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明 > 437 扯皮

替明 437 扯皮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6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飘逸p、rabt2011的捧场,谢谢中华田园猫的评价票!

崇祯皇帝阴沉着脸,看着底下站着的几个阁臣,心中很不满意。∴

原本的时候,为了体现作为皇帝对臣子的关心,在一般情况下,崇祯皇帝都会让人搬来圆凳,让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坐着议事。

可是,这些老臣平时信誓旦旦,一眨眼就一堆烂事呈到御前,就没让自己省心过。拿着三边总督杨鹤的奏章,崇祯皇帝心中就忍不住有火气。

那几个阁臣也是老神在在,崇祯皇帝不说,他们就保持着明面上的恭敬站着。光从外表上,那是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终于,崇祯皇帝忍不住了,扬了扬手中的奏章,强行压抑着怒气道:“杨卿在奏章中所言,秦地今年又是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灾民遍地,民变如星星之火,已经燎原。韩卿,你是内阁首辅,不知有何对策?”

内阁首辅韩爌见崇祯皇帝问到他,当即微微一躬身,说出早就想好的对策道:“陛下,臣以为秦地之事并不足虑,其一,可令三边总督严惩乱民,并地方官员中镇压不力者严罚,屡有功勋者重赏,如此一来,民变的影响范围当能控制到最小!”

这是应有的意思,崇祯皇帝点点头,不过他也听出来,韩爌还不止这么一条对策,便只是凝神听着,静待下文。

但韩爌说到这里,却是停了停,抬头看了下崇祯皇帝后,才又低头奏对道:“其二,还需拨钱粮赈灾。如此双管齐下。当保秦地无事!”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心情稍微好了些,对韩爌的语气也和缓了些道:“韩卿所言甚是,不过具体的条陈可有?”

韩爌转向另外一边的辅臣钱龙锡,对视一眼后向崇祯皇帝一礼道:“陛下,臣等内阁已商议出了眉目。请陛下过目!”

说完之后,他从袖子中拿出一本折子,自有边上的轮值太监拿了呈到御前。

崇祯皇帝急忙拿过折子,一下展开便认真看了起来,一开始的时候还点点头,但到了后来,那脸就有点不好看了。

看完之后,他把折子丢御桌上,抬头看着内阁首辅道:“民变以陕北最为突出。其中延绥巡抚干系甚大。你言陕西督粮道参政洪承畴镇压民变功劳甚大,如若由其接任延绥巡抚,在其位谋其政,效果将更好,这点朕也认可……”

陕北的局势最为糜烂,究其原因,还是延绥巡抚手中的机动兵力,也就是孙显祖领军的人马被叫天军所歼灭。以致没有足够能力来镇压民变。

原本陕北就是陕西省受灾最重的地方,民变就很多。当各路明军精锐奉令开往陕北。由洪承畴统一指挥进剿叫天军时,各路流贼都逃走了。但各路明军又那会带够足够的补给,自然就骚扰地方,正所谓兵过如梳,又导致一些原本还能活下去的百姓也活不下去了。

等各路明军一回去之后,陕北的民变顿时反弹。并且比之前更为厉害。而延绥巡抚手中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导致局势一天比一天糜烂。

三边总督杨鹤原本就有责任,可他为了推托,自然在奏章中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延绥巡抚头上。朝廷中的这些大佬对此也很烦,最终就议出了用洪承畴替换张梦鲸的法子。这比历史上要提前了半年。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能办好差的才是好臣子,既然洪承畴的能力不错,他自然不会有意见让他当延绥巡抚的。

只听他继续说着,忽然话锋一转道:“但卿所言第二条,可找户部先拨一部分银两应急。朕……朕的内库实已无余银。”

原来在韩爌的折子中,提议让崇祯皇帝拨出内库中的银两赈灾,因此,他才有此回答。

“陛下,臣等早已找户部尚书毕自严核实过,户部也是无银!”韩爌低头奏对道。

崇祯皇帝眉头一皱,有点疑惑地问道:“不是刚有一批税银到了么,怎么会无银?”

“陛下,此乃辽饷,是需尽快拨往辽东的。”钱龙锡听了便回答了一句,顿了顿,又稍微提醒道,“秦地民变比之辽东建虏,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不由得犯难,他不否认钱龙锡的话,既然是要拨去辽东的,自己是答应过袁爱卿,断然不会拖其后腿。可这个钱不挪用的话,赈灾的钱从哪里来?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好和这两个臣子商议,看能不能从哪里拨出一点银子来?

但韩爌他们早已盯上内库的银子,希望崇祯皇帝能出这个银钱。和他们两个臣子讨论,又那会有结果呢!

不过有一点,他们谁都没想过,要免去秦地的赋税,免去其辽饷。

这事一直扯皮到一个太监来奏报,说礼部左侍郎徐光启请求觐见后,双方才精疲力竭地暂停了下来。

“韩卿,秦地一事,你先按第一条对策拟个条陈给朕。至于钱粮之事,你先回去想想是否还有其他法子可想。”崇祯皇帝感觉很是疲惫,说完之后,摆摆手让他们都下去了。

不一会,徐光启到了文华殿进行奏对,崇祯皇帝有点疲惫地问道:“徐卿,历书的进展如何了?”

“陛下,历史编撰一切正常。臣此次觐见,是另有他事。”徐光启恭敬地回答后,带着一丝期望问道,“陛下,不知臣上次奏请推广土豆、番薯的折子为何被留中了,此乃民生大事,拖延不得啊!”

他这么说,也是急了的。据他了解,如今不但秦地灾情严重,甚至连山西、河南等省也有苗头。如果朝廷不尽快稳定局势,很可能会引发大动乱。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摇摇头说道:“徐卿,不是朕留中不发,而是被内阁驳了,说那土豆、番薯都有致人死亡之事发生,朝廷要是强行推广此等作物,恐会引起民变,还需谨慎对待……”

“陛下!”徐光启大喊一声,打断了崇祯皇帝的说话,“老臣在家已多有食用过,并无不妥,且老臣早已注明何种有毒……”

崇祯皇帝用手揉了揉自己的脑门,感觉精神很是疲乏。刚才的扯皮事情,已经耗掉了他太多精力。未完待续。一下“替明”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