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明 > 563 后顾之忧

替明 563 后顾之忧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5 来源:笔趣阁

不过,陈奇瑜的这份急报写得有点不一样。他在奏章中,并没有说他领十万大军前往攻打榆林镇,最终却被叫天军追杀几十里地,连夜逃回延安府才得以歇息。

陈奇瑜只是向崇祯皇帝说明,他已经成功把陕西全省聚集起来的十多万流贼,借叫天军之手除掉了。如今的陕西,暂时没有了流贼祸乱,治安为之一靖,百姓为之安居乐业。

至于占据了榆林重镇的叫天军,并没有被驱赶回草原。很大的原因是延绥巡抚前去京畿之地勤王之时,走得太匆忙,没有布置好防御,以致被叫天军钻了空子,几乎所有的榆林防御措施全都完好,让他吃了个亏。

陈奇瑜在奏章的末尾着重强调,叫天军是能歼灭五千多建虏的强大军队,但陕西却被抽调了各地精锐,剩下的边军实在无法完成驱除叫天军的能力。这是实力相差太大,非战之罪。如果朝廷觉得所说不实,他甘愿领罪,并静待更有本事的官员来完成这个任务。

文华殿内,君臣看了这封奏章后,相对无语。总得感觉来说,好像陕西的情况并不糟糕。或者说除了榆林周边之外,其他地方的情况都有好转。如果能除掉叫天军,那就是真得非常好了。

可是,叫天军的战力摆在那里,歼灭五千多建虏的高度,怕是谁也达不到。就眼下在抚宁,调集了全国的精锐和建虏在打生打死,也差不多只是来回拉锯地僵持着,远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如果那叫天军占据了榆林重镇后,就不再有别的企图,那也就是算了。就眼下来说,也不是大事。

可叫天军要是在得胜之后,攻击陕西全境的话,那陈奇瑜可是说过,手中无精锐之兵,他是打不过叫天军的。谁有那本事谁去。如此一来,很可能陕西的局势就会变得非常严重起来,特别是叫天军万一在攻占陕西后又伸手到山西、四川、河南等邻近省份,这可是要争夺天下的了!

文华殿内安静了一段时间后。疲惫不堪的崇祯皇帝略微恼怒地开口问道:“诸位臣工,尔等就没有一点办法来替君分忧么?”

说话间,他的眼睛是盯着首辅周延儒的。崇祯皇帝隐隐感觉到自己这个新任首辅,好像诗词歌赋俱佳,但治国一道却经常犹如哑巴一般。很是有点不满意。

周延儒自然感觉到了来自崇祯皇帝的压力,自己作为百官之首,其他人可以装聋作哑,自己却不行。

因此,他出列奏道:“臣以为,可遣人前往抚宁,征询孙阁老之意见,可否派延绥巡抚领兵回去平乱?”

一般情况下来说,榆林丢了,延绥巡抚是第一责任人。可洪承畴是来勤王的。并且成为了勤王军中的中坚力量。要是追究他这个责任的话,以后京师有事,皇帝有事,又有哪个臣子敢带精兵良将前来勤王、救驾了?

再说了,要是能把洪承畴抽出来的话,陕西乱成那样子,早就派他回去了。中原之乱的时候,也早就派一支精锐前去剿匪,搞不好就没有凤阳之祸了。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条。建虏占据了山海关。随时兵临京师城下,勤王军实在无法抽调得出来。

因此,听到周延儒说出一番废话,崇祯皇帝心中很是失望。加上祖坟背挖。史无前例地下了罪己诏,心情很不好,不由得冷声威胁道:“你这个首辅是干什么吃的,要是做不来事那就换个人来做!”

“微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息怒!”周延儒吓得赶紧跪倒在地,俯首请罪道。

其他人见到这个情况。虽不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表面上却是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犹如老僧入定一般,半个眼神都不往崇祯皇帝身上瞄,就怕被崇祯皇帝看到也来问一次。

坐在御座上的崇祯皇帝一直在关注着底下的臣子,希望有人在这个时候能站出来替自己分忧。可是,看到他们一如既往的表现,心中的失望、愤慨之情不由得溢于言表。

都说国难出忠臣,为何自己就没有发现有一个忠臣呢?底下站着的这些,一个个尸位素餐,只知满口仁义道德,要求朕该怎么做怎么做。如今国家危亡,就不能为朕分忧么?

谁也没有再说话,文华殿内重新安静了下来。一边的宫女宦官更是连气都不敢喘,气氛相当的压抑。

在僵持了好一会后,一直伏在那里的周延儒忽然抬起头来,开口奏道:“陛下,臣这有一事,有关闯将李自成的,臣需单独奏对。”

他实在是逼急了,没办法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自己这首辅的位置才坐了没几天,要是真这么就下去,身后那些人就白忙活了。他们怎么可能甘心付出那么多,却什么也没得到。官场之上,有得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啊!

边上站着的那些文官一听,都不由得拿眼瞄他,心中暗自纳闷:眼下是在商量叫天军的事情,这承担了皇帝怒火的周延儒却扯了别的事情,还要单独奏对,这是算什么事?

不过也好,他既然这么一说,正好有个台阶可以走了。

于是,一众文官,纷纷以此为借口告退。崇祯皇帝也是无奈,留着他们反正也憋不出一个屁来,就且看看周延儒有何事要单独奏对吧!

谁知,等文华殿内的文臣都走完之后,周延儒竟然还要宫女宦官也回避,真是到了彻底的单独奏对了。

他越是这样,崇祯皇帝就越是好奇。不知道大明首辅要说那贼人李自成的什么事,竟然选择如此做法?

带着这个疑问,等宫女宦官刚回避,崇祯皇帝就忍不住马上问道:“周卿,所奏何事?”

这个时候,周延儒已经恢复了正常。不过他表现得很认真,直视着崇祯皇帝的眼睛道:“陛下,对于眼下的局势,其实朝廷是有良策可解,只是这些良策都可以会遭受御史言官攻击,或难容后人,因此才没有人提议。臣有一策,可解此后顾之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