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47章 失意

大明匹夫 第47章 失意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黄昏,雪花早已经停止,原野上薄雾飘拂,一切都隐藏在淡雾里面,模模糊糊。

昨夜到今日,这里发生过一场大战,十几万人的大恶战,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一望无垠的荒野间,尸体横七竖八,惨状各异,人体器官洒落的到处都是,刀枪、铁球、破旗、散碎的战车、满眼的殷红,到处都是鲜血。

王泰脸色铁青,眼神冷厉,丝毫没有取胜的喜悦。原野上躺着的尸体,都是来自汉人。

以屠杀同族为耻,以杀戮异族为荣!

即便知道自己是不得已,王泰也心头沉重,没有喜悦,也没有骄傲,更没有荣光。

四川,宋时的1300万人口,到现在的300万,不能再来一次“湖广填四川”。要真是哪样,四川人该死绝了。

湖广填四川!

我去!在王泰的世界里和字典里,这样的事情,绝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字眼,绝对不可能出现!

“快走!小心老子弄死你!”

“有种现在就杀了老子!”

杨震和几个捆绑着的俘虏的对话,让黯然神伤的王泰,不由得微微一愣。

俘虏五花大绑,被压了过来。他面对着王泰,嘴角上扬,眼里的轻蔑显露无疑。

“杨震,这是谁?”

“大人,此人名叫刘希尧,外号什么争世王,革左五营之一,是流寇的头领,小人特地压他过来,让大人瞧瞧!”

“杨震,做的不错!”

王泰点点头,赞赏地说道。

杨震带领骑兵,一路狂追出去了二三百里,如果他估计不错,李自成部肯定是所剩无几了。

李过都阵亡了,李自成身边,不知还有什么人能够依靠。

“大人,饶命啊!”

另外一个儒雅风流的中年文士,看到王泰,立刻跪了下来。

“大人,这是李自成的幕僚顾君恩,足智多谋,也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顾君恩?

王泰脑子里仔细转了两圈,终于有了此人的资料。

顾君恩,李自成部将领,湖北钟祥人,多谋略,为李自成谋士,颇得李自成欣赏。

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新顺政权后, 顾君恩主张先取陕西作基地,再略定三边,经山西攻取北京,被李自成采纳。

崇祯年(1644 年),李自成挥兵攻入北京后,顾君恩被任为吏政府侍郎,文谕院院长,封齐侯。

有史料记载 ,顾君恩一直跟随李自成败退到了湖广,李自成在通城殉难后,顾君恩又跟随李过进入湖南平江县,后隐姓埋名于平江县龙门土龙寺出家。

这人推波助澜,致使北京陷落,满清入关,神州陆沉, 遍地腥膻。

“把他交给赵应贵,到时候带到台湾去吧。”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让他在异地,传播、繁荣中华文化去吧。

“多谢大人不杀之恩!”

顾君恩点头哈腰,满脸赔笑,被士兵压着走开。

“王泰,你要杀便杀,不必假惺惺!”

这十六七岁的年轻汉子,被捆得跟粽子一样,面色倔强,有几个硬汉的风采。

“这小孩是谁?”

王泰不由得一愣,目光转向了张煌言。

“大人,此人叫李来亨,就叫李双喜,是李过的养子,品性不错,也没有什么杀戮。”

张煌言还没有说话,一旁的陈子龙已经接上。

陈子龙去李自成阵营做使者,就是这个李来亨带的路,印象还不错。

李来亨?

王泰的脑子又是一阵迷糊。

历史上,明末的名人太多,不过这个李来亨,在南明的历史上,名气有些大,所以王泰也知道一些。

李来亨是李过的义子,联明抗清,夔东十三家之首,与诸将攻重庆,牵制南下的清军。

公元 1664 年,奋战数年后,李来亨据守茅麓山九连坪(今湖北兴山西北),清兵围茅麓山,李来亨举家**,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李来亨的一生,抗清生涯占据了大部分领兵岁月,他一生的主要光阴都是在与满清作斗争中度过。虽然最后自尽,但他抗清御侮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令人景仰。

“你说谁是小孩?我已经岁了!”

听到王泰叫自己是小孩,李来亨的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

“李来亨,你的义父刚刚阵亡,你去收敛一下他的遗骸,拿些银子走吧,不要再干着刀头舔血的事情呢!”

王泰摆摆手,杨震上前,给李来亨解开了绳子,一摞银元,塞到了他的怀中。

“王泰,你我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

年轻的李来亨诧异地点了点头,活动了一下手脚,低着头离开。

王泰回过头,看着对自己不屑一顾,神态倨傲的俘虏,皱着眉头问道:

“你就是革左五营的刘希尧?”

革左五营,大名鼎鼎,凡是对明史感兴趣的,都知道。

“王泰,你杀我这么多兄弟,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刘希尧脸色通红,眼神狰狞。

“大人,贺一龙和贺锦,已经被追杀了!”

“刘希尧,战场厮杀,各安天命,你怨我不得。”

王泰点点头,看了看尸骸累累的战场。

“今天死的人已经够多了,本官却不能放你走。你自尽吧。”

王泰摆摆手,一把利刃,“咣当”一声扔在了刘希尧的面前。

他已经给了这些人机会,今天的结局,这些人,咎由自取。

刘希尧看了王泰片刻,捡起刀,轻轻摇了摇头。

“王泰,能死在你的手上,我也算是值了。”

刘希尧提刀,忽然向王泰冲来,眼中凶光毕露。

“王泰,还我兄弟的命来!”

“噗!噗!”

刺刀入体声先后响起,却是杨震和赵应贵一前一后,先后刺出。

刘希尧腋下和后心各遭了一下,杨震和赵应贵拔出刺刀,鲜血如喷泉射出。刘希尧眼神痛苦,缓缓倒在了地上。

“穷凶极恶,无药可治!”

王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这场杀戮,他不但毫无快感,而且厌恶至极。

“大人,斩杀闯军骑兵六千余人,步卒七千多,共斩杀闯军一万四千人。俘虏闯军六万八千余人;捕获战马六千余匹,刀枪、羽箭无数。闯军头领贺一龙、贺锦、刘希尧、李过等人都被斩杀。”

陈子龙上前禀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王泰点点头,毫无喜色。一场恶战,俘获近七万,胁迫的百姓,只怕是多数。

也只有在追击溃兵时,才能俘获如此大量的俘虏。

“缴获闯军金银16万余两,估计都是劫掠所致。”

看到王泰的神情,陈子龙微微一愣,立刻也明白了过来,人也稳重了许多。

“可惜,又被李自成这家伙逃脱了!”

王泰悠悠一声叹息,周围将领都是红了脸庞。

主忧臣死,何况集中了河南卫军的优势兵力。

赵应贵和顾绛对望了一眼,一起上前肃拜。

“大人,小人等作战不力,还请大人责罚!”

“既然已经尽力,又何必强求?”

王泰摆摆手,苦笑一声。

“诸位兄弟,李自成性格极其坚韧,一定会再次卷土重来。次贼所到之处,兴风作浪,小处民不聊生,大则祸国殃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将次贼根除!”

“大人,不妨以朝廷名义,遍告诸吐蕃部落,有捉拿李自成者,无论是死是活,黄金万两,一千石好盐,粮食万石。大人以为如何?”

陈子龙的话,立刻引起一阵附和。

“此计甚好!如此一来,李自成在吐蕃便无立足之地。穷山恶水,咱们奈何不了他,吐蕃人总能收拾了他!”

众人一起叫好,王泰也是赞赏地点了点头。

借刀杀人,陈子龙的话,可谓是高明之至。

吐蕃人最贪小便宜,何况除了金银,还有他们需要的食盐和粮食。李自成再也不会像在汉人聚集的地方一样,如鱼得水了。

四川巡抚傅宗龙出城来,看着持枪警戒的河南卫士卒黝黑彪悍,寒风中纹丝不动,不由得暗暗心惊。

这才是强兵!不折不扣的国之虎贲!

“大人,下官四川巡抚傅宗龙,见过王大人!”

王泰看了看傅宗龙,轻轻点了点头。

“傅大人,你找本官,所为何事?”

其实不用猜,他也知道,这些日子的守城恶战,傅宗龙的麾下,已经是无人可用。

“大人,成都残破,下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你能否准允?”

果然,傅宗龙所说,和王泰所想,几乎一模一样。

“大人,还请大人决断!”

众将一起拱手,显然都希望王泰留下部分兵马在四川固守。

毕竟,李自成还在,随时有可能东山再起,还是小心为上。

王泰嘿嘿一笑,朗声回道:

“抚台大人,经此一战,闯军损失惨重,伤筋动骨。抚台大人何必如此小心翼翼?”

“大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自成此贼,国之大患,必须将其彻底歼灭,下官才会心安。”

傅宗龙恭恭敬敬,其实有些话他还没有说出来。

除了李自成的残渣余孽,还有地方民变,没有一支虎狼之师,确实难以控制局面。

“傅大人,就让刘朝晖刘副总兵坐镇成都,让董无为坐镇重庆府,你以为如何?”

王泰暗暗点头。这个傅宗龙,架子放的很低,一省巡抚,不亲自调动刘朝晖,而是通过自己,很会做事。

历史上,此人忠义两全,最后惨死,王泰也愿意帮他。

“多谢大人!”

傅宗龙眉开眼笑,肃拜一礼,对王泰的态度又是亲近了几分。

“大人,诸事完毕,不如随下官一起,去城中拜见蜀王?”

眼看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傅宗龙善意地向王泰提出了邀请。

按照惯例,王泰也要去城中拜谒一下蜀王,这是大明王朝不成文的规矩。

“我为什么要去拜他?”

王泰摇了摇头,鼻子里冷哼一声,一番话让傅宗龙惊讶不已。

“毫无建树,混吃等死,没有建设,只有破坏,我去拜他,不如赶紧回去,多救几个嗷嗷待哺的流民!”

王泰目光转向夜空,视线投向了北方。

按照时间计算,也该是清军入塞掠夺的时候了。也不知道,他们到了山东、山西没有?李定国等人,能否抵挡得住鞑子的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