造完毕,奏报朱厚照可以做好相应的换装事宜了。

朱厚照听闻此事,自是喜不胜收,线膛枪和滑膛枪不同,除了更方便装填弹丸之外,射击精度也大大提高。

不过纵使这般,朱厚照还是督促孙福,让他继续改进,好早日研究出更为合理的螺旋形膛线铣制方法。

孙福对于朱厚照的旨意,自是躬身应是,对于朱厚照所言,孙福心悦诚服,甘心受教。

他之前根本没有想到,仅仅只是给枪管多加了这么几根阴阳相间的槽线,居然会使燧发枪的准确度提高如此之多。

而且听太子殿下所言,螺旋形的膛线会比这更为准确不说,更为震撼的是,这还不是枪械的终极模样。

孙福一想到太子殿下之前向他描述的种种,神情遍布憧憬不说,更是干劲十足。

孙福退下,朱厚照坐于房间之中。

经由刚才孙福提醒,朱厚照忽的想起前去高丽的姜三千户等人,如今距离他们离开,已经过去快有月余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也不知高丽的战况发生何般变化,想到此处的他,直接对着门外呼喝道:

“来人,派人前去询问萧敬,近日可有高丽的消息进京!”

“卑职遵旨!”

伴随着朱厚照的命令下发,一匹快马飞奔朝着京师疾驰而去。

……

京师。

说到京师,坊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这东南西北自是指的方位,京师东富的富,是来自通惠河,因为京师东面靠近漕运码头的缘故,所以随着漕运的发展,大多数商贾为了方便,慢慢都汇集到了东边,如此一来,也就有了东富的说法

西贵,那自是因为西侧都是朝臣住所汇集之地,所以自是和贵字沾边。

南贫,说的是京师外城,位于京师内城南侧,正是百姓集中之所在。

至于北贱,贱的缘由,来源于它的社会地位,茶馆、戏院、青楼等等汇集,京师北面正是听歌唱曲,寻花问柳的集中之所,每天的行人络绎不绝不说,往来人等也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东直门。

和朝阳门一般,共同位于京师的东侧。

此刻的东直门,因为有大批商贾在此处云集的缘故,无数的人力也在着这边集结,整个东直门门口人影绰绰不说,进出的车马更是不停,甚至比作为内外城连接之用的诸处城门还要繁荣许多。

如此一来,此处城门守卫也比旁处要繁忙许多,诸多进出城门的马车和行人,尽皆需要通过盘查,方能进出。

今日的东直门,又如往常一般,就当一众城门守卫正在忙忙碌碌,对这进出城门的百姓、马车,挨个盘查的时候,一匹快马突然朝着这边奔驰过来。

见到这般情况的城门守卫,自是不能让其就这般冲锋过去,一边呼喝的同时,更是做出了要抬拒马阻挡的架势。

可是众守卫的诸般动作还未待成行,对面纵马而来的这人,就出声高喝着:

“八百里加急,避让!避让!”

听到这声呼喊的城门守卫们,顿时停下了手中将欲拦下对方的动作,心中略带迟疑,对方为何会从东面进城的同时,更是一边放下手中搬运拒马的动作,一边更是转身开始轰赶起城门口中的百姓来。

“快让开!快让开!八百里加急!所有人全部避让!所有人全部避让!”

伴随着城门守卫的呼喝,一众百姓慌忙躲避的同时,在众人刚刚将这城门口清理出一条道路的同时,这纵马而来的兵丁,也没有丝毫停留,挥舞着马鞭穿门疾驰而过,接着没消片刻就不见了踪影。

东直门的一众城门守卫,看着一骑绝尘的驿卒,神情一脸疑惑,心中更是喃喃自语道:

东面,难不成是辽东都司?这是北方边关又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城门守卫猜不出缘由,方才慌忙躲避的一众百姓,在这八百里加急离开之后,也仿若多了一个谈资一般,仅仅安静了片刻的东直门城门,顿时又因为众人的议论纷纷,而开始变得喧哗热闹起来。

这个驿卒从东直门处离开之后,一路穿街走巷,但是却根本没去六部和内阁所在的大明门附近,而是在皇城东侧的东华门前停了下来。

临到东华门前,驿卒坐下的骏马,因为一路疾驰的缘故,体力透支,直接栽倒在地,口吐白沫倒地不起,而飞身下马的驿卒,此刻却根本顾不上这些,寻到宫门守卫之后,直接出示了令牌和魏国公所给的密奏。

宫门守卫在一番检查核对无误之后,这封密奏就快速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行去。

乾清宫大殿之中。

弘治皇上手持朱笔,正在奏章之上一笔一划的书写着。

每日从各地呈递上来的奏章不计其数,若在之前,司礼监和内阁还能帮着筛检掉一些没用的奏章,但是弘治皇上又不放心全部假手他人,所以如此一来,只能累了他自己,每日不休的批阅着这无穷无尽的奏章。

就在弘治皇上批阅奏章之时,大殿之下突然快步跑进来了一个小太监,躬身进殿之后,直接跪伏与地,高声呼喝道:

“启禀皇上,魏国公有密奏呈上!”

正在批阅奏章的弘治皇上,突然被这小太监的高喝打断了思路,眉头顿时一皱面露不悦之色的同时,也瞬间反应过来这小太监话语的意思,急促的说道:

“快呈上来!”

听到弘治皇上的旨意,原本侍奉在大殿两侧的小太监快步上前,从这人手中接过密奏之后,快走几步,呈递到了萧敬的手中,萧敬检查了一下火漆,确认密奏没有被动过的痕迹之后,方才打开转交到了弘治皇上的手中。

弘治皇上一脸焦急,打开密奏之后,就一目十行的快速看了下去,伴随着阅读的继续,弘治皇上的呼吸也开始变得越发急促起来,到了最后的他,还没待将密奏看完,神情就开始变得龙颜大悦,接着更是兴奋的一拍龙案,大声呼喝道:

“成了!”

因为弘治皇上这突然拍案的举动,无数在殿中侍奉的宫女太监尽皆跪倒在地,就连侍奉在弘治皇上身旁的萧敬也不例外。

萧敬跪伏于地之后,等待了片刻,未见皇上继续言语的他,抬头偷瞄了一眼,见到弘治皇上满面喜色后,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试探着问询道:

“皇上,奴婢看您龙颜大悦,可是魏国公那有什么好消息送来?”

弘治皇上听闻此言,直接将手中看到一半的密奏放置龙案上,接着仿若要找人分享他的喜悦一般,转头对着跪在地上的萧敬说道:

“魏国公密奏中言,说高丽一事几近平定,如今魏国公正在整顿高丽诸地府衙,确保其平稳过渡,维稳的同时,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安排!”

萧敬听闻此言,脸上顿时露出狂喜的神情,对着弘治皇上就磕头恭贺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自太宗之后历代先皇皆守祖产,唯皇帝创下开疆扩土之功,此等丰功伟绩,注定留名青史,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中伴随着萧敬的呼喝,一众宫女太监也纷纷开始在殿下附喝起来,本就跪伏于地的众人,更是借此机会,一边磕头行礼,一边高声恭贺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上喜不胜收,对于一众宫女太监的呼喝,自是欣然受之,在众人恭贺之语结束之后,弘治皇上满面喜色的开口吩咐道。

“来人,速速将这封密奏抄录一份,送至天津卫,让太子殿下也高兴高兴!另外召三位阁老进宫觐见,商量安排官员前去高丽诸事!”

萧敬听闻的弘治皇上的旨意,赶紧磕头接旨。

弘治皇上满面喜色,一脸亢奋,但这般神情也未能维持太久,很快弘治皇上的目光,就又转回到魏国公所送回的那封密奏上面,扫到密奏上面一行字的他,皱起眉头不说,神情也开始变得冷峻起来。

刚刚起身的萧敬,见到这一幕之后,忍不住露出疑惑神色,就当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就看到弘治皇上又将那封急奏拿在了手中,皱着眉头阅读起来。

萧敬见到弘治皇上的这般神情变化,更是片语不敢发出,乖乖站于一旁,不再言语起来。

龙椅之上,龙案之旁。

弘治黄山拿着手中的奏章,神情变得凝重不已,一直将奏章翻阅到最后之后,方才慢慢将奏章放回到了桌案之上。

此刻的弘治皇上紧皱眉头的同时,也是一脸纠结,他没想到这魏国公行事居然这般狠戾。

在那密奏的末尾,魏国公并未隐瞒高丽君臣尽皆葬身于火海的缘由,甚至就连针对乔桐岛燕山君的种种手段,也一并呈奏了上来,接着更是在密奏之中请罪,表示如今大错已然铸成,甘愿受到责罚。

弘治皇上看到这末尾的密奏,虽然震惊于魏国公的手段,但是对于他这般举动,弘治皇上稍稍一想就明白了缘由,魏国公之所以这般作为,无非就是挖断李氏王朝的根基,让高丽再无覆水的可能罢了。

毕竟李氏统治高丽百十多年,虽不说根深蒂固,但是在高丽也没有能撼动他地位的存在,所以魏国公徐俌此举,虽然太过残暴,但是不可否认,仅此一下,就让高丽断了后续可能再起波澜的可能。

如今能够号令高丽群雄的人已经死伤殆尽,又有谁还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能和大明朝廷媲美。

想到这里的弘治皇上,原本紧皱的眉头,也随着思虑的顺畅,而开始慢慢变的舒缓,凝重的神情,更是消散于无形。

但是因为魏国公徐俌此举,弘治皇上再将内阁三位阁老召来议事,就感觉有些不妥当起来。

毕竟现在魏国公尚未还朝,内阁对于自己兵伐高丽的事情又一无所知,如今告知他们,再加上魏国公这件事情,谁知道三位阁老作何反应,若是拱手相喝还会好些,就怕这三位阁老迂腐守旧,墨守着之前那些不征之国的规矩,让眼前这般大功将要告成的局面毁于一旦。

想到这里的弘治皇上,在沉吟了片刻之后,对着一旁的萧敬问询道:

“可否安排人去通知三位阁老了?”

萧敬听闻到弘治皇上的问询,神情一紧的他,赶紧躬身答道:

“启禀皇上,奴婢还未来得及差人前去!”

“不用了!”

呃!

萧敬满面愕然,目光更是下意识的转移到了那封密奏上面。

虽然萧敬不明弘治皇上收回旨意的缘由是什么,但是萧敬可以肯定,让弘治皇上产生这般变化的缘由,肯定和魏国公所呈奏上来的密奏有关,就当萧敬暗暗揣测,究竟是什么内容让弘治皇上产生这般变化的时候,弘治皇上的话语声,又开始在他的耳旁响彻起来。

“密奏不用抄录了,直接火漆封好,送至天津卫交于太子手中就是,另外有关高丽的事情,谁也不许外传,否则斩首示众!”

“奴婢遵命!”

“另外告知太子,当初高丽一事是他最先提起,所以这密奏之上的种种问题,直接让他解决就是!”

“奴婢遵命!”

萧敬躬身接旨,见到弘治皇上再无其他旨意传来之后,这次的萧敬没敢再有耽搁,转身跑去一旁开始安排起来。

没消片刻,就有一名小太监从大殿之中跑出,朝着宫外奔去。

大殿之中。

弘治皇上看着离去的小太监,神情渐渐舒缓起来。

如今高丽一事已成大半,魏国公上奏询问朝廷的后续安排,弘治皇上原本想找三位阁老商议,但是因为魏国公在高丽所做的种种,让弘治皇上收回这个念头的同时,更是升起了将这个事情推到了朱厚照的身上的念头。

要知不管如何,朱厚照早晚都是要登临帝位的,所以眼下让他来拿高丽练练手,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