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78章 溃败

大明匹夫 第78章 溃败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南向的高坡上,杜度面如死灰,头缠白布,犹如岛国武士的他,曾经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他默然不语,只顾催马而逃。

后面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震天的厮杀声,清军将士的哭喊声,他都置若罔闻,不动声色。

蒙古固山额真阿赖战死。

镇国将军巴布海战死。

他的爱子,特尔祜战死。

辅国公满达海重伤不治,战死。

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死伤不知多少。

南面火炮高地丧失,明军东西夹击,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再不撤离,恐怕就要全军覆没。

明军火器凶猛,摧枯拉朽,再彪悍勇猛的大清勇士,也扛不住明军火器的轮番轰击,那些火炮、火铳,震天雷,尤其是明军悍不畏死,军纪森严,让杜度至今想起来,都是心有余悸。

本是围追堵截明军的后路,怎么会被明军东西夹击,大败而逃?

看了一眼后面仅随的千余步骑,杜度心如刀割,差点落下泪来。

就这点残兵败将回去,他不知该如何面对黄太吉? 怎么向他交代?

他曾清清楚楚地看到,脸色惊惶的清军,被明军的炮火所笼罩,无数的大清勇士,一片片倒下,而一旦明军的火铳兵接管战场,便似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屠杀。

那些征战沙场,傲视四方的军中悍将、巴图鲁们,他们屡次南侵,几百人就可以屠一座大明的城池,南征北战也安然无恙的,却在高桥这样一个小山谷,仓皇失措,步步后退,血肉横飞,死无全尸。

后面的火炮齐鸣,排铳打响,震天雷爆炸声不断,看来,大清的勇士们,还在遭受他们的屠杀,像鸡鸭一样被明军杀戮。

就像他们曾经屠杀汉人百姓,如同畜生一样。

杜度忽然喷出一口鲜血,脸色变的煞白,差点跌下马去,辛苦一旁的卫士扶住了他。

“贝勒!”

“绕过塔山,从西回归松山!”

杜度说完,伏在马上,众军心惊胆战,簇拥着他,绝尘而去。

密密麻麻,漫山遍野,全是疯狂逃窜的各旗清军,他们不停被打翻,不停摔倒,不断变成尸体。

各旗混杂,左冲右突,慌不择路,乱糟糟一团,有些逃往高地,有些逃向山上,有些反而逃向河南卫军密集的地方。

潮水般的溃军,疯狂奔逃,一些清军还想负隅顽抗,但都被溃军洪流冲散,加入溃逃的大军。

喊杀声不断,惊惶逃窜的溃军人潮之后,河南卫军疯狂追杀,在谷底的刀砍枪刺,那些向高地攀爬的清军,则被火铳一排排打落,滚落的谷道到处都是。

长枪入体声,火铳声,惊叫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

南面高地上,董士元看着满眼的屠杀,眼神冰冷,没有丝毫怜悯之色。

数百溃军向南逃窜,想要仿杜度等人从高地逃出生天,无奈他们既没有战马,也没有大量的火铳兵和弓箭手垫背,只能被一片片地刺翻,被射翻,发出震天的惨叫。

董士元看的真切,冷冷哼了一声。

满万不可敌,不过一群人性扭曲、变态嗜杀的匪盗而已,在真正的战士面前,也只是等死而已。

有些清军虽然悍勇,但是失去了建制,无一例外被长枪或火铳纷纷格杀。即便是清军不想溃散,但在犀利的刺刀和长枪面前,他们要么被格杀,要么溃逃。

血流成河,尸体层层叠叠,在长达六七里的红色夹谷内,那些被打翻在地,蠕动

嚎叫的清军伤员,不知多少,漫山遍野都是。

“降了!降了!”

“不要杀了!”

无数的溃军跪了一地,不知多少,迎来的却是长枪和刺刀入体的声音,没有怜悯,没有心慈手软,只有眼睛血红的刺杀。

“别杀,我也是汉人!”

“爷爷,饶命啊,我们是炮手!我们有用!”

那些放下兵器,磕头求饶的杂役和奴隶们,一个个大声喊叫,侥幸想逃过一劫,留下来的不过是奢望。

“去死吧!”

“河南军里,会开炮的多的是!要你个狗杂种!”

毫不留情的血淋淋的屠杀,在高桥大营的每一寸土地发生。

人人都是红了眼睛,人人都是狰狞。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越来越暗,战斗范围不停缩小,厮杀声、枪炮声越来越微弱,夜幕降临时,火光熊熊,高桥大营,终于一切恢复了寂静。

救治伤员,处理尸体,核查伤亡和缴获,生火做饭,炊烟袅袅……

尸体层层叠叠,地面血迹斑斑,烟熏火燎,铳迹箭痕,到处都是战斗的痕迹。

战马尸体四五千匹,火炮四百多门,包括20门红衣大炮,火绳枪三千多把,刀枪剑戟,铠甲弓矢无数,只是粮草,不足两日之用。

不足两日粮草,清军不知是在豪赌,还是过于托大,怎么看起来,清军都没有把明军看在眼里。

李定国率军回来,和董士元、顾绛、文世辅几人聚首,各自感慨万千。

一场恶战、大战,虽然杀伤清军无数,但伤亡的将士如此之多!

真不知道,该如何向王泰交代?

李定国并没能扩大战果,图赖、阿山等人退往了长岭山清军大营,李定国三千多骑兵,独木难支,只有退了回来。

“睢阳卫伤亡1569人,怀庆卫1730人,彰德卫……2251人,我军伤亡5550人,重伤1244人,还有两千多轻伤员……”

董士元面色难看,一场大胜,倒像是打了个大败仗。

“是啊,我彰德卫,一场死扛,伤亡2200,其中重伤500多人,伤亡惨重啊!”

顾绛的脸色,比董士元更难看。

彰德卫一卫负责夹谷一侧,伤亡自然比其它两卫要多。

“老董,你是怕大人怪罪,老顾,是悲天悯人,依我看,你们都是过于小心了!”

李定国毕竟年轻,又是江湖杀戮多年,显然要看的开。

“河南卫,今日一战成名,杀伤鞑子两万余,这么大的战功,你们说,大人能不高兴吗?”

他摆了摆手,一旁的张仁义满脸兴奋,把册子递了上来。

“高桥大营外,鞑子伤亡7768人,死马就有4700多匹;大营内鞑子步骑伤亡15876人,共斩杀鞑子23644人,缴获战马3623匹,铠甲上万副,火药上百桶,还有3000多两金银!”

李定国兴冲冲说完,董士元和顾绛对望了一眼,都是振奋了起来。

“23644名鞑子!这么大的战功,想来大人也会高兴!”

“3000多两金银,还不是烧杀抢掠我大明百姓所得!”

董士元情绪恢复,顾绛则是愤愤说了出来。

三人再次面对,都是振奋了不少。

两军交战,双方伤亡大多不会太过夸张,更多的杀伤,都是在溃不成军,失去了建制之后。此次恶战同样如

此,阵杀的清军不过万人,溃散被杀的超过阵杀。

“老顾,接下来,咱们该怎么打算?”

兴奋过后,知道今日的战斗只不过是开胃菜,后面才是大战,众人的心情,也都沉重了起来。

顾绛年龄最长,做事也最稳重,文武双全,众人也都服他。

“伤员和骨灰送往塔山,骑兵扫荡岸边,确保笔架山的汝宁卫无忧。午时大军在杏山堡集结,准备去长岭山,和鞑子决战!”

汝宁卫的赵应贵部,虽然据险而守,但和清军大战连连,不知情形如何。

何况笔架山上储存有大军粮草,不能有所闪失。

塔山距离最近,据险而守,又是后方大本营,伤员修养,最为合适。

“和鞑子决战,这剩下的一万人,不知又要死伤多少?”

“三万大军,能回去一万,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董士元和顾绛相对,都是苦笑了一声。

“赵老大割了老奴儿孙的脑袋,这功劳,可比咱们大多了!长岭山血战连连,咱们去的正是时候,到时纵横驰骋,好好大战一场!”

李定国哈哈笑了起来,却并不妒忌。

战争的目的,在于杀伤对方,相对于战争,个人作用微乎其微,目的已经达到,是不是满洲王公大臣,又有什么关系。

“两万多鞑子,再加上笔架山,咱们干掉的鞑子快有三万,够黄太吉受的了!”

董士元重重点了点头,意犹未尽。

“李兄弟,长岭山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顾绛焦急地问了起来。

刘朝晖和王泰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洪承畴退军,又是怎样?

“鞑子隔断南北,没法过去。不过,长岭山炮声隆隆,显然大战正酣。咱们明天过去,正好赶上!”

李定国滔滔不绝,继续说了下去。

“那个大同总兵王朴说,昨日大军退军前,已经死伤三万,再加上王朴和马科突围时,又损失了一万二三,那么,13万边军,恐怕只有九万多人。”

“那鞑子还剩多少?”

顾绛眉头一皱,脱口而出。

“大军死伤三万,鞑子也差不多。班再加上咱们和老赵,鞑子共计损失超过五万。长岭山已经大战了三日,以南阳卫的火力,还有宣府军助阵,鞑子的死伤不下两万,由此推断,鞑子的伤亡,在七万上下。”

董士元点点头,吐了口闷气,目光转向远处正在安排火化的地方,河南卫军尸体层层叠叠,目光立刻变的狠厉。

“除了那些个狗屁大官,其余的鞑子,头都割下来,在高桥东垒起京观,告慰阵亡的将士,震慑鞑子,彰显我河南军军威!”

李定国和顾绛神情黯然,都是点了点头。

五千多战死的将士,一排排冰冷的尸体,许多都是不到20岁的年轻汉子,却再也看不到明天的阳光。

这就是战争,残酷而现实,一寸河山一寸血,寸寸河山,都是战士的尸体铺成,鲜血染成。

夜色深处,密密麻麻的火把升起,照的山谷如白昼一般,除了警戒的军士,所有的将士面色肃穆,神色凄然,都在此集结。

这也是军中惯例,阵亡将士的遗体火化,骨灰带回。

五千多河南军将士的尸体,摆满了谷地,柴木堆积。

遗容瞻仰仪式完毕,六军恸哭,众将一起把酒水撒在了地面上,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夜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