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枭臣 > 第24章 禁绝

枭臣 第24章 禁绝

作者:更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55 来源:笔趣阁

马兰头拨马回走,官兵就像潮水似的杀来,在北面有无数火把在移动,想来是陈韩三的队伍,勒着马首,吆喝着带人往东淮阳方向突围。

马兰头五天前想带两千精锐跳出包围圈去,到涡阳、周店一带拉一批人马起来,支援淮阳这边日益艰难的形势。

没想到陈芝虎的兵马藏在老槐沟里打埋伏,遭遇上就躲不掉,发生一场混战。

从洪泽浦举事起就跟着南征北战的两千老卒,仅一夜工夫就给打溃。好些人战死,更多的人当时是给打散;陈芝虎麾下有骑兵,在亮惨惨的雪夜里,纵马追杀。

幸亏副将贺宗亮带着几十人死死护住,马兰头才有机会在混战中往北杀出包围圈,没有给全军覆没。在老槐沟北面的丘陵地带,跟追兵纠缠了一天,到夜里再折向南行,沿路看到都是给砍掉头颅的伏尸,马兰头压着心头的悲愤,拨马东走。

走进一道川沟子里,又遇到伏兵——到这时,马兰头才发现淮阳西边的官兵数量,远远超过他之前的估计。

马兰龙起初想借地形跟夜色掩饰,从包围圈里穿插过,待看到西边的官兵数量是如此之多,只能强行从还没有完全闭合的包围圈空隙里突出去。

左右村寨坞堡,几乎都给陈芝虎清扫干净,马兰头一行人躲躲藏藏,随身携带的口粮吃光之后,只能靠从雪地里挖草根充饥——离淮阳虽然只有一百多里地,但要从官兵的包围圈里穿过去,是何等的艰难。

陈芝虎在河淮之间实行禁绝之策,特别是泗州以北、鄢陵以南、汴水以西、涡水以东所包围的数百里方圆地域之内,他要求麾下兵卒将所看到的任何一个高过马梢的男人都当成叛匪当场格杀掉。

陈芝虎凶残暴虐,令流民军恨之入骨,却不得不承认,他的禁绝之策,给包围圈里的红袄军带来极大的困难跟危机。

陈芝虎所部精锐仅有万余人,加上地方上归他辖制的民勇,总兵力约两万余。

以淮阳红袄军为核心的河淮流民军总兵力一度有二十余万;即便是打到现在,给压缩到淮阳内线,兵力也有十万之多。

将淮阳周边的官兵都算上,总兵力差不多有七八万人。

唯有将这些兵马都调归陈芝虎指挥,他才能将淮阳城围个水泄不通——只是淮阳周边的官兵都各怀心思,陈芝虎能调用的不过是一万精锐、一万杂兵,想要彻底的围困淮阳,就极为困难。

陈芝虎便是通过禁绝暴政,在河淮之间,形成纵深二三百里、差不多有十二个县范围的无人区。由地方兵勇严守外围城池、寨城,他率本部精锐在内线城寨驻防,仅用两万兵马,就实际就将十数万的流民军围困在淮阳内线。

更因为禁绝之策,汴涡之间的乡野之民,没来得及往外逃的,只能躲入淮阳城避免屠杀,使得淮阳城里的人口加上流民军及家属,短时间激增到近四十万人……

谁也不会怀疑,陈芝虎会将这四十万人不分男女老少的都当成叛军给杀了。

守住淮阳城当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陈芝虎也不为攻打,仅仅是在外围围困,城里四十万个肚皮要如何才能填饱?

淮阳城原先较为充足的粮储,很快就见了底。普通人每天除了一碗能照得见人面的掺着野菜、杂草的稀粥吊命外,再无其他所得。即使是刘妙贞手里的两万精锐,每天也仅有四两米面充饥——淮阳城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饿死,城外的死人沟都快给尸体填满,都冻得严严实实的——城里甚至有人开始易子而食了。

有鄢陵之屠的先例,还是有人率部走出去投降。

刘妙贞、马兰头也不阻拦;陈芝虎只说没有官府也养贼人的多余米粮,先后将两批人马无情屠杀,就无人再敢出去投降。

想到这里,马兰头几乎陷入绝望,陈芝虎就是一头饿极了逮人就噬的疯虎。也许等流民军所有将领将自己的头颅都献上去,他才会给困守淮阳城的数十万人一条生路。

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生路,即便将淮阳城门打开,又有几人能有力气爬到几十里外去?

马兰头与副将贺宗亮带着几十个兵卒,一直到第三天才接近到淮阳城外围,在城中兵马的接援下,才进了城。此番突围的两千老卒,差不多就他们这几十人存活下来,马兰头心痛得要命。

刘妙贞站在淮阳城头,眺望覆着皑皑白雪的原野。

她那张精致的面具给林缚一刀剖断之后,她就换了一张青铜面具戴在脸上。

刘妙贞的身材比普通女子要高,跟寻常男子差不多,就稍矮一线。以往她习惯穿几层甲来遮掩身材,如今只穿一身红甲。青铜面具铜铃大眼,断鼻獠牙,有血舌吐出,与她身上的红甲所衬,十分的威武。

马兰头登上城头,走到刘妙贞的身边,压着嗓子说道:“大小姐,再不突围,就没法突围了。西面的封锁要比半个月前密了一倍不止,看来是长淮军又从庐州往北来了,你要为皇觉义军保留住火种啊……”

刘妙贞已经知道陶春率长淮军主力从庐州北上的消息。

由于陈芝虎的禁绝封锁,淮阳的斥候很难潜到淮西去,她知道这些消息,是孙壮暗中派人送来的塘抄,至少不会完全给封住耳目。

当然,孙壮那里的消息也是真真假假,倒不是说刘妙贞不信任孙壮,而是淮东对孙壮戒备极深,孙壮所能接触到的塘抄,很可能就是掺着假消息,总之他们是没有能力去核查真假的。

“率两万人突出去容易,但是他们的家小怎么办?”刘妙贞问道,“难道我去告诉兄弟们,我们将家小丢在淮阳城里,总有一天,我会带你们回来一报血海深仇?”

淮泗战事之后,刘妙贞率部渡汴西进,主要在淮阳以西一带活动,对部众进行整编,编有精兵两万余人。这两年来,刘妙贞所率的两万精兵始终都是河淮流民军的核心战力。

她率两万精兵从陈芝虎的包围圈里突出去,不是什么难事,但就是不管淮阳城里其他人的死活,本部两万精兵背后的三五万家小,却不是刘妙贞说想放弃就能放弃的。

流民军没有根基,没有据点,携家小转战天下,本就是他们最大的弱处,便刘妙贞也无法克服这点。

“我留下来,”马兰头毅然说道,“唯有大小姐率部突出去,这边才有活路。即使不成,我跟一家老小都死在淮阳城里,也是给大家一个交待!”

马兰头说得悲壮慷慨,刘妙贞心里感动——她蹙眉而思,没有马上答应马兰头,青铜面具在夕阳光辉下却闪着寒冷的微芒。

这会儿有一名穿红甲的女卫登城走上来,见马兰头在场,行礼问候:“马帅!”又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跟刘妙贞回禀道,“东面的汴水河冻上了,冰层足以一尺多厚!”

“往东打?”马兰头骇然问道。

河淮地区的流民军这两年来要说还能喘一口气的话,主要是因为淮东军守在泗阳没有向北扩张、没有给他们军事压力的缘故,淮东甚至故意对孙壮与这边的联络视而不见。

只是淮东对孙壮的戒备也深,不管别处打得多热闹,凤离步营的十营精锐始终布防在泗阳、山阳一线。

在陈芝虎率部南下之后,林缚曾率精锐骑兵渡淮,巡视宿豫、睢宁等地。意思也是十分的明显,就警告孙壮不得与这边暗中勾结,更是警告这边不要轻举妄动渡汴水。

如今要应付陈芝虎这支虎狼之师就十分困难,大小姐竟然还要东进去惹淮东军,叫马兰头如何不惊?

对马兰头来说,淮泗战事就在昨日,林缚率部连破两寨一城,如江河而下——所谓的流民军精锐,在淮东军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

此时淮阳城里虽有两三万精锐能用,但是缺衣少粮多日,想从陈芝虎眼皮底下突出去就不容易,难道还要去啃淮东军这根硬骨头?

即使能让孙壮重举义旗,淮东掐断对睢宁、宿豫的粮草供应,他们还是夹在淮东与陈韩三徐州军的夹击之中。只是徒劳的将孙壮再拖下水,对改善流民军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好处。

淮东对睢宁、宿豫的粮草是半个月集中供给一次。一旦给淮东掐断供应,孙壮所部一万两千余众,几乎也会立即陷入粮荒之中。

“我知道东进的回旋空间更小,但如今官兵防备着我们往西突围,无论是陈芝虎部还是陶春所部的长淮军,兵力都集中在西线。再拖下去,满城的人都要饿死,”刘妙贞说道,“再说往西一直到南阳,这千里路途,地方残破,补给很困难,没有充足的补给,往西突围想要摆脱陈芝虎、陶春二人的追击就是个大问题……”

东进哪怕是缓一口气也好,马兰头心里悲叹。

宁王府灯烛通明,照得庭中积雪生辉,府里的奴婢都满面惧色,想来是怕今夜不小心做错什么事会受到惩罚。岳冷秋匆忙而来,转过花厅,走进里间的明堂,给坐在堂上的宁王见礼。张晏、张希同、刘直以及江宁吏部尚书及左侍郎都给请来。

“岳督都知道那几本折子的事情了?”宁王元鉴武请岳冷秋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微臣略知一二。”岳冷秋说道。

“你说淮东到底想要什么?”元鉴武问道。

为加强江宁对东南地区的集权统治,宁王元鉴武以东南理政大臣的身份,节制江宁六部。宁王府卫营也扩编十营编制,除了一个名号之外,元鉴武差不多已经有储君监国的权柄。

随之而来的,是江宁六部的权柄也急剧扩张,以江宁吏部最为明显。河南以南,包括两湖、川东、江西、江东等郡的府县一级正印官的调动跟任命,江宁吏部会同地方郡司都有权决之,无法再通过燕京核议。

除了张晏、张希同、刘直外,看到江宁吏部尚书及左侍郎在此,岳冷秋心想宁王应该晓得林缚想要什么,他还是毕恭毕敬的回答道:“林缚想要海陵知府的位子……”

“他也太嚣张跋扈了,五品正印官是他能开口要的?”宁王恨气的说道,“我就不信他有胆子在背后怂恿粮商闹事!”

这年头伸手讨官的人多了,也没有什么跋扈不跋扈的说法。陈西言、陈信伯、张协等人争相位,难道又有多遮掩、多不好意思开口?

只是林缚身为淮东两府十一县的军事官,再将海陵府的政务官抓到手里,这样的权柄就过于惊人了。这时候林缚讨个郡伯或乡侯的封爵,或者升散阶,都不算过分,但直接伸手要海陵知府的官位,难免让人联想他有自立、割据的心思——林缚嚣张就嚣张在这里,就算有野心也应该要百般掩饰才是。

“也许他知道待朝廷解决辽地边患后,他就再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了,”张希同站在边上猜测道,“所以他这回才狮子大开口要个狠的?”

“我看多半是如此,”刘直说道,“不然他何必三番数次上折子危言耸听的议论辽西战事?”

元鉴武脸色阴晴不定,张晏也摸着颔下的假须,有些捉摸不透淮东的用意。

“殿下,眼下不是争这个意气的时候,这个位子便算给他又能如何?”岳冷秋看了看宁王的脸色,慢条丝理说道,“再说了,林缚治理淮东劳苦功高,再给他一个海陵知府的位子,倒是应该……这话倒不是微臣说的,而是微臣手下人在藩楼亲耳听到永昌侯在这么议论,我听后觉得有几分道理,特地转告殿下知道。”

“万寿宫那边的人在帮淮东说话?”元鉴武讶异的问道。

“哦!”张晏也微微诧然。

他倒不晓得已经不仅仅是东阳一系暗中唆使几名官员递折子的问题了,似乎更能说明林缚为何如此胆大妄为直接伸手要海陵知府的位子。要是淮东与梁家共进退的话,真就成尾大不掉了。

政治从来都没有什么道德可言,梁家当初与这边联合逼死汤浩信,但朝廷解决辽地边患之后,梁家要保住现有的地盘,不给夺权,与淮东、与秦家共进退,倒是最有可能的选择。在张晏看来,淮东不可能因为汤浩信的死,就记恨梁家一辈子,关键还是要看利益大小。

“如今看来,似乎该让孟义山率部进维扬休整……”岳冷秋说道,“毕竟浙北三府缺粮缺得厉害,孟义山率部到维扬就军食,也能缓解浙北的粮食压力。”

元鉴武看了看张晏、张希同,见他们微微点头,便点头答应下来,说道:“便如你们所言,你们去操办吧!”心烦意乱得很。他原以为掌握东南权柄,就不需要再像以前当晋王时小心翼翼,没想到东南的权臣重将,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