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画家的窗口(五)

达芬奇曾说: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乃是心灵得要道,心灵依靠它才得以最宏伟最广泛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

斯福尔扎城堡外墙上的“窗口”大小刚好能够给鸽子做窝,也许达芬奇就是通过观察这些鸽子,记录了鸟类飞行的详细笔记和素描,以及鸟类如何在飞行中保持平衡、移动、掌握方向、俯冲和上升的分析,这些文字都是用镜像字书写的。

做梦时可以想飞多高、多远都随心所欲,而且相比起复杂的地上交通规则,在天空没有任何限制,西里斯和哈利可以骑着飞天摩托、扫帚想飞多快多远都行。

领养巴克比克这样的鹰头马身有翼兽却需要会幻身术,驾驶飞天轿车也需要隐形喷雾等等限制。

波莫纳在20世纪的巴黎,曾经看到过凯旋门前的星形广场,那里根本没有划线,只要不遇到高峰期,还是能通行顺畅,并没有见到有拥堵发生——只见行人和雪铁龙“嗖嗖”得往前过,遵守着某种看不见的交通规则。

如果在一条高速公路上,你看到除了你自己以外所有车都在逆行,是不是要纠正所有人?

除了互不相让外,还有一种情况,所有车都靠右行驶,这样一条路足够双向行驶,但有一辆马车突然从自己的那一列换一个车道,因为他急得不得了,而对面并没有什么车。

他一路冲啊,一直遇到对面也来车了,马又不像机器,它们也会受惊的,在惊慌失措下它们会干出一些违背力学原理的事情,最终导致完全不可预计的结果。

西蒙提出在地下铺设轨道的目的是让所有人挨着顺序前进,不要有越轨行动发生,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地下隧道比地上更狭窄黑暗,一旦出现事故,就是灾难级别的。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无法达到这个设想,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便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西里斯骑着飞天摩托在地上行驶时被警察追捕,因为他超速了。城市交通会有速度限制,在旷野没有任何人管。如果出交通事故,也是他一个人。

因为交通事故堵车,被称为反射伤害,所有因为事故堵在路上的人都是参与者。

一个人对公共利益的享有,不能干涉其他人对公共利益的享有,就像一个人的自由,不能以牺牲别人的自由。

在不是比谁的爸爸更厉害的“法治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等伏地魔被铲除了,西里斯就没有利用价值了,邓布利多没有和过去他在学校里时那样为他辩护。如果哈利是个普通的学生,邓布利多也不会为他辩护,他充其量会和对待海格、斯卡曼德一样,在他们被开除后,安排别的出路。

不论是格林德沃还是邓布利多,都喜欢说“更大的利益”。

邓布利多需要哈利呆在学校里,他不能被魔法部开除。

西蒙因为受伤,虽然只是皮外伤,没有去参与和地下城中暂居者的“谈判”。

对付大多数黑巫师可以用利益相诱,他们不像哈利,对邓布利多忠诚无比,从来没有怀疑过老傻瓜。

但丁的诗,让一个女人不得不在自己的棺材上留下两个家族的族徽。

男人即便在死后也不放过自己尚在人世的妻子,假设只有活人能够对东西享有“所有权”。一旦人去世,所有权消灭,货物和资产就易手。女人却不在此列,一个一想到他的妻子可能在他死后与别人结婚就厌恶的男人,可以在他的遗嘱中加入这样的条款,让他的妻子对遗产仅仅享有终身利益(lifeincome),而且如果她再婚,则她对遗产的权利就消灭,这种条款在19世纪比较普遍。

寡妇生活在一个修道院里,与世隔绝,穿着白色的衣服,头发剃掉,就像但丁诗中要求贝亚特丽齐做的一样。

对于一个不能外出的寡妇来说,通行权、交通问题和她有什么关系?

她只能透过窗外,看着尘世的喧嚣,她但凡动一点再嫁的歪念头就会有人诅咒:可怜的人呐,她一定还要渴望戴着它。

哈利被逼得没活路了,好像他不牺牲是不可以的,因为他是最后一个魂器。

正常人都有求生欲,连黑巫师都没邓布利多那么极端,伏地魔也是怕死的,所以他才让纳西沙去检查哈利死了没有。邓布利多把自己的死也算进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向哈利演示了什么是“牺牲”。

随着一阵铃声由远而近,窗洞里的鸽子们都飞走了,不一会儿那只鹰落在了乔治安娜面前的一个窗洞里。

它飞了一下午,很明显有些累了,张着嘴哈气。

乔治安娜变出一个水球,让它漂浮到鹰的面前,它没有丝毫畏惧,将那个水球喝干了。

走之前,波拿巴曾经说她什么都不是,意大利人提出的要求都别答应。

“你与我一样,最终不过是一个玩物而已。”她苦笑着说。

“我不那么想。”

乔治安娜回头,发现布干维尔正沿着狭窄的砖砌阶梯拾阶而上。

“我听说那个传言了。”乔治安娜说。

“什么传言?”布干维尔问。

她一直盯着他的眼睛。

拿破仑说,要让别人了解自己,首先必须对他们的眼睛说话。

她现在该说什么才好呢?

“你今天见的那个意大利人,他跟你说了什么?”布干维尔问。

其实在齐柏林飞艇出现之前,莱特兄弟已经设计出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了,只是它不能和齐柏林飞艇一样携带大量炸弹。

而当时的英国没有防空系统,亨利·波特这才号召巫师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听说他这次来米兰是为了申请专利的。”乔治安娜微笑着说“他发明了一种船用推进器。”

“类似明轮那样的吗?”布干维尔问。

“不,是水下的。”乔治安娜说。

它已经有螺旋桨的雏形了,只是缺少动力系统。

她心道。

当她看到西蒙穿着军装的时候就该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和菲涅尔一样,拒绝自己的发明用于战争。

“另外还有一件事,达芬奇设想放弃城墙式的城市,让它更开放,这样有利于郊区的发展和市中心的交通流畅了。”她接着说“把城墙拆了,就不用再通过几个现有的城门出入了。”

“您说您以叶卡捷琳娜女王为榜样,是这个意思?”布干维尔问。

“什么?”她困惑得问。

他长叹一口气,然后笑起来“我看很多人误会你了。”

“我认识一个人,有很多人误会了他,却在真相大白后……”

“真相大白后怎么了?”布干维尔问。

“没什么。”乔治安娜看着那只鹰,夕阳下的它看起来神气极了。

“告诉我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监护人。”她平静得说“我选择了真相,而非美丽的谎言,所以上帝才给了我安上了龙的心弦。”

布干维尔想了一下。

“你知道瞭望手的位置在哪儿吗?”布干维尔说。

“当然是桅杆顶上。”

“你爬过桅杆吗?瞭望手。”

她皱眉看着布干维尔。

“你在桅杆顶上能呆多久?”布干维尔继续问。

“什么?”她困惑极了。

“有一个女孩,她住在一棵红杉树顶上两年了,就为了阻止其他人砍伐那片森林。”布干维尔笑着说。

她惊讶得无法发声。

“你觉得你和她谁更固执?”布干维尔问。

“我固执?”她不敢相信得问。

“你不觉得自己固执吗?”他反问。

“你看我哪里固执?”她不服反问。

他笑得更开心了。

“走吧,到晚餐时间了。”

她拿出了谬拉送的怀表。

“这不还早吗?”

“吃完了饭,早点休息,今晚上要守夜。”布干维尔说。

“我想去看那个住在杉树上的女孩。”乔治安娜在布干维尔的搀扶下,沿着陡峭的楼梯向下走。

下人工搭建的楼梯都那么笨拙,她觉得自己无法在树上住两年。

没想到布干维尔大笑了起来,像是听了很好笑的事,笑声在堡垒中回荡,把别处的鸽子都惊得飞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