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明 > 644 马上听旨

替明 644 马上听旨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6 来源:笔趣阁

孙承宗所领的明军士卒,原本士气正低落得很,忽然望见有一支明军向他们汇合过来,而且当他们看到是洪承畴的旗号,也就是从他们这边抽调出去精锐士兵所组成的明军时,一个个不由得振作了起来。

他们马上又发现,身后像个拖油瓶一样托在后面的多尔衮军队,竟然在这个时候转身跑了,而且还是一蜂窝地跑,不讲建制,不讲行军队列,哗啦啦地如流水般往后跑。

他们这些普通士卒,并没有考虑太多,直观地就以为是多尔衮怕了城外明军太多而逃跑。如此一来,原本低落的士气经过这么两件事的振奋,顿时高昂了起来。

再说洪承畴这边,他刚到晋地便被日夜赶来的吴三桂追上。听到京师失陷的消息时便大吃一惊,他没有选择,马上领军勤王。

作为一名崇祯朝崛起的文官,还是一名一直领军剿匪,打建虏的文官,他并不太怕与建虏对战。特别是他的手下还是勤王军中的精锐,他有自信,就算打不过,想退走却是没问题的。

吴三桂几乎是嚷着冲进军营,很多人都知道了京师失陷,如果身为儒臣不去救驾,会被天下文人口诛笔伐骂死,这样的事情,洪承畴承担不起。

也因此,他便领着军队赶来勤王。没想到一路上没有碰到建虏大军,只有领近京师的几座城池换了建虏的旗号,关紧了城门只是防御而已。

他更没想到,到达京师的时候,竟然发现了勤王军的存在。看样子,还在和京师的建虏对持。

洪承畴自然不用多加考虑,马上领兵过去,要合兵一处,共御强敌。

没多大功夫,两支明军便合到了一处。城头上的建虏也没任何反应,只是在城头看着而已。这让洪承畴有点好奇,不过当他看到孙承宗在城墙底下,而城头上,竟然站着崇祯皇帝时,他一切便明白了。

洪承畴马上低声命令身边的心腹大将吴自勉,让他带好军队,而后才转身驱马往城墙那边而去,脸显悲愤之意,大声哭喊道:“陛下,微臣来晚一步,罪该万死啊!”

说话间来到了孙承宗的身后站住,仰头注视着城头上披头散发地崇祯皇帝,泪如雨下。

孙承宗见洪承畴也和自己一般心怀陛下,忠于大明,并没有去讨好建虏获取荣华富贵,心中不由得很欣慰。

不过此时此刻,并不是夸奖洪承畴的时候,他马上转回头,看着城头上的崇祯皇帝,哭喊道:“陛下,高起潜传旨要罪臣交出兵权,说此乃陛下的意思。罪臣不信,如今亲来面圣,只听陛下亲口所言!”

洪承畴听了有点吃惊,原来勤王军在这里,是有这样的内情。他心中虽想着,但表面还是和之前一样,并无变化。

崇祯皇帝在城头上看到洪承畴和孙承宗一般忠于自己,忠于大明,心中多少有点安慰。此时一听孙承宗所提之事,不由得大怒道:“京师失陷,就是高起潜这个阉人诈开了宫门,罪大恶极……”

正说着,忽然身后传来动静,他转身一看,只见自己的两个贵妃和几个子女身后都站着几名建虏,揪着他们的头发,各有一把刀横在他们的脖子上。刚才的动静,就是他们惊恐下所发出的声音。

崇祯皇帝自然明白这是建虏在要挟自己不要乱说话,他抬头望去,只见箭楼的窗户上站着奴酋皇太极,正一脸阴沉地看着自己。

全家落入建虏之手,之前要挟的话再次回响在崇祯皇帝的脑中。他明白,只要自己说错一句话,建虏就绝对不会给自己好日子过。

而自己要是按照建虏的意思,亲口劝降城外的孙承宗和洪承畴的话,怕是这城外的几万大军马上就要换旗易帜了。大明江山就会真正的断送在自己手中,断送在今日。

城头下,孙承宗气得脸色通红,他没想到高起潜这个阉人竟然先投靠建虏,再为虎作伥去诈开宫门,以至于君主受辱。

不过此时他也没空去和那阉人计较,崇祯皇帝突然收声转头,他自然明白是建虏在出什么幺蛾子,很可能是威胁陛下。可自己为人臣子,却不方便说什么,只能静待陛下再说话。

城头上,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缓缓地转回头,看着底下的两人,用没有生气的语调问道:“孙承宗,洪承畴,你们两人可还认朕这个大明皇帝,听朕的旨意?”

谁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接下来会说什么,眼下如此直截了当地问,这答复的份量就重了。因为不管接下来崇祯皇帝说什么,只要说听他话,那自然就要去做了,哪怕是就地降了建虏,也是要做的。

这其中的关键,孙承宗自然明白,不过他没有犹豫,当即在马背上一躬身道:“陛下在罪臣心目中自然是大明皇帝,而罪臣乃是大明臣子,自然是要听的。”

洪承畴听见,在稍微犹豫了一下后,等到孙承宗说完之后,也跟着差不多的意思做了表态。

京师城内,一骑快马从西门疾驰向北门,显然是有要事要飞报那边的皇太极。在他的身后,隐约可见有两人跟在后面,不用说就是多尔衮所派,绕道西门进城的亲卫和信使了。

北门城头上,崇祯皇帝得到答复后,神态顿时变得肃穆,腰板不自觉也挺直了。他转身看看箭楼里的皇太极,脸上呼入出现一丝嘲讽之意,然后就又马上转回身,看着城下两人道:“孙承宗、洪承畴马上听旨……”

箭楼里,皇太极看到崇祯皇帝的表情,眉头不由得一皱,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感觉那位年轻的明国皇帝要做一些意料外的事情。如果是劝降,那就应该不会额外要求在马背上听旨吧?

就在此时,城头上响起了崇祯皇帝慷锵有力,语速略快的声音:“大明立朝两百六十余年中,天子守国门,无投降、逃跑之君;太祖驱除鞑虏,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朕虽无能守不住国门,却能死社稷,不会让大明重陷鞑虏之手。朕最后一道旨意,即令卿等拥原唐王朱聿键为大明皇帝,驱除鞑虏,还我大明江山……”

(未完待续。)( 就爱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