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31章 天命所归

大明匹夫 第31章 天命所归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崇祯九月十一日,陕西,西安城,清晨。

虽说如今只是初秋,但已经是秋雨霏霏,寒意逼人,尤其是兵祸荼毒过的西安城,更见冷清。

对于西安城内的百姓来说,自崇祯二年起,这兵祸就没有消停过。一个多月前,闯军攻打西安,城池又一次被涂炭,烟熏火燎、刀枪箭痕的痕迹犹在。

而这一次,战争的痕迹还没有消失,李自成却要迫不及待地称帝了。

李自成称帝的日子选在九月十一日,历史上正是西夏李元昊称帝的日子,之所以选在同一日,也毫不奇怪,李自成以李继迁为其建国太祖,建国号“大顺”。

李继迁是西夏太祖,如今又被李自成尊为大顺国太祖,看来,其本人终于是回归其党项祖宗的怀抱了。

西安城中,全城大扫除,满城的垃圾被运出城去,连城内的叫花子也和垃圾一样被“运”了出去,扔到了南山各处,三天走不回西安城。

大街小巷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纤豪不染,还有官员来回巡察,一本正经。

除了大街小巷,各家百姓的自家房屋,也在进行着大扫除,人人都是换上了新衣,犹如过春节一般。

闯军的“三年免征”,使得关中百姓欢呼雀跃,对闯军爱戴不已。只有那些个豪强官绅躲在暗处瑟瑟发抖,但也不敢大意,费力打扫。

秦王府,正殿大堂,宾客满座,关中豪强缙绅,齐集一堂。

桌上酒菜却是平常,一盘青菜,一盘豆腐,一盘糯米糕,一盘凉菜,一盘馒头。

满座豪强官绅面无人色,强作欢颜,人人惴惴不安。

李自成攻占陕西,除了抚慰安民,“三年免征”赋税之策外,没收前明官员贪污所得,以充作闯军粮饷供给。

根据闯军一贯的作风,这一次,他们这些豪强官绅,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堂内外,四周环立的这些闯军将士,持枪执刀,戾气满身,看向众人的目光,也是让人栗然心惊。

坐中的郑子羽,此刻也是脸色苍白,瑟瑟发抖。

他已经从咸阳知县致仕,作为关中名士出席,虽然迫不得已,却是理所当然。

“马将军到!”

军士的声音响起,堂中一众豪强乡宦,纷纷站了起来。

马回回在一众将领的陪同下,威风凛凛,大踏步进了大堂,而他身后许多士卒,手里拿着各种饮酒装饰的金银器皿进了大堂,放在了大桌之上。

一时间,数百件器皿,摆满了大桌,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各位,本将是个粗人,说话不会拐弯抹角,若有得罪,请诸位乡亲见谅!”

马回回眼光冰冷,扫过堂中一众乡宦,漫不经心抱拳行礼。

“请将军明言!”

有乡宦开口说道,满脸赔笑。

众人也都是连连点头,毕恭毕敬。

“各位,那就多谢了!”

马回回轻声一笑,指着桌上的金银器皿。

“桌上的金银器皿分成三排,依次从前到后价钱分别为一万两,一万五千两,两万两银子。每人限买三个,以助军需。”

众乡宦都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你这不是明抢吗?老夫没有那么多银子,难道要老夫卖儿卖女不成!”

一个老乡宦满脸怒容,愤愤不平。

马回回脸

色一下板了起来,他目光阴冷,示意了一下。

一个闯军士卒上前,恶狠狠就是一刀,立时将老乡宦砍翻在地,血流五步,惨叫声撕心裂肺。

“去他家,钱粮细软,全部抄了!”

马回回冷冷一句,转过头,又是笑容满面。

“各位,请选吧!”

周围闯军将士目露凶光,手中的刀枪寒光闪闪。众豪强官绅惶恐之至,纷纷上前,争先恐后各拿了器皿一只。

郑子羽胆战心惊,上前上中下各级器皿各选了一只。这些酒杯、盅皿,贵的也不过几十两银子,便宜的几两银子,十几两银子。这些流贼,可真心黑。

乡宦们选好,各自站好,人人赔笑哈腰。

“多谢各位乡亲。另外,为了平抑物价,便利贸易,闯军废除崇祯年间官私所铸薄恶小钱,开炉铸造永昌通宝,大钱值白银一两,另铸当十、当五钱。”

马回回看了一眼噤若寒蝉的豪强们,又是满脸笑容。

“各位,你们都是地方上的贤达,请各位先买一些值钱,为陕西百姓做个表率。大家不会反对吧。”

“我买大钱五千、当十两万、当五四万!”

马回回话音刚落,立时有豪强大声喊了出来。

“我买大钱三千、当十、当五各三万!”

“大钱五千、当十、当五各五万!”

“我也是,大钱五千、当十、当五各两万!”

乡宦们争先恐后,生怕惹恼了闯军将士。

大钱已经出了,还在乎这些小钱?

“好,为了方便各位乡亲,将士们会送制钱到各位家中,顺便拿回换取的银两。”

马回回抱拳行礼,笑意盈盈。

“各位,不要忘了,马上是我大顺皇帝登基之日,各位一定要记得前来观礼祝贺啊!”

“一定,一定!”

众乡宦纷纷点头称是,满脸的谄笑。

郑子羽在账册上写下自己的购银,签字画押,不由得暗暗叫苦。

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们伏地跪拜,山呼万岁,头戴冕冠、身披龙袍的李自成满脸凝重,坐于御座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以秦王府为宫殿。追尊其曾祖以下为皇帝,母吕氏为太后,册封朱氏为皇后,陈氏为贵妃。

皇后朱氏乃是秦王的宗室侄女,这样算起来,李自成和王泰二人,称得上是表亲了。

颁布为李自成和他的父、祖避讳的规定:“其一切文书避海、玉、光、明、印、受、自、务、忠、成等十字,皆不许用。”

“众卿平身!”

李自成朗声说道,尽量压抑着自己的激动。

从今以后,这些跪伏的家伙,就是自己的臣子了。

封功臣以五等爵。权将军、制将军封侯;果毅将军、威武将军封伯、子、男。

汝侯马守应、泽侯党守素、薪侯谷英、磁侯刘芳亮、毫侯高一功、绵侯白旺、淮侯刘国昌;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巫山伯马世耀、武阳伯李友、平南伯刘忠、桃源伯白广恩、确山伯王良智、京山伯陈营;子三十人,宁陵子田虎等;男五十五人,临胸男牛成虎等。

尽管只有陕西一省,但此时的李自成心情欢畅,脸色通红,似乎他已经主宰了天

下,可与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位君王并列。

他的祖先李继迁,不也和他的疆土大小差不多。何况,他还占据的是关中富饶之地。

含辛茹苦,奋斗多年,终于登临大宝,贵为天子!大丈夫行世,不过如此!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王泰这厮,可谓是道出了天下野心勃勃者的心里话。

区区的一个陕西,他李自成,早已不放在眼里。

先取陕西作基地,再略定三边,经山西攻取北京。这是他原来的谋士顾君恩为他制定的策略,虽然顾君恩已经不知何处,但李自成却将此策略熟记于心。

下一步,就要挥兵北上,攻下北京城,和王泰划江而治了。

或许,可令崇祯签城下之盟,分疆裂土,立自己为西北王,此计未尝不可。

“万岁!”

“拜见万岁!”

李自成出了大殿,殿外的臣民纷纷跪下,恰好天气忽然变晴,阳光灿烂,照在李自成身上,熠熠生辉。

李自成志得意满,这一刻,他觉得热血沸腾,自己真的是天命所归!

登基典礼结束的第二天,李自成就迫不及待,下达了改制后的五营大军西进山西的军令。

九月十三,李自成下诏,令大将李友、白鸠鹤等,率前军渡过黄河,占领山西西部各县,为大军东征做好准备。

改制后的大军定为五营:中吉、左辐、右翼、前锋、后劲;前营为黑色、后营为黄色、左营白色、右营红色、中营青色。军职虽仍设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都尉、掌旅、部总、哨总等官。

由于缴获了明军的大量战马、火器、铠甲,如今的大顺军兵强马壮,火器齐全,也令李自成信心满满,踌躇满志。

和大明朝廷官军,尤其是王泰打了那么多次,闯军可是吃够了火器的苦头。现在,闯军,不,是大顺军也有了自己的火器营,火器齐全,足可以攻城略地了。

而作为新朝,自然要更定官制,显示和前朝不同。如改内阁为天佑殿,设大学士平章军国事,以关中名士张天文为之。以原命知府李若星为军师。中央行政机构为六政府,增设尚书、侍郎,作为新朝首长;属员改郎中为中郎,主事为从事。翰林院为弘文馆,六科为谏议大夫,御史为直指使,尚宝寺为尚契司,太仆寺为验马寺,通政司为知政使。

新瓶装旧酒,换了个名号而已,还是原来的官制,何苦为之?

接下来,大顺又在西安开科取士。为了搜罗人才担任各级官员,由礼政府设科目试士,宁绍先充考官,用《定鼎长安赋》为题,提拔扶风举人张文熙为第一,其他中试者皆授以府、州、县官。

另有改印日符、券、契、章凡四,在其故乡延安米脂建立行宫等,在一系列军政“革新”之后,李自成下令,禁乡民短后衣,明年粮每石征一两三钱,今冬每石折草六千斤,输长安。各县遣骡三百,征粟千石,大其斗,掳掠巨室助饷,以资大军。

三年免征,充其量不过一场玩笑而已。

崇祯二十年九月十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 ,建立“大顺”国,以崇祯二十年为永昌元年,李自成下旨,令宏文馆学士李化鳞等草书檄文,声讨崇祯及大明朝廷之罪恶,号召天下百姓共反朱明,令山西京师诸郡县早日归附,李自成自己则是亲率大军东渡黄河,直逼大明京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