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明 > 529 何去何从

替明 529 何去何从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6 来源:笔趣阁

将近中午时分,太阳光洒在清水明月关上,照得明军士卒脸上的笑意更是明显。甚至连一些年纪大一点的鱼尾纹,在这阳光底下也看着少了很多。

历经艰辛,终于在今天打下了清水明月关,宣告建虏终于被打出了京畿之地,勤王也算有了一个好结果。

士卒们幻想着能拿到多少赏赐,是拿去还债呢还是先娶个媳妇再说,或者买点土地。而明军的高级将领们,则都齐聚大营内的中军大帐,并没有在清水明月关里面。

他们当然曾进去看过,但剩下建虏逃到草原之前,已经把清水明月关里面破坏得一塌糊涂,没法待。

孙承宗还在后帐,各级高级将领们都喜开颜笑的,那些文官还懂得矜持一点,至于那些武将,则早已忍不住在大声说着话。

“那些建虏就一群野蛮人而已,那懂得如何守城!要再敢留这里,管叫他们埋骨在此不可!”

“是啊,真是可惜了,要不光是首级的赏钱,那都能堆成一座银山!”

“……”

洪承畴就站在马世龙的身后,巡抚位置中排在第一位,听着身后那些武将说话,心中颇有点不屑。

如今的他,虽然担任巡抚的时间很短,可以说是目前中军大帐中的巡抚里面最短的一个,可位置排在如此之前,全凭他在这次的勤王战事中,有优秀的表现,得到孙承宗的赏识。可以预见,等凯旋之后,官途上必然能再往前走一步。

他之所以不屑,是因为原本可以很快结束的战事,硬是被其他部队给拖累了。

清水明月关虽然险峻,但在红夷大炮的轰击之下,显然不可能守那么久。可建虏没有死守城池,常常发起反冲锋,要是能顶住建虏的反冲锋压力。战事也就差不多了。

可就是眼下在吹牛的那些总兵,经常被建虏一冲就溃散。否则要是都像自己手下一样的军队,那还用等到今日。

这次京畿之地的战事,虽然估计杀了有一千多建虏。但能得到的首级却不多,都被建虏抢回了尸体。

要真是有那么多首级,不对,就算目前手头已有的五百多个首级,估计朝廷都会赖账。因为朝廷根本就没钱。

洪承畴的思绪想着想着,就又回到自己身上。

朝廷之前已经传下明文,说三边总督杨鹤被赐死,目前这位置正悬着。估摸着要是有孙大人向皇上举荐,估摸着这三边总督之位,自己倒是有五成把握。

想到这,洪承畴又想起了孙承宗的事。这次的勤王战事,朝廷虽然不满拖延至今,屡次催促。可终归是打赢了清水明月关之战,算是以圆满结束。以孙大人的资历和人脉。估计以后当个首辅都不是太大问题。

而孙大人对自己又很赞赏有加,只要保持这良好印象,那么自己将来的前途必然也能更加光明。

洪承畴一边想着,一边脸上露出了笑容。正在这时,后帐传来动静,亲卫护着大红官袍的孙承宗转了出来。

中军大帐中的文官武将,一见孙承宗出来,马上噤声,但脸上都有一丝喜气,想着要写捷报。不知道如何分摊功劳。

孙承宗虽已六十七岁高龄,发须全白,可此时的精神却也不错,浑然没有了前些天的隐忧。

他摆手先让文官武将免礼。而后声音宏亮地说道:“此次战事,多亏各位能齐心协力,共赴国难,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挽社稷之危难。老夫对你们的诸多功劳,皆看在眼里。也会如实向皇上奏报,为你们求得应有的赏赐。”

文官武将们一听,哪怕是城府极深的洪承畴,都开心地准备谢过孙承宗。但就在这时,却有不和谐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一名亲卫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闯进了中军帐,就在门口那边单膝跪地,大声禀告道:“京师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已到营门口。”

中军大帐内的人一听,都有点不以为然。特别是性子暴躁一点的武将中,就有人在嘀咕了:“肯定是又来催尽快结束战事的圣旨,这都十三道圣旨了吧?”

洪承畴在心中微微冷笑,不怀好意地猜测道:“要是战事再拖下去,京师里的那些人会不会把头发都愁白了?”

孙承宗倒是眉头一皱,他深知朝廷的难处。原本朝廷的库房中都能饿死老鼠,但京畿之地的战事一直不能结束,将近十万勤王军的粮草后勤,确实是为难皇上,为难朝堂诸公了。不过幸好,今天战事结束,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

他如此想着,便中断了准备论功的话题,转而吩咐道:“先摆香案,接圣旨吧!”

中军帐里的文官武将一听,颇有点不高兴,有的藏在心里,有的露在脸上,却也没有办法。

可孙承宗的护卫还没来及准备,就听见帐外传来喧哗之色,而后有人便闯了进来。

孙承宗抬头一看,当即吃了一惊,失声叫道:“高公公,你怎么亲自过来了?”

来人是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三大太监之一,高起潜。

只见他脸上的汗水滴答往下流,喘着气,阴着脸,尖着嗓子嚷道:“大事不好了,快快接旨吧!”

难道是要断粮了?没关系,这里的战事刚好结束了。孙承宗一边猜测着,一边赶紧接旨。

其他人的想法也和孙承宗类似,为此,有的人不无恶意地想着,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该不会是京师的那些人筹不到粮,都辞官不做了吧?

然而,当高起潜一念圣旨,这些文官武将,不管城府有多深,经历有多丰富,全都一下变得目瞪口呆,久久回不过神来。

山海关竟然失陷,被建虏给占了?

他们的脑海中,第一个念头是不相信。但这是圣旨,又是高公公亲自传旨,断然不会有错。到这时,他们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这道圣旨是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来。

武将们可能还只担心以后如何面对占据了山海关,连通辽东的建虏,而文官们则还有另外的担心,朝堂巨变即将发生,大明今后该何去何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