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正德崛起 > 第一千零三十章祠堂许愿

正德崛起 第一千零三十章祠堂许愿

作者:何气生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07:33:20 来源:笔趣阁

大棚园区之中。

因为朱厚照的交代。

兵仗局所轧制的那些铁板,已经全部运送到了船坞之中。

首席工匠孙福,也因为这些铁板的到来,开始常驻船坞之中,和一众船匠商议这铁板的固定方法。

之前的众人尽皆以为,纵使给福船套上一层铁板,也是如同做上一个套一般。

可是谁曾想到,当一切开始真正实施之时,众人方才知晓,这兵仗局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如何将两块铁板严丝合缝连在一起的问题。

按照兵仗局的工匠所言,眼下这些铁板虽然可以连在一起,但是铁板和铁板之间留有缝隙不说,就是其和福船本身的木料之间,也存在了一点空隙。

而这般空隙,当船航行在海中之后,水流穿行其中,必然使其晃动,接下来势必会对船身造成磨损,长期继续下去的话,肯定会减少海船的寿命。

所以在没有寻到最好的连接方法之前,就势必需要将这些铁板,暂且先固定在船板之上,以此来减少晃动所带来的磨损。

但是如此一来,如何固定,在什么部位可以固定,又成了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

孙福一边常驻船坞,和众船匠商议这些铁板的固定方法和位置。

而另一边的兵仗局,则是紧锣密鼓,开始琢磨两块铁板之间的连接方法。

只要能攻克这个难题,并保证连接之处在经历撞击之后,依旧能严密如初后,那接下来用铁板造船,就几乎不再是什么奢望。

而前去视察的朱厚照,在听闻此事之后,则是给出了一些关于铆接的建议,但是具体如何实施,那就得靠这些兵仗局的工匠自己去琢磨了。

不过仅仅只是几句只言片语,依旧让一众工匠惊为天人。

一众工匠在听到朱厚照的建议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实验起来。

至于那新造出来的火炮,朱厚照也看了一眼,之所以回炉重造的缘由,除了因为兵仗局在试制合金的时候,发现了强度更为合适的合金之外。

还有一个缘由,就是兵仗局造出了超大型的铳床,如此一来。

不仅燧发枪的枪管已经开始重制,就连那批已经做好的火炮,也被兵仗局要了回来,准备重新制造一批,再行安装于船上。

这个消息对于朱厚照来说,无异于惊喜。

要知道铳床和轧钢机,连带着铣床,这些东西朱厚照都是同时提供的图纸。

而且这三个机床,在一众工匠的配合之下,根本没用多久就被造了出来。

可是之前铳床和铣床的钻头,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金属。

没了合适硬度的钻头,这铳床和铣床,就如同一堆废铁一般,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当初万般无奈的孙福,跑去向朱厚照请教,听闻到合金除了青铜之外,还有可能会因为配比的不同,产生不同性状的合金后。

孙福立刻返回兵仗局开始试验起来,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

现如今说来,虽然轻松,但是这其中的过程,却是千难万难,要不然这铳床和铣床,也不会拖到了现在,才开始正式使用。

不过纵使如此,这铳床和铣床的钻头合金强度,也还是无法达到完美的程度,耗损依旧很大,目前也只是勉强为之而已。

在兵仗局众人开始忙碌的时候。

在太子殿下离开大棚园区之后。

园区之中的各人各斯要职。

张仑和刘瑾二人自是不必多言,整个天津卫大棚园区的总管。

再将朱厚照送走之后,一边开始安排人准备接下来收获仪式所需要的种种东西。

另一方面,土豆的储存地点,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再加上新择定的日期就在近日的缘故,两人更是变的越发忙碌。

至于张璁,因为太子殿下交代他要考核的缘故,所以在回到自己的小书房后,就开始闭门忙碌起来。

……

南昌府。

因为李士实的北上。

整个宁王府都开始忙碌起来。

这几日的宁王府,基本上都是刘养正在里外操持。

大明现行的藩王分封制度,身为一地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并能世袭罔替。

更为主要的,是藩王根本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封地。

甚至就连走出城门,都要向皇上请旨申请。

所以此刻的朱宸濠,纵使筹谋大事,但是在未举事之前,他也不得不乖乖的按着大明的祖训执行。

在那日李士实离开之后,朱宸濠就将诸般事务全部交代给了刘养正。

而他自己,则是返回到了后院之中,躲在宗祠之中,多日闭门不出,只求列祖列宗保佑,让数代人的心愿,能在今朝得偿所愿。

后院之中。

府邸最东方的一处位置,正是朱宸濠一家的宗祠所在。

此处所在,原本是朱权在修道之时所用的道观。

后来朱权离世之后,继任的藩王,为了以尽孝心,就将朱权的牌位安置在了这道观之中。

接着随着传承的继续,此处地界,就慢慢演变成了朱权一脉的宗祠。

到了朱宸濠这一代,更是直接将太祖的牌位也请到了家中。

偌大的明堂之上,除了朱权一脉的三位藩王之外,就剩下那位于中间的太祖牌位。

祠堂之中,朱宸濠跪在蒲团之上,微眯双眼的他,口中更是默默有词,仿若在祈求列祖列宗保佑一般。

在这宗祠的外面。

还有两人也跟着跪伏于此。

老大和老二。

没错,这就是他们二人暂时的称呼。

宁王朱宸濠和之前的任何一代藩王都不相同,从他继位之初,就以重新夺回祖辈江山为己任,登基为皇,更是他心中的不二选择。

所以对于自己所生育的四个儿子。

朱宸濠根本就没有命名,只是简简单单是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代之。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荣登大宝,圣旨诏书,亲自赐名给他的四位公子。

此刻的老大,自从京师当了一番质子之后,面目开始变得无须不说,气质也阴柔冷冽了许多。

之前的翩翩公子更是消失不见,如今虽然依旧男儿打扮,但是身上的花粉之香,却熏得一旁的老二直皱眉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