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41章 蜀中

大明匹夫 第41章 蜀中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蜀城敝久, 楼阁壮丽, 雉堞雄严, 天府之胜矣。

岷江水分流百道,灌溉城外良田万顷。树木繁茂,万绿参天。浣花溪、百花潭、万岁池、武侯祠、薛涛井……,碧绿的江水环绕高耸的城墙。

城内则有解玉溪、金水河、摩诃池,城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宫殿园林到处都是,这便是西南都会成都了。

成都城内密布宫殿和官署,城内东西分为成都、华阳两县,共治省会。位于城中心的蜀王府,百姓口中的“皇城”,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丽宏伟的一座。

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 5 里,堪比紫禁城。藩王中“蜀府最富,楚府、秦府次之”,可见蜀藩之富。

只可惜,历年的战乱下来,流寇多次由陕入川,成都早已经不复往昔的荣光。断垣残壁,枯树焦地,猛虎与野狗游窜,不时可见残缺不全的尸体,蜀地之凋敝,可见一斑。

不过,对于此刻坐在巡抚衙门的四川巡抚傅宗龙来说,纵然是据城而守,上万官军,傅宗龙依然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和他四年前巡抚四川相比,如今的环境,早已是今非昔比。

去年,他刚到四川上任,就碰到成都地方官员和藩王宗室之争。成都两院三司的书吏七八百家,歃血为盟,与蜀王宗室相斗斗,双方各带奴仆,达数千人之多,纷纷出城,手执利器,骑兵都有,在城外的青羊宫大打出手,死伤无数。

书吏虽然不入流,身份低贱卑微,但书吏负责文书档案,公牍传递,诉讼刑名,司法治安,输粮征税,戒备警卫,维持官府运转,社会有序。

一旦书吏发难,官府运转瘫痪,还如何治理地方?

藩王宗室,就更不用说了,皇亲国戚,所占田亩不计其数。蜀地只有一个藩王蜀王朱至澍,继位25年,就藩蜀王府。其它郡王,没有封地,只有食邑,都居住在成都。

成都人都说,成都田亩藩王宗室占七成,豪强官绅占二成,而民只占其一。

宗室和胥吏,两股地方势力明争暗斗,势成水火,蜀地的危机,可见一斑。

如果只是区区的宗室和胥吏之争,无非是为了利益,还可以调和,但一旦是民变发生,那可就动摇根本了。

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他刚上任不久,又是一场大规模的民变爆发。

彭县知县以百姓未能缴纳鞭银为由,派衙役前去索要。由于是临过年,衙役索要的太急,手段简单粗暴,以至于百姓冲击县衙,尽毁城中衙役宅院。

彭县民变,以至于成都府属县和川南各州县的百姓闻风而动,冲击地方官府。仅雅安一地,百姓各执枪棒进城,折毁衙役房屋,打死衙役数十人。民变迅速扩展,成了以除“五蠢”为旗号的大规模暴乱。

所谓“五蠢”,一是指衙蠢(指州县胥吏),二是指府蠢(指投献王府的权贵),三是豪蠢(指土豪劣绅),四是宦蠢(指作威作福的宦官子弟),五是学蠢(指生员中好事生非者)。

打击“五蠢”,星火燎原,一时间声势浩大,连傅宗龙也无能为力。长此下去,即便不用李自成这些流寇来袭,就是民变,也能让四川一片狼藉。

这个时候,傅宗龙倒有些羡慕起王泰来。河南旱灾蝗灾,连年有余,藩王宗室,多如牛毛,豪强官绅,权势滔天。王泰硬是施雷霆手段,生生挽回了河南的局势。

四川只有一个藩王,也没有河南连年的旱灾蝗灾,可现在这样子……

傅宗龙轻轻

摇了摇头。自己性子太直,不会说话,起起落落,仕途磕磕绊绊,也不知道能不能扛住李自成的兵灾。

脚步声响起,傅宗龙抬起头来,挤出一丝笑容。

“刘大人,你也来了。”

走进大堂的是四川巡按刘之勃,陕西人,为官倒是清廉。

“刘大人,李自成那边,到底怎么样?”

“李自成已经过了保宁府,只是过不了几天,就要到成都府了。”

刘之勃面色阴沉,自入了四川,他的头发斑白了许多。

李自成所部势大,兵精将广,再加上裹挟百姓,声势浩大,让人心寒。

“刘大人,那些乱民,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乱民占据了彭县、灌县、汉州几处,不过并没有蔓延。不过,若是李自成大军一到,这些人就都是附拥。”

刘之勃面色更加难看。天灾**,蜀地就要大乱了。

“蜀王那里,有没有派人守城?”

蜀王朱至澍,富可敌国,如今是战时,应该不会没有表示。

“蜀王给了三万两银子,作为守城将士的饷银。重庆的刘朝晖部,蜀王也捐了两万两银子。其它的,怕是指望不上了。”

傅宗龙的眼睛里,闪出一丝希望。

“刘大人,王大人没有派援军前来吗?”

王泰是五省总理,分管四川军事,李自成到了四川,王泰应该不会闲着。

况且,他已经向朝廷上了折子,要求派兵增援。想来,朝廷已经下了公文给王泰。

“现在也不知道,王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自成进了四川,攻城拔寨,他不闻不问,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一样?”

在怒气冲冲的刘之勃看来,李自成进四川,王泰就应该兵发蜀地,而不是不闻不问。

“刘大人,你还是不懂啊。”

傅宗龙幽幽一句,让刘之勃脸上红了半边。

“王大人没有挥兵进川,那是怕扰民。要不然,受苦的还是百姓。”

没有大的战事,百姓还能经营各业,一旦交战,那就是处处断壁残垣,处处兵灾了。

傅宗龙看了看神色尴尬的刘之勃,话题一转。

“刘大人,你说咱们能守得住成都城吗?”

“大人,城中只有一万多兵马,良莠不齐,如果没有援兵,恐怕支撑不了几天!”

刘之勃毫不犹豫,脱口而出,说了句大实话。

傅宗龙脸色阴沉了下来,过了片刻,才轻声叹了口气。

“刘大人,内忧外患,民心不稳,李自成此番前来,成都恐怕难逃一劫啊!”

傅宗龙的忧心忡忡看在眼里,刘之勃也是黯然神伤。

谁能想到,四川的局势,竟然糟糕到了如此地步!

“刘大人,我已奏明朝廷,让王泰王大人调兵前来。河南卫军甲于天下,王泰又素有知兵之名,只要王大人入川,李自成必然无遁身之地。”

傅宗龙的话,让刘之勃点了点头。

王泰名扬天下,河南卫军更是名扬天下,有他们增援,自然是万无一失。

卫士进了大堂,朝二人抱拳行礼。

“大人,五省总理王泰的公文。”

“快,呈上来!”

傅宗龙精神一振,刘之勃的眼神也亮了起来。

卫士把公文呈上,傅宗龙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大人,公文

上都说了什么?”

傅宗龙看完,刘之勃迫不及待问道。

“王泰让秦良玉老将军率白杆兵,顾绛、刘朝晖、董无为三部从川东进兵。至于王泰自己,亲自带兵从河南而来。”

傅宗龙把公文给了刘之勃,不由得长长出了一口气。

王泰,终于要进川了。

“抚台大人,现在才收到王泰的文书,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率兵前来?”

刘之勃苦笑一声。李自成的大军近在咫尺,只怕还没有等王泰到,李自成已经破城了。

傅宗龙陈思片刻,心里还抱有希望。

“石柱宣抚司,还有重庆府的刘朝晖部,总能赶到吧。”

石柱宣抚司在重庆,王泰应该已经向他们下了公文,应该可以提前赶到。

秦良玉所部在石柱宣抚司,满门忠烈,麾下白杆兵英勇善战,天下闻名。

秦良玉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万历年间被内监邱乘云诬陷病死狱中。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兄长秦邦屏、秦邦翰在浑河战役中战死,弟弟秦民屏在平定“奢安之乱”时战死。秦良玉因抗清、平定奢崇明之乱、击退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就连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

秦良玉年事已高,想来增援成都的,是其子马祥麟了。

马祥麟是新的石柱宣慰使,勇力绝伦,英武潇洒,能文善书,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眼睛受伤后,又多了外号“独目马”或“独眼马”。

白杆兵,是秦良玉夫妇训练的一支精兵,善于山地作战。白杆兵所持的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腊树杆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参与了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诸役,战功赫赫。

“大人,有重庆来的公文在此!”

又有军士进来,上前呈上公文。

“说曹操,曹操到!有白杆兵来援,成都无虞了!”

傅宗龙看完,脸上的神色,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刘之勃也是一惊,拿起公文一看,也放心了大半。

公文上说,重庆的刘朝晖部、董无为部,和白杆兵一起,已于日前发兵,正在向成都而来。

“大人,城外发现闯贼的兵马!”

军士进来禀报,傅宗龙和刘之勃都是一呆,刚才的喜悦荡然无存。

援军还没有到,李自成却先到了。

“出去看看!”

傅宗龙和刘之勃脸色铁青,相继站了起来,向外而去。

站在城墙上,向着城外看去,李自成的大军浩浩荡荡而来,旌旗飘扬,步骑迤逦向前,漫山遍野,不知多少。

“李自成……”

傅宗龙放下千里镜,面色凝重,喃喃自语。

蝗虫一般蔓延,先到城东,然后向周围而去,看样子是要包围整个成都城。

“这怕是有十几万人吧!”

刘之勃也是脸色难看。相比于以前,李自成的大军之中,饥民少了许多,训练有时候的步卒则是增加了不少。看起来,流寇比以前,更难对付了。

傅宗龙忧心忡忡,看向了东面的天际。

王泰的援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