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 > 第十三章 理想和现实

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 第十三章 理想和现实

作者:扑街预定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41:46 来源:笔趣阁

这话一出,李熙珉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他原本的的计划是,讲一个漫长的关于这首歌的故事,先给人们描绘一个美好的背景。然后再用乐队的表演,自己新进修学习的唱法,制造出完美的现场,最后再众人的惊叹中,“不经意”地提起背后豪华的制作团队。

很多观众,或者说至少他的粉丝是很吃这一套的。

为了这个,他甚至这次来录节目,下飞机的时候都手里端着个笔记本电脑,边走边“做音乐”。

结果好嘛,韩升这一出。

搞得他好像如果要说的话,就有点刻意强调了。

“喔噢噢噢!”

但现场这会众人基本上都是一副看热闹的架势,并没有谁太过在意他的情绪。

说实话,整个节目都已经捧着他录制了一整天了,给别人点镜头也是合理的。

“谢谢,谢谢。”

而韩升这边,也就点点头,拿着吉他到椅子上坐好——他这次来得实在匆忙,又比较没那么有钱,所以吉他都没买,还是用的节目组的。

有点可惜。

上次用的泰勒314ce是他比较熟悉的,这次就稍稍有点陌生。

但这种东西,外行看不出来。

内行么,听现场,也自然没有录歌的时候要求那么高。

三分钟后,现场安静下来。

节目组在喜洲选的这个地方,是比较偏僻一点的,所以这会一阵风吹来,院子里树影婆娑,枝叶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

镜头里只有五个人。

但其实周围围了十多台机器,有跟拍摄像,有拍运动的1dx,还有拍群体的5d4,拍全景的amira和从上往下拍的摇臂,就更别说好多个go pro都代表着背后有更多人在关注着他。

这是今晚最后一个重要项目了,嘉宾又集中在一小块区域,所以长枪短炮的全集合了。

坐在中心,面对着这么多人,说实话韩升比那天去《惊蛰2》试镜还要紧张些——他又不是那些人,所以对他来说,就是上次面对三个人,这次面对二十几号人的区别。

没录过大型综艺的他,自然是有点忐忑。

就是这时,他低头,稳定了下心神,手指拨弦,乐声响起的时候自然也平静了下来。

“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

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这就是民谣。

有人很骚情地说,民谣太穷了。一把吉他,一瓶酒,一根烟却断断续续想要抽到天明。

是,吴丹觉得这句话有点意思。

尤其是他今晚听到韩升现场演唱这首歌的时候,顿时感觉自己,似乎是小觑了他。因为这带着文艺和骚情的前两句歌词,确确实实有点打动人。

吴丹也听过很不少的民谣。

但是第一句这样让他有所同感的,真的太少太少了...

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就像是某搞民谣的胖子说过,他有钱之后反而写不出歌了。多数时候,民谣是穷的时候写的,也是年轻时候经济不那么富裕的年轻人听得比较多一些。

所以吴丹这种经济条件不错的人,很难完全感同身受。

可是这“对现状不满,却又不知道为何”的感觉,确确实实地就印在了他的心里。

而且不是刚才突然发现的,是在他心里一直长久存在。。

“...”吴丹想到这,不由得抿了抿嘴。

这其实一句唱完,也就一分钟不到,他就已经想了很多:所谓思绪万千,也就无非如此了。

包括节目组的也是,刚才是因为要现场收音,所以必须安静,但多少人还有点躁动;这会却是很多人已经静了下来,真的开始听歌。

毕竟这个灵魂发问之后,他也给了答案:

那就是一路向西去大理。

然后,歌词里,他就真的一路过去大理了:“路程有点波折空气有点稀薄

景色越辽阔,心里越寂寞

不知道谁在何处等待,不知道后来的后来...”

韩升的嗓子变得比平时更低沉,情绪却愈发地舒缓。

不太像是一个年轻人的状态,更像是一个中年人,面对一时兴起,逃脱牢笼之后的茫然。

这一点,就不止吴丹了。

周斌整个人从椅子上端正坐着,到慢慢地有些懒洋洋地躺在上面。

他很有感觉。

旁边的张茜转头看了看他,两人眼里飘过一丝默契,其实这种感觉都是类似的。

不知道为什么,两人都特理解这种歌词里的状态——年轻的时候,这群玩音乐的怎么没有想过逃离现在?甚至这些搞艺术的,自己都已经做过了。

方才吴丹是这么想过,他们是真的这么做过。

可之后呢?

从繁忙的生活事务中逃脱,并不代表一切烦恼也就从中离开了。

简单而短暂的快乐之后,带点波折的旅行开始。美景如画,天地宽阔,但却正是在这个时候,猛然发现好像更空虚了。

“难得啊...”张茜低声道。

能写到这个程度,可比那些单纯的放开自己难多了。

她刚才差一点就惊呼出声,因为确实蛮有感觉的,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她居然产生一种内心波澜的感觉。

这对于她这种娱乐圈老人是很难得的。

而周斌其实也若有所感,他甚至猜测,这歌真的是个年轻人写的么?但再一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自己只是老了而已:要知道当年他写出成名曲的时候,也有人怀疑他是父亲代笔。

所以最后,两人的心情又归于欣赏。

现场呢,对于他们这俩真的经历过“去大理”的人来说,是感慨;而对于没去过的,则是更高级的感官上的刺激:

古玥整个人平静下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前方,心思却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李熙珉则是脸色阴沉地开始和经纪人嘀嘀咕咕,搞得摄像师都不好拍他的反应镜头,毕竟现在实在是太难看了。

但总归唱下来,多数人是满意的。

而更满意的,则由这娓娓道来的铺垫,终于在韩升嘴里推向了**:

“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也许爱情就在洱海边等着,

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

其实如果只写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大理的话,那《去大理》这首歌难免单薄,但原作者郝云是有思考的,所以最后处理好了这两个大理的问题。

是的,有两个大理。

或者说,其实大理不只是大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常说的大理,可能分为两个:现实中的大理,和想象中的大理。

就跟耶路撒冷对于普通人和信徒之间有着不同的含义一样,大理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有着多面性的。

而且两个大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蝴蝶泉20元门票,住好点300-1000,跑过去拍拍照打打卡的现实;一个则飘忽在空中,属于理想中脱离烦恼,并且找到迷茫后的答案的精神信仰。

这首歌,开始于对大理的精神信仰。

中途经历种种,才发现现实的问题,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最后,作者给了个完美的答案:

《去大理》的这几句歌词,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子文艺气息,但又克制住了。头顶上的灰尘,和肩膀上的齿痕,从二百五十六平方公里的洱海边上偶然遇见的故事,到也许未来会不期而遇的感情...

于是第一个大理和第二个大理在朦胧间,竟然融合为一体。

然后带着现实和想象的空间,一遍遍重复着,直到最后一句:“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

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

很多理解能力比较好的人,这会也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个大概。

却不曾想,此处再次让视野开阔起来。

“啊呀...”张茜这次是真的点头表示还不错。

周围也有人觉得不错。

但可惜古玥没有,她本身就不是学音乐的,刚才又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想里:一首歌其实认真听,和不认真听是两种感觉。就好像听英文歌,感觉节奏各种酷炫;然后仔细一听英文歌词,额...

具体反映,参考各种小视频,“为什么英文歌不能直接翻译成中文唱”。

所以,其实她是没那么懂的。

“这个,其实也不难。”

周斌顿了顿,就问:“他先唱了理想中的大理,第二段唱现实中的大理,第三段副歌把两者结合起来,你懂的吧?”

古玥道:“额,差不多懂了。”

周斌又问:“那你觉得所谓的大理,其实应该是哪个大理呢?”

这句话有点绕,古玥想了想,才道:“理想中的吧。”

但很快又改口:“不,现实中的。”

周斌于是乐了。

张茜也插嘴道:“到底是哪一个?”

古玥看了看中间的韩升,他还坚持着把最后一段弹完,便继续道:“我觉得很难选,都有。”

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体化的,很难有个答案。

于是周斌便笑道:“对咯,所以最后他说的就是无论是哪一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到这里,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大理获得了慰藉,最重要的是重拾勇气,再次上路就对了...”

说完,他便也不再多讲。

留下若有所感的古玥,刚好音乐也结束,他便和周围的人一起欢呼鼓掌起来:“哦哦哦!”

场面热闹,和刚才的安静截然不同。

诚然,《去大理》很难说他是一首全民都会喜欢的歌曲。但至少对于愿意来做《音悦之旅》这个旅游节目的人来说,感觉那是不一样的。

“谢谢,谢谢大家。”

韩升这时候才笑道:“有点仓促,献丑了各位。”

张茜则终于也笑道:“我觉得挺好,值得鼓励。”

“是啊,满可以的。”

“我反正你出了歌,我会购买下载下来,多听几遍...”

气氛越是和谐,有人就越难受。偏偏这时候也不想有人触霉头,就越不提这事。

一时间,节目又录了十来分钟的夸奖,才终于是不得不提起:还有个人,今晚带着音乐,要上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