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54章 各有所图

大明匹夫 第54章 各有所图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赵应贵心中一惊,举起千里镜,向着郑二所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北面的方向,仍旧有不少的明军溃兵和百姓,仓皇逃窜而来,他们鬼哭狼嚎,惊慌失措,慌不择路,亡命向前。

而在他们后方的天际线上,无数清军凶神恶煞,疯狂追赶而来,他们步骑突进,旌旗飞舞,一看就是有建制的清军,看那些清军将领们甲胄精良,精骑无数,绝不是等闲之辈。

赵应贵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拿着千里镜仔惜观看。

清军们刀砍枪刺,箭矢齐发,逃窜的官兵和百姓被一一射杀砍杀刺死,而那些逃跑的明军官兵,即便是回过头和清军拼杀,也因为溃不成军,很快淹没在对方的狂潮之中。

那些清军一边杀戮,一边在地上的尸体上搜掠财物,塞入自己怀中。他们纵情杀戮,不但是明军,包括手无寸铁的百姓,也被他们纷纷射翻,砍翻,刺翻,满眼都是杀戮,处处都是鲜血和尸体。

战马奔腾,步骑凶残,肆意杀戮,岸边尸体横七竖八,余者哭喊声不断,要么沿岸边奔逃,要么纷纷跳入海中,奋力争游,想要逃脱清军的虐杀。

无数清军骑兵在海岸边勒住战马,他们一部分沿岸边追杀逃亡的大明军民,一些在海岸边纷纷下马,张弓搭箭,对着海水中的人群不停猛射。

清军在岸上一边肆意射杀海水中的逃亡军民,一边嬉笑喝骂,逃亡者们一个个被射杀,海面上全是飘浮的尸体,海面被鲜血染红。

更有一些百姓不会游水,躲在岸边的水里,被清军恐吓着向海中游去,很快沉入水中,丢了性命。那些不愿离开海岸的,被清军连刺带劈,一片鬼哭狼嚎之后,整个岸边和浅水处殷红无比,逃亡者全成了清军的刀下游魂,尸体泡在血水中,有如阿鼻地狱。

由于天热,许多清军都是除去了头盔,一些辫发,一些是汉人发髻,但大多数都是金钱鼠尾。郑二等人参加过济南城战,让得出来,这些屠夫,显然是清军无疑。

郑二等人不忍直视,都是红了眼眶,许多人垂下头来,发出一声声低沉的叹息。

现在距离退潮还有快一个时辰,即便是他们想救人,就岛上那几个破破烂烂的船只,恐怕还没有到岸,就被对方射杀了。

众将愤愤不平,赵应贵却是拿着千里镜仔细观望清军,丝毫不为所动。

“大哥,看样子,鞑子大军已经到了杏山和塔山之间,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官军和百姓! ”

郑二在赵应贵身旁,低声说道。

辽西走廊,北靠长城,多的是烽燧戍堡,上面驻兵几十到几百,更有许多垦殖的百姓,除去杏山驿和塔山驿驻兵数千,大兴堡,大福堡,椵木冲堡守兵两三千,其它林林总总,密密麻麻,蚂蚁一样的小堡和烽燧,百姓守兵无数。

赵应贵没有吭声,拿着千里镜看了一会,终于放了下来。

“告诉兄弟们,丁、戊两营应敌,其它三营蛰伏,千万不能露出马脚!”

赵应贵看了看高高飘扬的“明”字、“宁远卫”字大旗,眼色冰凉,面无表情。

“大哥,好像没有什么“大鱼”啊?”

郑二举起千里镜,看了一圈,也是有些沮丧。

要是能圈来个亲王郡王什么的,那就有一万两银子的犒赏。弄个贝勒旗主什么的,也有五千两。但是看岸上的这些个乱糟糟的样子,丝毫没有什么大人物。

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有那些“亲王郡王贝勒三顺王”的显

赫人物出现,让他不由得有些失望。

“传令下去,让丁、戊两营的兄弟们该吃就吃,该喝酒喝,该上厕所就上厕所,准备迎战。对面可是鞑子,不是混吃等死的乌合之众!”

赵应贵也有些失望,那些个将领,好像只是清军的重甲兵,连头盔都是一模一样,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皇亲国戚。

他传下军令,转身就要离开。

据险而守,以汝宁卫的实力,他自信可以对敌三四万。但战场厮杀,死伤在所难免,何况面对的是清军。

这些家伙,还有那些重甲兵,一看就是骁勇善战,可不是泥捏的!

“大哥,好像有人来了!”

郑二的一声大喊,让赵应贵立刻站住脚步,他大步回来,举起千里镜,向着海岸边望去。

各色旌旗飞扬,轻重甲兵无数,簇拥着几员清军将领,纷纷站在了海岸边,正在向笔架山上张望。

“大哥,好像是镶白旗,还有正蓝旗。看样子,前面几个都是大官!”

郑二看的仔细,向一旁目不转睛、一动不动的赵应贵禀报。

赵应贵点了点头,面色凝重。

“传下令去,让兄弟们抓紧时间进食休息,一会就是恶战!”

传令兵下去,赵应贵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将领,眼珠一转。

“郑二,你们几个,向山高处跑,要慌慌张张的,大喊大叫,再掉点头盔、兵器什么的,就更好了!”

看郑二几个懵懵懂懂的样子,赵应贵气不打一处来。

“装孙子,装孙子会吧,不然咋骗鞑子,咋让鞑子掉以轻心!”

郑二等人恍然大悟,都是哈哈大笑,然后纷纷向山高处跑去。

赵应贵莞尔一笑,转过头来,却是脸色凝重。

不用问,他也知道,接下来是一场恶战。

岸边,众骑环绕之下,阿济格、多罗武英郡王、努尔哈赤的十二子;博洛、固山贝子,努尔哈赤的孙子、饶余贝勒阿巴泰的第三子;图尔格、满洲镶白旗固山额真,黄太吉麾下八大臣之一。此刻,三人都是向着笔架山上张望。

“博洛,明军俘虏都招了吗?”

看了片刻,阿济格收回了目光,向着一旁的博洛问道。

“都招了!他们说了,笔架山守兵两千,储存粮食12堆,大概12,000石!”

“12,000石!那也不少了,够十万大军吃上五六天!”

阿济格和周围的清军将领先是一惊,跟着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传令下去,等潮水退了,登岛夺粮,断了明军的后路!”

阿济格不假思索,迫不及待下了军令。

他们从塔山和杏山之间的大道一路而来,所到之处明军非溃即逃,从溃军口中得知,明军的后备粮草在笔架山,众人便一路追击而来。

夺了这12,000石粮草,不但断了明军的后路,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12,000石粮草,可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武英郡王,你看!”

顺着部下所指看去,岛上的明军仓皇失措,有的连摔跟头,有的慌慌张张,大声喊叫,头盔兵器都不见,让人瞠目结舌。

“这些个窝囊废!”

阿济格信心十足,吩咐左右抓紧休息,就待潮水退去,攻打笔架山。

终于,一个时辰过去,还没有到干潮,清军纷纷

下了岸边,或是徒步,或是打马向前,顺着海水隐隐退去的大道,恶狠狠向笔架山扑来。

一时间,无数溅着水花的清军步骑,占据了整个宽约30多米的海道,志得意满,狂呼乱叫,好像笔架山已经是他们囊中之物一样。

“先不要用震天雷!要拖住鞑子!”

大战前,赵应贵下了军令。

只要把清军拖到两个时辰左右,他们即便想退去,恐怕潮水也不会答应。

三里多的海道,没有多长时间,清军前阵就纷纷登岛,骑兵下马,和步卒一起,面对正面三里多宽的山坡,开始顺着山道,向山腰的明军营盘扑来。

离的近了,郑二都能看到正在向上的清军脸上狰狞的表情。他犹豫了一下,终于传令下去。

“开炮!”

“蓬!蓬!”

几声轰响,几门佛郎机炮一起开火,数百颗弹丸呼啸而出,百步外的正面山道上,当先而来的清军栽倒一片,他们身上血箭飚射,几个人鲜血淋漓,倒在地上蠕动呻吟,有伤者发出震天的惨叫。

又有一些石块纷纷落下,砸死砸伤了另外一条侧面山道上进攻的十几个清军,引起一阵骚动。

“弓箭手!”

“火铳兵!”

看到清军仍然蝗虫一般向山上冲来,郑二面色凝重,大声呐喊了起来。

“瞄准!”

“射击!”

郑二大声喊道,军中有限的弓箭手,和三百火铳兵一起靠着寨墙,进行射击。

硝烟弥漫,向山上冲来的清军又翻倒一大片,前排的清军,一下子被砸成了肉饼,稀疏了许多。被射倒的清军或落下山去,或在地上嚎叫,痛苦至极。

“滚石!”

军官大声呐喊,又是一阵石头从寨墙上翻滚而下,清军被砸的筋折骨断,一些人落入海中,拼命挣扎,一些人被砸的筋折骨断,还有一些吗一些人震耳欲聋的排铳声,前方的流贼响起更多的惨叫,目前所见,他们人马又是空了一大片,后面马队依着惯性上来,则被前方的人马尸体绊倒阻碍,拥挤混乱成一团。

海潮已经完全退去,山前的清军越来越多,一时间密密麻麻,他们从前寨的各个山坡奋力向上,像蝗虫一样向上。

“放箭!”

“射击!”

后面有主子督战,无论是满洲步骑,还是蒙汉旗兵,他们弓矢齐发,火铳齐鸣,硝烟弥漫,向寨墙雨点般呼啸而来。汝宁卫将士虽然有寨墙依靠,也做好了准备,但也有许多人身上中箭,或死或伤,死者已矣,伤者不得不退出战场进行救治。

尤其是一些清军重箭手,箭杆粗长,箭头如凿,穿甲威力强,和清军的火铳兵一起,给寨墙上的汝宁卫,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笔架山形如笔架,分前、后、中三处山寨,中寨位于中间,地势最高。守前寨的是丁、戊两营,他们依靠火炮和火铳、弓箭手,和清军激烈拼杀,毫不退让。

鼓声密集,火炮声隆隆,火铳声不断,箭矢纷飞,双方各有死伤,都是坚持不退。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清军还是没有攻入前寨,双方还没有进入贴身肉搏。不过清军距离寨门,又是近了一些。

阿济格站在海岸边,看着眼前惨烈的战况,眉头紧皱,不发一言。

博洛和图尔格等一众清军将领,个个盯着前面的交战,有人跃跃欲试,恨不得亲自上阵,去拼杀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