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枭臣 > 第74章 津海登陆

枭臣 第74章 津海登陆

作者:更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2 来源:笔趣阁

四月二十六日,津海天气陡然热了起来,叫人记得这已是入夏时节。

从登州紧急给召来津海的范文澜,虽有儒臣之称,可此时的他样子没有半点儒雅,一路快马,摔得鼻青脸肿,大腿内侧也给磨得血肉淋漓,卵皮也都给磨破了,动一动就直叫痛,只能让几名扈卫轮流搀着,登上草木苍翠的王登台山。

叶济多镝的眼窝子深陷下去,脸颊削瘦,上唇留有短髭,下颔的胡茬子没时间打理,乱糟糟的蓬生出来,十分的憔悴,有着精疲力竭的感觉。

范文澜三天三夜都在马背上颠簸而过,到叶济多镝跟前,几乎没有能站住脚,坐倒在草地上,伏在叶济多镝的膝前,哭诉道:“三王爷,津海不能守啊!守不住啊!”

叶济多镝冷眼看向几乎瘫倒在地上的范文澜,抬起他的瘸脚踢去:“没出息的怂货!”终究是没有用大力,他相信范文澜、那赫雄祁的判断,但是燕京诸王公大臣做出固守燕京的决定,他若是不率兵来援,他若是不在津海多撑十天半个月,大燕真就要亡国亡族了!

叶济多镝能明白范文澜的苦心,但不能不厉言喝斥他,不然军心动摇,这场仗就更没法打了。

叶济多镝挥手,使左右扈卫退下,才伸手将范文澜从草地上搀起来,压着声音说道:“这仗不打也得打啊!你我葬身此处,或许能叫燕京城里的那些榆木脑子想明白一些事情……”

范文澜抬头看向叶济多镝,见他脸上有决绝之神情,孤凄的喟叹一声:登州水师的覆灭没能叫燕京城里的王公大臣清醒过来,皇上生死不知,弃都之议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余地,更不要说实行了。

叶济多镝率兵马援津海,能胜固然是好,若败也能叫燕京城里的王公大臣们都清醒过来——说到底,叶济多镝心里也是不甘心、想放手一搏啊。

范文澜挣扎着站起来,支撑着疲惫的身子,抬眼往东眺望。叶济多镝将手里的单筒铜望镜递给范文澜,他没有见过淮东伏火弩齐射的情状,虽得叶济白石从汉阳紧急传回的画稿以及那赫雄祁多达百封的战情传函,叶济多镝对淮东伏火弩齐射之局面,还是缺乏直观的印象,所以他才紧急着范文澜从登州召来。

叶济多镝手里的单筒望镜,是在高丽战场缴获得海东行营军的两枚望镜之一,将作司虽说仿制,却一直没有仿制出合意的东西来,叶济多镝只能将原件讨回,以便更清楚的观察战场——战争的形态已经悄然转变。

……二十一日,以两艘护卫舰为主力的淮东水师前哨舰队就出现在津海外围海域,强攻下津卫岛,此时在津卫岛外围海域,已经聚集淮东近百艘战船——近百艘战船多是淮东水师传统的快速帆船,仅有数艘护卫舰,那几艘在登州外海出现的、一艘装备上百架伏火弩的超级战舰,没有出现在视野之内。

或许驻泊在离海岸更远的地方,或许还在渤海口,没有杀进来……

津海乃燕京藩屏,驻有一部水军,然而津海守将乌图额缯未听从那赫雄祁从登州、叶济多镝从济南紧急传来的“避战内河”的警告,而在淮东水师前哨船队进逼津海时,见打哨前的淮东军船少兵寡,贸然出战,决战于津卫岛海域。

编有三千卒、五十余艘战船的津海水师在出战的当天,就给当时仅有四艘护卫炮舰随行的淮东前哨船队歼灭,近两千六百余卒葬身大海,而淮东军仅损失了两艘双桅巡哨战船。

“要防伏火弩,当挖深壕,上置排木,将卒埋身壕中,以避弩击,当敌接近,从壕中蜂拥杀出,或能克之,”范文澜知道叶济多镝心意已定,再者也深感不能说服燕京诸王公大臣弃都西逃,不管这仗会多艰难,会多凄惨,都要硬着头皮去打,范文澜只能挣扎起精神来,替叶济多镝谋划战事,“涡水河及潮白河,下口都要用沉船封死,在上游要多搭浮桥,以利骑兵快速进出战场;但比起以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诸军将卒都能明晓淮东伏火弩的性状,不要万不得已,不能冲击淮东军的伏火弩阵……”

叶济多镝凄然一笑,范文澜说得轻松,淮东军前哨船队已经清除津海外围海域的障碍,水师主力随时会运送淮东军步旅精锐而来,哪里有多少时间给他从容部署?

再一个,从津海往西北行二百里平川就是燕京城,他们若不能利用骑兵在平原地区的优势,予以坚截的拦截,如何阻挡淮东军逼近燕京城下?

两百里平川,给数条大河分割成条条块块,实际也无法给骑兵提供太多迂回作战的机会。

范文澜见叶济多镝对他的话似乎也没有听进去,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更是悲观,这情绪一时哽在心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

尽管叶济多镝、范文澜,还想多做一些补救的部署,但时间已经不再属于他们。

在前哨船队摸清楚津海外围的情况之后,杨释率第一、第二特混舰队主力,于二十七日潜晨抵达津海外围海域,即展开对津海城的炮击。

津海城是在燕南战事之后,旧城给燕胡摧毁,林缚在涡口寨的基础上重建。

当时为方便从江淮走海路运粮北上,以解燕京粮荒之危,津海城是海港、河港同建,港城、仓城同建;在津海战事之后,燕胡夺得津海城,也只是在原先基础之上进行修缮、加固,没有迁址重建。

整个津海城给涡水河分为南北两片,津海城的东城墙,距离海港码头不足两里。

而当时为了将数百万石计的米粮从江淮运来,在津海驻泊转运到燕京城去,津海港在当时可以说当世最大的驻泊海港,长近七八里的海港以及数座巨石累砌的栈桥码头、防波堤延伸入海水之中,可以供三千吨级以上的超大型帆船直接停靠。

此外,在涡水河口的内侧,也有着当时规模最为庞大的转运河港,由于转运河港过于庞大,一部分在津海城区之内,称之为内港,一部分在津海城外,称之为西港。

燕胡在夺得津海城之后,便将津海视为自家的地盘,自然不会摧毁这些港口码头。虽然这些港口近年来都没有派上什么大用场,毕竟燕京不需要每年走海路运输数以百万石计的米粮,但不刻意的去摧毁,想要使其湮灭在时光之时,也非短短七八年时间能够竞功的……

登州水师覆灭的消息传到津海,已经是十八日,当时也就那赫雄祁等人能稍为深刻的认识到伏火弩的威胁,但无权直接命令津海守将毁掉港口。而燕京城的北燕王公大臣以及津海守军将领,都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在淮东水师前哨船队赶来时,做出到外海迎击的愚蠢决定,自然不会有摧毁港口及栈桥码头的决心跟果断——实际上,局势发展如此之快,就算津海守将有足够的清醒识认,也没有足够宽裕的时间。

淮东水师的前哨船队抵达津海后,不仅重创津海水师,还对津海城陆上守军形成严重的牵制,使其在随后短短五六天的时间里,就算是想破坏其中一座栈桥码头也不可能。

除了完善的河海码头设施完备之外,从津海往燕京的水陆交通体系,也是异常的完备,远远好过从其他地区登陆作战——这些都是当年为了将数以百万石计的米粮运往燕京所打下来的基础。

在崇观十年、十一年,都动用大量的人力物资,对涡水河、潮白河、卫河进行清淤整滩,是燕蓟平原上少有能直接通航千石大船的三条主航动河道,从津海往燕京,分别有新城与旧城两线驰道,体系要比别人完备得多。

这种种条件摆在眼前,即使知道燕虏在津海的防御力量要明显强过两翼的沧州、昌黎,但军部依旧坚定的选择津海作为突破口——这一点倒跟张协在燕京城里所推测的无差。

以两艘两千吨级主力战舰为首,第一、第二特混舰队分别负责从南北两翼以夹击之势逼近津海港,将港口防垒里的敌军直接轰赶回城,鼓成大腹的运兵船,几乎不受一点阻碍的,直接停靠到津海港码头的栈桥上,最先将登海镇师第一旅李白石所部送上码头。

李白石所部在涡水河口稍北侧登岸,一登岸即往南展开,在水师火炮的掩护下,强攻涡水河口的要点。

林缚、林续文早年主持筑津海城,加了加强防御能力,实际在涡水河两岸修筑了五座坚固的防垒,之后用城墙将五座防垒联结起来,形成整体的津海城。

燕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强攻下津海城,虽然当时的津海城已经半废,但燕胡也没有打算这么完善的防御体系,又在原有的基础进行加固,只是防御重心从对内陆,转向对外海。

从津海登陆的要冲,还是涡水河口。

涡水河口最初仅三百米宽,后拓宽后,也只有四百步,河口整饬,就算燕胡在河口凿沉船只封锁,也容易清理。

而涡水河的水深,足以容纳护卫舰进入,只要一寸一寸的往内侧清理河道,护卫舰的炮火,就能一寸一寸的往津海腹地延伸。

津海城的防御体系再严密,但也有着靠海过近的致命缺陷。不要说二十四斤级的重炮了,夹峙河口的南北两垒甚至都处于护卫舰舷炮的打击范围之内,其中北垒是津海城的主垒,前身亦是当初晋中军残部峙守的涡口寨,在第一特混舰队及登海镇师第一旅战弩营的炮火轰击下,并没能支撑太多的时间,城墙就大段的坍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