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86章 星辰大海

大明匹夫 第86章 星辰大海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初夏季节,清晨时分,艳阳斜照,金光万道,沐浴万物,却是充满了萧杀之气。

盛京城南城门外五里,一众满清王公大臣、大小官员跪伏于地,为首的布木布泰、顺治母子身着青衣,以头抢地,不敢抬头。

而在皇帝大臣官员们的身后,无穷无尽的清军降兵降民铺天盖地,从城墙跟到护城河外三四里,跪的满满当当。

明军攻破盛京城的当天下午,他们终于接受了清军的投降,而受降仪式,则是放在了城南五里的明军中军大营,而且是无条件投降,盛京城的男女老幼一起出城投降,滞留者格杀勿论。

从城中不断响起,有时甚至激烈的火铳声来看,城中的反抗不少,这也使得投降的盛京军民人人自危,生怕明军盛怒之下,赶尽杀绝。

并没有什么投降仪式,不过是胜利者炫耀武力、大肆杀戮,失败者千方百计、忍辱偷生而已。

盛京城墙上,河南卫军荷枪实弹,虎视眈眈,城头的一门门火炮炮口幽幽,对准了城外跪拜的人群。

城外跪拜的盛京军民周围,河南卫军的数万骑兵蠢蠢欲动,人人面色不善。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曾经不可一世的满清勇士们俯首帖耳、恭恭敬敬,而那些侥幸逃生的盛京百姓,雪亮的刺刀之下,满脸赔笑、难见往日的嚣张。

大清国,已经是历史了。

如今是汉人的天下了。

“罪臣爱新觉罗福临等……恭迎北王殿下!”

顺治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幼小的身子瑟瑟发抖。

王泰宽袍网巾,坐于高头大马之上,他打量了几眼顺治母子,目光落在乌泱泱一片,立于河南卫军一侧的十几万汉人奴隶身上,收回目光,冷冷哼了一声。

穷途而降、末路屈膝,畏威不怀德,豺狼本性。

这些汉人奴隶都是从辽东各地贵族的庄园救出,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的跟叫花子一样。有些人身上伤痕累累,断手瘸腿者不在少数,可见遭受了怎样的虐待和惨痛。

王泰的一声冷哼,让顺治母子身子都是一抖,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淫威之下,谁敢造次,立刻就是流血五步。

也幸亏他们心虚,没有对辽东的汉人奴隶们痛下杀手,否则这会盛京城已经是没有生灵了。

“各位乡亲父老,北王殿下做主,对付这些伤害你们的罪人,你们想怎么做,告诉北王殿下就是!”

杨震对着汉人奴隶们大声说道,中气十足。

跪伏的盛京旗人们,又是一阵心惊肉跳。

不是投降就可以免死吗,怎么还有这一出?

“大人,杀光他们!”

“北王殿下,杀了这些禽兽!”

“杀了他们,鸡犬不留!”

汉人奴隶们的怨恨,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

“全凭北王殿下做主!”

鼓噪声下去,几个年纪大一点的汉人奴隶走了出来,为首的汉人奴隶躬身说道。

辽东的数次大战,旗人军民死伤无数他们心头的怨恨,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不要让河南卫军为难了。

况且,早点了解受降,也早些回归故里,开始新的生活。

“你们里面,有辽东本地人吗?”

王泰忽然开口,声音远远传开。

“我是!”

“我也是!”

无边无际、海洋一般的奴隶人群中,并没有几个辽东人氏。

王泰目光冷厉,心头怒极痛极!

辽东的百万汉人,都被努尔哈赤这些战犯刽子手们杀的差不多了。

“有朝.鲜省的没有?”

王泰在朝.

鲜后面,加上了“省”字。

王泰的问答,倒是获得了回应声一片。看来,朝.鲜省的奴隶也不少。

“大家都不用担心,我大明水师会送你们回家,生活困难的,官府自有补助,一定会妥善安置,让大家吃饱穿暖!”

面对一张张热切受尽磨难的面孔,王泰心头发酸。

这是幸存者,不知有多少人,尤其是汉人,惨死在了辽东这片沃土上。补偿他们,天经地义,这是当政者欠他们的。

王泰的温声许诺,引起一片山呼海啸,众奴隶纷纷跪下,磕头碰脑,许多人热泪盈眶。

众儒士都是暗自称赞。王泰此举,深得人心。

“罪人济尔哈朗,率盛京城所有臣僚,跪迎北王殿下!”

济尔哈朗一身青衣,以头抢地,战栗不止。

众奴隶群情激奋,王泰目光不善,他就怕万一王泰恶向胆边生,顺治母子成了刀下亡魂,十几万旗人成了陪葬。

“郑亲王,济尔哈朗,南征北战的满洲勇士!”

王泰冷哼一声,目光阴冷。

“济尔哈朗,你屠我汉家百姓百万,你能心安理得吗?”

“北王殿下,成王败寇,还请你网开一面,不要对我旗人斩尽杀绝。”

济尔哈朗学着汉人,肃拜行礼。

“网开一面?努尔哈赤屠杀我百万辽东汉民的时候,可曾想过网开一面?”

王泰冷冷一笑,眼神示意了一下,一旁的杨震催马上前,打开手里的绢书,大声读了起来。

“下面的盛京城诸人都听好了:

凡曾入塞者,杀!

凡参加过松锦大战者,杀!

凡残杀汉人者,杀!

凡曾攻略朝.鲜者,杀!”

“七杀令”换成了“四杀令”,依然是杀气腾腾,让人胆寒心惊。

布木布泰、顺治母子战栗不言,济尔哈朗苦笑一声,抬起头来。

他自知难逃一死,本想说些狠话,或慷慨激昂之语,但碰到王泰及一众明军将士冰冷的目光,终于忍住不言。

也许对方就是等他冲动,那样就可以肆意杀戮,将剩余的十几万旗人斩杀殆尽了。

那样的话,他可就是旗人的千古罪人了。

“北王殿下,多谢不杀之恩!”

济尔哈朗站起身来,毕恭毕敬。

不杀之恩,当然指的是妇孺老幼,当然不包括自己。

“济尔哈朗,你知道怎么做了?”

王泰眼神冰冷,若有所指。

**裸的阳谋,由不得在八旗声明卓著的济尔哈朗选择。

“北王殿下,请派一名通事,可以吗?”

济尔哈朗惨笑一声,神情依然恭谨。

王泰点了点头,身后的祖大乐和祖泽洪叔侄赶紧上前。

二人世居辽东,对于满蒙汉之语,自然是洞悉。

“所有的旗人百姓,我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你们都听我一句!”

济尔哈朗大声呐喊,祖氏叔侄在一旁小心翻译。

“大清国完了,谁也不要挂念,谁也不能记仇!大清国有今天的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咱们杀了多少汉人,对汉人做了多少恶,你们大多数人都清楚!”

济尔哈朗侃侃而谈,他看着城门外跪了满满一地的旗人军民,泪水不知不觉流了出来。

“那些杀过汉人的、残害过汉人的,自己站出来,不要连累家人,更不要连累族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是罪有应得!”

济尔哈朗大声呐喊,声音远远传了出去。跪了一地的满清军民,东张西望,面面相觑。

“不要心存侥幸,这是皇上的旨意,也是为了你们的

父母妻儿!别磨磨蹭蹭了,不然人就死光了!”

在十几万旗人和几千清军之中做出选择,这结果显而易见。

跪伏的人群之中,不断有精壮的男子站起来走了出去,在旁边的空地上集结。

片刻功夫,空地上集结起了数千壮年男子,他们打扮各异,有民有兵,人人面色戚戚。

他们不站出来,这十几万盛京城的旗人,自己的家人,可就要血流成河了。

明狗这一招,可是够狠啊!

王泰冷眼旁观,不动声色。他身旁的一众儒士,个个都是心惊。

昨日一场破城恶战,盛京城的清军死伤惨重,所剩无多。这“四杀令”乃是昨日攻城战结束,河南卫军破城之后,作为条件知会了盛京方面。

没有任何妥协,交出所有曾经作恶多端的清军,这是盛京军民活下来的唯一条件。

要是按照原来的“七杀令”,盛京城的相关人等,可就差不多死绝了。

这个王泰,最终没有屠城。

不过,要是没有人站出来,这个王泰估计就要大开杀戒了。

没有人再站出来,跪地的盛京军民中间,响起了一片抽泣声,看来,这站出来的清军里面,他们的亲人大有人在。

“北王殿下,已经没有犯人了。麻烦你遵守诺言,饶了这些可怜人吧。”

济尔哈朗近乎乞求。

“你们屠杀我汉人妇孺老幼的同时,可曾起过怜悯之心?”

王泰的话,让济尔哈朗一时语塞。

“杨震,准备行刑!”

王泰向着杨震,大声呐喊了起来。

杨震打马离开,来到密密麻麻的受刑人群面前,怒声喊了起来。

“准备!”

杨震身后,无数的火铳平举,黑压压的铳管一片,对准了密密麻麻的清军人群。

“不要!”

“饶命啊!”

“饶了我吧!”

虽然站了出来,但依然有人心存侥幸,生死关头,贪生怕死的也大有人在,尤其面对对方恐怖的火器。

王泰冷厉的目光之中,济尔哈朗叹息一声,走到了鬼哭狼嚎的清军前排,闭上了眼睛。

“射击!”

面对痛哭流涕、瘫倒无数的“受刑”清军,杨震不为所动,断然下令。

排铳声接连响起,偌大的荒原上白烟滚滚,受刑的清军被打的东倒西歪,血肉横飞,一片片栽倒,发出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前排的济尔哈朗更是浑身血窟窿,很快就没有了生息。

“啊!”

布木布泰和哲哲等满洲贵妇,吓得脸色煞白,有人情不自禁惊叫了起来。

观者触目惊心,人人变了脸色,许胆小的惊叫、甚至捂上了眼睛。

杨震眼神示意,无数军士执刺刀而上,死的没死的,全都补上几下。

一切恢复了平静,一片血肉模糊的杀戮场,无数的人心惊肉跳。

“所有在场旗人,徙往大明各省。顺治母子等迁往河南开封!各旗人永世不得前往辽东!不得作奸犯科,不得罔顾国法,否则以重罪论处,严惩不贷!”

杨震大声宣读,一众旗人俯首帖耳,跪伏战栗。众奴隶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大军肃整无言,众儒士热情洋溢,面红耳赤,大明日月旗风中烈烈作响,昭示着辽东这一块中华故地,已经回到了中华的怀抱。

中军大纛之下,王泰面色平静,心头却波澜起伏。

没有了扬州十日,没有了嘉定三屠,没有了文字狱,也没有了剃发易服,也许不会再有民族的百年劫难。

文明没有中断,江河奔涌,生生不息,民族的蓝图才徐徐打开,未来必是遥远的星辰大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