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正德崛起 > 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认为如何?

正德崛起 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认为如何?

作者:何气生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07:33:20 来源:笔趣阁

校场展示的最后,以皇上对众人的封赏收尾,虽然众人都没有说,可是英国公和他带来的那些士卒心里都明白,在这最后的军容军姿展示中,他们也如那倭人一般,输了。

西苑士卒中的众军官,皆官升一级,自此姜三百户也成为了姜三千户,而剩下的那些普通士卒,也有钱银赏赐到手。

既然犒赏了西苑士卒,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不过相对于西苑士卒的升官加赏银奖励,英国公带来的那些士卒,则只有赏银奖励,其他的也就是皇上的几句慰勉之言而已。

至此,校场大明和倭国比武的事情总算了结了,藩国使节也陆续朝着宫外离去,而剩下的大明朝臣,则不约而同的跟着皇上朝着乾清宫行去,原本想跑的朱厚照,也被皇上拎了过去。

乾清宫。

皇上坐在龙椅上,先喝了楼香茗润润喉咙后,对着朱厚照说到。

“燳儿,你赢的那个迩摩郡是何地方你可知道?”

朝臣们这才知道,刚才的比武中,居然还是有赌注存在,怪不得众人还在纳闷,为何那倭国没道歉就走了,看来定是太子殿下改了这赌约,众朝臣都开始琢磨起这迩摩郡是什么地方。

一提到这个迩摩郡,朱厚照顿时来了兴致,尤其是一想到待会自己说出那个佐摩银山的秘密后,朱厚照甚至可以想象出待会皇上和朝臣们兴奋的表情,可是刚要上前答话的他,却被突如其来的一阵话语打断了。

“启奏皇上,臣杨廷和知道此处地方。”

一旁的杨廷和一直在仔细听着皇上的话语,在听到皇上说迩摩郡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大脑里搜索起来,接着听到皇上问询,想到一件事情的他立刻站出朝班,上前奏道。

“迩摩郡,属于倭国令制国石见国中的一郡,在倭国中,令制国就和咱们大明的行省意义差不多,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

“而这迩摩郡就位于石见国的北部,此郡西面沿海,境内多山峦,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极少,属于一个靠捕鱼为主业的郡所。”

说到这里的杨廷和似乎想总结一下,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于是纠结了一番后开口说道。

“反正就是一个漫地山峦的小渔村吧,不过地方到是挺大。”

朱厚照这边刚要上前反驳杨廷和几句,可是接着一旁的刘健又出班奏道。

“此地确实如杨大人所言,境内多山且人烟稀少,百姓多以沿海捕鱼过活。”

朝臣们顿时开始喧哗起来,之前众臣不了解这迩摩郡的时候,还以为太子殿下赢得了这个地方,也算是开疆辟地之功,注定要铭记于史书中的,可是当他们听到刘健和杨廷和对此地的描述后,顿时感觉有些鸡肋起来,一个那么穷那么破的地方要他有什么用啊。

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上一听就是个山沟加渔村,也没了之前的兴致,原本还有些期盼的神情也渐渐淡漠下来。

刘健待喧哗过去,看着淡漠的弘治皇上,继续说道。

“臣接下来的话语,可能有些不中肯之处,但是微臣感觉有些话不吐不快,如有失言,还望皇上和太子殿下见谅。”

说道这里的刘健对着皇上和朱厚照躬了下身子,算是行礼了,之后接着说道。

“首先,臣认为,海外占有一地,与我大明并无任何好处。”

刘健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朝堂立刻安静下来,只有刘健的声音在殿上回荡。

“原因有三,一是海外占地对我大明无任何好处,如此一个靠海吃海的小山沟,根本得不到税收不说,甚至有可能还要投入大量的银钱。”

“二是因为跨海的缘故,定是需要海船,而目前大明的海船仅有山东、淮浙、闽广等沿海卫所尚存,不过因为这些卫所还承担海岸缉私、打击海盗之职,所以定是不能长期往来于大明倭国之间,长而久之,耗费钱粮不说,迩摩郡可能会形成方外之地,日后此地百姓遵纪守法到还好,可若是不服教化,仗着有大明的庇护,肆意妄为,是否会因此而损伤我大明中央之国、礼仪之邦的脸面呢?”

“第三个原因是微臣认为无解的,我大明的海禁之策,根本不可能在海外占地,一旦海外占地,则必须跨海来往,跨海来往则必须开放海禁,那祖宗所立的海禁之策立刻成为虚无摆设。”

“所以,臣认为这是块鸡肋之地,不值得要啊,不如将他反赐给倭国,即显得我大国风范,又能让倭国心服口服,岂不更妙。”

刘健说完,杨廷和谢迁等人思量了一番后,也纷纷上前附和。

“臣同意刘阁老的建议。”

“臣同意刘阁老的建议。”

其他朝臣也理解了刘健所说的意思,纷纷上前谏言,于是朝堂上又开始喧哗起来,而朝臣们看弘治皇上没做表态,竟然开始纷纷跪倒。

众口一词的谏言皇上,将迩摩郡归还给倭国,以维护大明中央大国、礼仪之邦的形象。

朱厚照现在在一旁已经完全被这文武百官震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这迩摩郡不是本太子赢来的吗?

怎么这么会的功夫就要再送回给倭国去,那之前的比武又有什么意义啊,难道就是为了让那些藩国交相称颂,就必须从自己身上割肉?

迩摩郡,境内的佐摩山,也就是后世的石见银山,是十六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矿产基地,就这个地方,在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白银的产量就占了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个三分之一还显现不出他的体量的话。

据后世贸易史学者小叶田淳的研究,就在这百年时间里,倭国平均每年就向大明输送白银近38吨,按照明朝十六两为一斤的换算方法,这就是每年对大明超过百万两的白银输入。

这还仅仅是大明一地的情况下,并且是在倭国前期生产力低下,在1533年前并未掌握吹灰法的前提下的平均数字。

要是采用新技术,并全部供给大明呢?

这将会是何等巨大的数字!

而就当他以为满朝文武都会因为这个消息而欣喜万分,甚至因此撬动一丝海禁口子的时候,朱厚照没想到自己得到的却是这个答案。

送回去!

一想到这个,朱厚照都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这得多么的败家,才能说出这般话语啊。

弘治皇上听完的朝臣的谏言,思索了一番后,内心里也同意了刘健等人的看法,不过他还是希望太子能自己主动将这个迩摩郡交出来,这样不仅显得大明太子高风亮节,而且显得君臣同心,想到这些的弘治皇上,看向面色复杂的朱厚照。

“太子,你认为方才刘阁老所说的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