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明 > 404 收获

替明 404 收获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5 来源:笔趣阁

readx(); PS: 今天下午带老婆孩子出去参加跨年晚会,所以就只更新一章了。大概要明天下午回家,因此明天的两章可能要晚上更新。祝朋友们元旦快乐,来年发大财,走大运,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这……”安贵还是有点犹豫。

胡广一见,便补充解释道:“你要是不说,那就是说我们不和他和解,他还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因此还不如先收了,其他事等以后再说。”

安贵听到这个说法,终于点了点头道:“好的,我懂了!”

“你在京师,一定要学会应付各色人等,拿出你以前做生意时候学的精明头脑,能做到黑白两道通吃就最好。”胡广略微有点不放心,再次叮嘱他道。

安贵抿着嘴,郑重地再次点了点头。

胡广想了下,又对他说道:“明天我和徐府的一名家人去天津,等回来之后,应该你家人的伤病估计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就一起随我回去。”

“那我要和他们说么?”安贵听了,马上征求意见道。

胡广想了下,还是摇摇头道:“不能直接说,你就说张家口那边有你的产业,京师出了这样的事情,让他们去张家口住些天。等离开京师之后,我再和他们说明情况好了。”

京师毕竟是公门中人最多的地方,虽然是至亲之人,但还是少一点人知道的为好。安贵懂得这个道理,当即点了点头同意了。

两人在房里说着话,倒也不用怕泄露,因为隔壁几个房间都是胡广包下来的,且有护卫在那边看着,能防止隔墙有耳。

胡广坐在茶几边,接着护卫泡好的茶,试试温度刚好,便一饮而尽,然后才对看着自己的安贵又吩咐道:“信鸽的事情。你要尽快筹备起来,张家口那边一站,然后就是家里一站。京师有什么动静,我都能第一时间知道。这点非常重要!”

“放心,眼下银子足够用,应该很快能搞好的。”安贵态度认真地点头答道。

信鸽通讯是自古就有的,这点不用胡广去教,安贵自己就能搞定。

胡广自己很快就要离开京师。因此尽量想多嘱咐一点,想了会又吩咐道:“拼音都已学会了吧,记得通讯用拼音。至于简体字,你自己慢慢学,不急着用。”

“拼音已会了,我知道用这,别人看不懂的。”安贵听了马上点头回答道。

两人说了好久后,安贵才离开了平安客栈。

第二天一早,胡广便带着六名护卫,并没有带李定国。让他跟着安贵这边,自己和徐府派出的一名家仆汇合,往天津而去。

出了京师后,或者因为胡广是徐光启赏识的少年才俊,或者是胡广从泰西而来,对大明这边的事情了解的比较少。一路之上,那名家仆都给胡广介绍沿途的情况。

比如一出了京师,路边上的是朝中某某大臣的良田,有多大有多好;还有不远的那庄园是京师某某勋贵的庄园,有仆人多少。年收入大概多少等等。

胡广听着那徐府家仆的介绍,得到一个印象。京师周围,一直去往天津的路上,凡是好的良田。主人必然是一方显贵;凡是好的庄园或宅子,主人必然是极有来头之人;反正就一个结论,有钱有势有良田豪宅,没钱没势只配犄角旮旯,甚至就是当佃户的命。

其实有这样的情况,在明末是很正常的。当官的一般都是地主。而且还是大地主。就算史书上有名的所谓清官、好官,家里也是如此。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以廉洁著称的首辅徐阶,有田产四十余万亩,仅在他的家乡苏、松地区就多达二十四万亩。这些田产多是以“投献”为名巧取豪夺,强占周围农民的。在华亭一地,他每年收租谷就达一万三千石,敛银九千八百两;由此可见一斑!

胡广听着,心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十天之后,胡广便从天津卫赶回了京师。去的时候是七人七骑,回来时却是多了一辆带蓬的马车。

到京师时,已是傍晚时分。胡广和徐府家仆临分别时,吩咐他道:“你回去禀告下伯父,就说我明天想去拜访下他,就是说下农庄作物的事情。如果伯父有空,就派人来告知下。”

“公子大才,我家老爷肯定会挪出时间来的。”那徐府家仆笑着答应后,才分手离去。

等胡广刚在客栈安顿下来时,安贵和李定国闻讯赶了过去。

李定国一进房门,看到胡广正在喝茶解渴,他第一时间便几步走到胡广桌前,带着期望问道:“老爷,有收获么?”

他是知道胡广去天津干嘛的,自小就挨饿,甚至差点被人当食物吃掉。可以说,对于吃这一块,李定国是有天然的紧迫感。

胡广见他急地,便笑了笑,用嘴努了努房间一角的方向。

李定国一见,往那边看去,果然摆着一堆东西。他连忙走过去观看,一边的安贵也跟着过去,好奇地看着那些东西。

最引人注目地是一个花盆上的植物,就一尺多高的样子,绿色叶子之间,吊着一个个鲜红欲滴的长条形果子,很是好看。

李定国察觉到胡广已经走到了自己边上,便好奇地指着那株植物道:“这是什么,能吃么?”

这东西在徐光启的农庄里是当观赏花卉养着的,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确实很好看。胡广指着那红色长条形果子道:“这个叫辣椒,是能吃,不过不能当饭吃,是用来当调料的。嗯……也可以作为化学武器用!”

胡广想象着把辣椒磨成辣椒粉,通过没良心炮发射出去,第一次出现在明末战场上,估计能收到奇效。想到那个场景,他的脸上就不由得有了笑容。

李定国没听过化学武器这个词,免不了胡广又给他稍微做了解释。末了,他看着那盆辣椒道:“这东西既好看,又能当调料,还能用来杀敌,真是好东西啊!”

边上还放着几个麻袋,李定国感叹完了之后打开一个看,认得那是玉米。明末时候,玉米已经在陕西出现了。不过多是在陕西南部,北部还很少,李定国有幸见过一次,因此认得。

他打开第二个麻袋后,就又不认识了,便请教胡广道:“老爷,这又是什么东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