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36章 晋商

大明匹夫 第36章 晋商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五年九月底,秋雨霏霏,河南宣武卫营城的府衙大门前,一行车队前,一个五旬左右、圆百脸的锦衣老者,身后头戴斗笠,负手而立,看着校场上冒雨操练的军士出神。

这些彪悍勇猛的虎狼之士,龙精虎猛,凛凛生威,怎么如此让人心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个王处之,他到底图个什么?

而他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这河南宣武卫,又是为了什么?

抢劫赵应贵,杀死锦衣卫佥事,大战建奴,以他的实力,和他手下的这些虎贲猛士,他就是要割据一方,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队铁甲骑士经过,彪悍勇猛,身形矫健,杀气腾腾,让田生兰不自觉地笑脸相迎。

“女儿,你怎么出来了?”

一个少女从车队前的一辆锦幔马车上下来,旁边的婢女打起一把伞,遮在了少女头上。

少女肤色白皙,明眸善睐,身材高挑,衣衫华贵,名门闺秀,眉目间不经意的一丝高冷,让她多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韵味。

少女看了看大堂门口标枪一样的卫士,又看了看大门上的牌子,轻轻皱了皱眉头。

五省总理行辕,好大的口气!

不过一介咸阳莽夫,哪里来这么大的架子?还要他们父女在门前等。

要知道,即便是那些山西的大员,也要对他们恭恭敬敬。

“爹,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来开封城? 向这个匹夫示弱,是不是多此一举?”

田家的生意天南海北,大部分都在关外,为什么要跑到河南来?

“女儿,有些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往关外做的买卖,是见不得人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就是灭顶之灾。咱们黄家,得未雨绸缪啊。”

五旬老者田生兰的脸上,浮起一层忧虑。

松锦大战,建奴兵败,山西商人的3万石粮食被抢,已经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到了河南,所见所闻,还有到处都是的虎狼之士,让他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次来河南,是来对了。

“爹,我早就劝过你,不要和关外的建奴来望。那些个鞑子,就会烧杀抢掠,弄得到处断垣残壁,百里没有人烟,就连太原城,街面上到处都是流民和叫花子,好好一个世道,都让他们糟蹋了!”

少女脸上浮起一丝红色,丝毫不顾田生兰的尴尬。

“范家一家独大,田家跟在后面,只不过能喝口汤而已。既然如此,又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田家退出,已经是刻不容缓。”

“女儿,你说的是,这也是爹到河南来的原因。”

田生兰满脸笑容,对女儿的分析,显然很是赞赏。不过他很快眉头一皱,忧心忡忡。

“女儿,话虽如此,但范家势力太大,不是说退出就能退出的。”

山西八大商家在张家口的生意,范家一家独大,其他七家王、靳、田、翟、梁附庸,田家只是末流而已。

赵应贵之事,以及后来的锦衣卫佥事张端被杀,让他对河南王泰开始重视了起来。

关外大杀建奴,当朝驸马,五省总理,作为一介商人,想要和王泰斗,似乎有些自不量力。

田生兰胆小谨慎,范永斗和王泰斗,田家可不想搅进来,做枉死鬼。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南下,会一会王泰。

当然,他不会空手而来,身后这几十辆马车的火硝,便是他的见面礼和投名状。

流寇丛生,匪盗猖獗,巴结还来不及,得罪王泰这样的一方军阀,实在是有些舍本逐末。

“女儿,你说咱们搬到河南来,如何?”

田生兰的话,让少女不

由得一愣。

“爹,这就是你让我一起来河南的原因呢?”

“是啊,爹就是让你看看,觉得河南的地方怎么样,值不值得定居?”

和女儿说话的同时,田生兰的目光转移到道路两边。

秋雨雨逐渐大了起来,从水泥路面上流到两边的水泥渠道里面,化成涓涓的细流。而路面上没有积水,他们的鞋底,也没有湿上多少。

光是这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河南的面貌如何,可见一斑。

水泥大道宽阔笔直,两旁种满了柳树,垃圾桶、公共厕所、干净整洁,和太原的破败肮脏相比,天壤之别。

至于城中街道,平整宽敞,商铺林立,百姓热情好客,彬彬有礼,干净程度,热闹程度,太原城远远不如。

“定居,河南?”

田敏一愣,目光迷离。

商贾重利,置田买宅,乔迁河南,那些房产,又该如何处置?

自己和王家的婚事,又该如何?

不过,河南的干净整洁、百姓怡然自乐,倒是让她心动不已。

“你哥那个败家子,要不是因为他,你也不用抛头露面,帮爹的忙,至今还是……”

女儿聪慧,一晃已是十八岁,却是一拖再拖,还未和王家成亲。

“爹,你要想搬到河南来,恐怕还得问那个王泰同不同意。至于女儿,你不用担心,王家那边,不会拿女儿怎样的。”

田敏目光游离,很快岔开了话题。

王家一再催婚,也许很快,自己就要为人妇了。至于田家以后的生意,只有辛苦自己的父亲了。反正那个败家子哥哥,也靠不上。

自己能不能来河南,边走边看吧。

父女二人正在说话,卫士出来,邀请二人进去。

进了大堂坐下,只是片刻工夫,王泰从大堂中出来。

“在下琐事缠身,让两位久等了。”

王泰抱拳施了一礼,在椅子上坐下,神色疲倦。

“大人五省总理,日夜操劳,能见小人等,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田生兰一看之下,惊了片刻。

大名鼎鼎的五省总理,竟然如此年轻!

田敏站起身来见礼,不由得多看了两眼王泰。

国字脸,浓黑的眉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但是眼神里面,似乎藏了太多的故事。

到底有哪些心事,让他这样?

王泰坐下,也不由得多看了田敏两眼。

一张高级脸,高冷大气,华贵的轻裘,让她更增添了几分贵气。

中性风,个性,他喜欢。

“阁下要见本官,到底有何要事?”

也怪王泰来的仓促,并不知道田生兰父女要见他,所谓何事?

“大人,小人有罪,还请大人不要怪罪!”

田生兰走到王泰的桌前跪下,磕了几下。

田敏眉头一皱,不知道是否要跟着跪下。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田掌柜的请起,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王泰微微一怔。不知道这个田生兰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情?又犯了什么事情?

“爹,你起来吧,不要这个样子!”

田敏站了起来,上前想要扶起田生兰。

“大人,小人来自山西,在张家口做买卖,曾跟随山西范家,一同向关外贩卖铁器和粮食……”

田生兰的话语,让大堂上正欲起身的王泰一愣,跟着坐了下来。

“这么说来,山西八大家通敌卖国,也有你一份呢?”

王泰的目光,变的冷厉了起来。

“大人,小人只是

微末,范家才是魁首。小人也是迫不得已,得罪不起范家。小人迷途知返,还望大人能放小人一马,放田家一马!”

田生兰连连磕头,“咚咚”作响。

“爹,你快起来!”

田敏劝着跪在地上的父亲,抬起头,对着堂上的王泰,沉下脸来。

“王大人,杀人不过头点地,我爹如此卑躬屈膝,你也该够了吧。”

田敏的话,让王泰先是一愣,随即冷笑了起来。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寡廉鲜耻之辈,磕几个头,就以为能赎回自己的罪恶吗?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所赚的每一锭金银上面,都有大明百姓的斑斑血泪吗?”

“大人,小人知道错了,但此事和小女无关,和田氏家族无关,要惩罚就惩罚小人吧!”

田生兰甩开女儿,脸色难看,不停磕头,血流满面。

“女的赶出去,男的打入死牢,择日问斩!”

王泰怒气冲天,他站了起来,大袖一挥,径直向后堂走去。

“大人,饶命啊,饶过田家吧!”

田生兰不停磕头,大声求饶。

王泰离开,卫士上前,把田生兰拖走,把田敏赶了出去。

王泰回到后堂,在房中踱步,依然是怒气未消。

这些个汉奸,背叛国家民族,利欲熏心,充当走狗,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他们犯下的滔天罪孽,又岂是杀了他们那般便宜。

“大人,那个女子还在外面跪着,要不要见她?”

杨震上前禀报,小心翼翼。

“那个田生兰,他都带来了些什么?”

王泰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停下脚步。

“15车的火硝,价值上万两银子,看来他是有些诚意。”

杨震看着王泰,声音稍微大了一些。

王泰眉头紧锁,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国家民族之念,春秋大义,熟悉程度,也不过对那些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和读书人之类。可是真正身体力行,又有几人?

历史上,甲申之变,神州陆沉,投降满清的士大夫,又何止百千,江南的士大夫更是传檄可定,真正抗争的读书人不多,反而是那些草莽之辈,抛头颅、洒热血,抗击了近半个世纪。

想唤起国人的国家、民族意识,还要通过坚持不懈的耳濡目染和大声疾呼,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田生兰既然这么有诚意,从太原到开封,千里之遥,何不给他一次机会?

王泰也想知道,那个大汉奸范永斗,到底又是怎样的一番存在?

“把那个田生兰带上来吧。”

王泰轻轻摇了摇头,坐在了椅子上。

“大人,还有那个女子……”

“和她父亲,一起带进来吧。”

王泰的回答,有些有气无力。

田氏父女被带了进来,田生兰小心翼翼,田敏面色紧绷,身上、头上都湿了不少。

王泰轻声说了一句,杨震赶紧进去拿了面巾过来,递给了田敏。

田敏脸上一红,没想到这王泰,还是个体贴人。

“多谢大人!”

田生兰跪下磕头,田敏则是微微躬身。

“罢了,看在你一片诚意的份上,本官饶你一命。日后若是再贩运粮食、铁器等军用物资给关外的建奴,可别怪本官不留情面!”

王泰摆摆手,尽量让自己心情平复。

不管怎么样,既然已经做出了一番姿态,就要表现的高大上一些。

“田掌柜的,你不远千里,又带了如此大礼,不会是毫无所求吧?”

王泰看着田生兰,端起了茶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