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枭臣 > 第41章 请君先渡淮

枭臣 第41章 请君先渡淮

作者:更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55 来源:笔趣阁

宋佳为永泰伯宋浮之女,晋安侯奢文庄次子奢飞虎的正妻,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当然不能无故失踪。

如今奢、宋在东闽再举叛旗,兵势席卷两浙,要是传言出去说连一女眷都给人抢去,岂不成了笑柄?将有可能会打击到奢、宋两家子弟的士气。

晋安那边早就宣称宋佳在离开江宁归乡探母之际,因哀伤过度,生病而逝,甚至又从宋家旁支适龄女子里选了一人给奢飞虎续为妻室,将这桩事给掩了过去。

宋佳虽为女眷,但江宁认识她的人不少,张玉伯就见过她。

在绿柳园乍看到宋佳,张玉伯还真是吃了一惊,但看到林缚与宋佳脸上都无异色,宋佳还颇为恭顺的站起来让座,递水端茶,又站在林缚身侧伺候,便想林缚这个新纳的宠姬与宋佳面貌绝像罢了。

当然了,林缚绝口不认,谁也奈何他不了。

张玉伯心里见疑,但心思不在这上面,刘庭州都要慷慨赴死去,他也渐渐失去耐心,说道:“园子外跪着那么多人,都是请你出兵。我知道这背后有人在捣鬼,但是已经有人晒晕过去,你当真希望晒死几个人?”

“他们也是拿我当软杮子欺,”林缚不动声色的说道,眼睛落在他与宋佳未下完的残局上,拨拉着棋子,有意与张玉伯再下一盘,“出不出兵,不能意气用事,我自有思量。刘庭州且不去说他,但园子外这些人拿这种手段逼我出兵,实则用心险恶……”

张玉伯哪有心情下棋?林缚将棋子拨开,清出棋盘来,他也不往棋盒里伸手拿棋子,说道:“也不能真让刘庭州、邓渭渡淮送死去啊!”

“我又能有什么办法,”林缚摊手苦笑,说道,“我这个靖寇制置使,只是临时的差遣,刘庭州铁了心要募民勇组渡淮军去援徐州,我也扯不住他的后脚……他倒是慷慨,将二十万两库银都搬了出来,大概接下来,他就要借口府库缺银,削弱对江东左军的补给了。”

张玉伯不知细情,援不援徐州,不要说江宁了,淮安这边一直也有很大的争议。他本人也在援不援徐州之间徘徊不定,援有援的凶险,不援有不援的害处。

张玉伯不干涉林缚的军事部署,但是他绝不希望林缚坐看刘庭州渡淮送死去。

“刘庭州慷慨募义士渡淮,与你当年率孤军进燕南何其似也,”张玉伯说道,“你今日若对刘庭州袖手旁观,与当年弃济南于不顾的岳冷秋何所异也?”

“那请玉伯教我,我该怎么做?”林缚问道。

“刘庭州初时也是以守淮为主,不赞同孤注一掷,一是淮安防御形势令人担忧,二是他对江东左军还不足够了解。不过你来淮安后,不仅在沭口筑成坚固城寨,山阳、淮安、亭湖等城池也得到修缮加强;编乡兵为淮安府军,调拨军资器械,汰弱留强、选将整训,府署也能调动之。时也势也,守淮形势大为改观,也不怪刘庭州转变态度,”张玉伯说道,“既然你认为还不具备去援徐州的条件,但也要做出渡淮北上的势态来,阻止刘庭州渡淮去送死……”

“好好亲卫营在这里还有十营新卒备训也将足月,明日便调到北岸去……”林缚说道,“看着刘庭州去送死,对我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处。”

林缚也不跟张玉伯明说刘庭州的态度改变,实际上是对他的戒心与岳冷秋的三本密折发挥了作用。

这边越是按兵不动,刘庭州的戒心越深,使得双方的裂痕也越发的巨大。

“那我再去劝刘庭州去……”张玉伯见林缚语气松开,便起身告辞,去城里见刘庭州去。

看着张玉伯远去的背景,宋佳微微一叹,说道:“难道顾公一直都不肯用他,他太直了。你这边即使答应出兵,张玉伯过去一劝,刘庭州更会坚信你派新卒渡淮也是打按兵不动、见死不救的主意。”

“直有直的好处,换了别人还演不好这出戏。”林缚说道。

“你还是想促使刘庭州率那些乌合之众渡淮?”宋佳问道。

“陈韩三用兵不弱,哪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林缚说道,“刘庭州要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我为什么要扯他的后腿?”当下让人拿来笔墨,提笔拟了一道令函,让人给赵虎送去,要他即时发兵赴淮水北岸渡口,做好明日渡淮的准备。

募流民健勇,亲卫营在淮安由两百武卫骤然间扩编到十营六千武卒。

这六千卒,从六月二十八日午时起,冒着炙人的烈阳从清江浦北滩拔营,往淮河山阳湾东口的渡口开拔,准备明日渡淮,到江东左军在北岸所筑的沭口营寨去。

刘庭州从张玉伯嘴里得到消息,便与陶春、张玉伯、梁文伯以及京中特使邓渭出城来看,见蜿蜒数里的队伍里没有林缚的身影,问领军的旅帅、已升任振威副尉的赵虎:“赵校尉,制置使大人呢?”

“大人在城南,有事情耽搁下来,要缓两天再去北岸。”赵虎答道。

刘庭州当即脸色便阴沉下来,挥手让赵虎离开,继续领军北上去渡口。

刘庭州当着张玉伯的脸,毫不留情面的说道:“真拿我当小儿敷衍。制置使既然以守淮为要,老夫这具老残之躯死不足惜,能不能援得徐州,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淮安就指望张大人了。”当即将张玉伯丢在那里,乘马车与邓渭、梁文展、陶春等人回城去。

林缚这个靖寇制置使是临时差遣,对地方的干涉权力很有限,刘庭州率军北上,淮安府自然是就以通判张玉伯为首来主持。

张玉伯也没有想到刘庭州的决心会如此之大,看到林缚有拖延之意,竟然也不再去争辩什么,毅然决然就要整军渡淮。

看着刘庭州绝然远去的身影,张玉伯心间苦涩,派人去知会林缚这个结果,他随后跟着进城去。既然刘庭州下定决心要渡淮援徐州,他也只能配合着多做些事情。

林缚在绿柳园听到张玉伯派人捎来的口信,也没有什么口信好捎给张玉伯的,遣退来人,悠然望向烈日炙烤下的垂杨柳,长长的柳条垂在清澈的湖面上,袅袅如烟,心里不知道这一战,还要填多少人命进去才算暂告一个段落。

宋佳手里拿着团扇,在烈阳下遮着光洁的额头,问道:“你何时去北岸?”

“明天吧,”林缚说道,“我要先去山阳瞅一眼,才能决定何时出兵合适。我走后,你们先住进城里……”

“……”宋佳无声的点点头,倒有些离情别愁藏在复杂的情思之间。

林缚连夜赶去山阳县,只有周普率数百轻甲骑相随。

从山阳县到淮安城东的淮水段称山阳湾,是个往北弯出的大河曲,浪急流湍,滩险石乱,行船易履,此时又值讯际,更不利渡淮,唯有山阳湾的东西两端是渡淮的好地点。

山阳湾的西口,也是山阳县城北侧,正对着泗水的入淮口,为守淮要点。早年就立有城寨,水南为阴、北为阳,泗口寨遂又名泗阳寨。流民军攻下泗阳之后,也怕官兵过来争夺,四五百步周长的小城寨,倒有六七千兵马守在那里,北岸的渡口也是流民军控制之中。

刘庭州早就让山阳知县在南岸渡口已经征结了二三百艘民船,林缚赶到山阳县的南岸渡口,已经是破晓时分,渡口及停泊的民船在微弱的晨羲里露出模糊的影子。

林缚站在渡口河堤上,眺望左右。

林缚率江东左军北上守淮,靖海第三水营就常驻山阳湾沿岸的几处水寨里,使南岸免遭敌船袭击。这么多民船聚集在山阳渡,倒也不担心对岸的流民军有能力渡河来袭。就算没有北岸的防卫,但要渡万余新卒过河去,谈何容易?

“的、的、的”马蹄声响,一队骑兵从东面而来,互报旗号,才知道刘庭州他们也在骑兵的护送下连夜赶来山阳准备渡淮事。

刘庭州派人过来推说身体不适,不愿意过来拜见林缚,带着骑队直接往山阳县城而去。

张玉伯过来见林缚,见林缚卓然立在河堤之上,爬上来,看着在微弱晨光下黑暗大河,叹息说道:“到底是谁也拧不过刘庭州,渡淮援军先开拔来这里,刘庭州打算从这里渡淮,先抢攻对岸的泗阳寨!”

“有几分胜算?”林缚问道。

“怕是渡河都成问题……”张玉伯说道。

“他倒是不怕身败而死,也好逼我出兵援徐州,”林缚微微一叹,看着黑黢黢的淮河水,看着对岸隐隐约约的岸影,说道,“玉伯,你去跟刘庭州说,我虽然不赞同他渡淮北上,但是他坚持如此,我会在沭口牵制陈韩三主力,还派水营护送他们渡淮……”

“如此甚好,只要能渡过河去,万余兵马,指不定能发挥些作用来……”张玉伯说道。

林缚没有吭声,乱世人命贱如草末,真要袖手不管,刘庭州死了能成全节义,这万余新募之卒,能有几人逃得回来?指着对岸隐隐约约的岸影,跟张玉伯说道:“渡淮援徐,最佳的路线就是沿泗水河逆流而上,不然就只能渡淮后继续西进,沿汴水北上,进入徐州境内了……”

从东往西,共有三条主要支流在淮安府境内汇入淮河,一为沭水河,二为沂水河,三为泗水河。

情况最为特殊的是流经临沂的沂水河。

朝廷早年在沂水与泗水之间挖了一条新河,又在沂水的旧河道筑分水坝,以便迫使沂水走新河汇入泗水,加强泗水的水势,要提高泗水河道的航运能力,沂水入泗的口子就在徐州城东南角上。

沂水的旧河道近几十年来已经给筑在河道中的分水坝刻意淤浅,只能在讯季作为行洪干渠。即使流民军不封锁河,靖海第三水营的船队,也无法从沂水旧河道通过,直接去临沂。

大军沿泗水逆流而上,往北偏西,是解徐州之围的最佳路线,但是从泗口北上,泗阳、宿豫、睢宁等几个险要城寨都在流民军的掌握之中,赶到徐州,就是流民军主力的围城大营。

流民军虽然没有强大的船队,但是在宿豫、睢宁近城处,都用埋暗桩、结船阵、沉船、拉铁链等方式封锁河道,又在锁河处的两岸各筑一座坚固营寨守之。

张玉伯实在不看好刘庭州率万余新募之卒渡淮能发挥什么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