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25章 震撼

大明匹夫 第25章 震撼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上了好路,几人这才翻身上马,走了不到五里,迎面一队人马迤逦而来,人人手持刀枪火铳,为首一人骑马披甲,却身着公服,看样子似乎是民壮。

“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

看到陈子龙三人骑马,左顾右盼,交谈的口音似乎是外地人,“民壮”们停了下来,骑马披甲的头领皱眉头问了起来。

“我等是从江南而来,初到河南,是来拜访一下亲友。”

陈子龙上前回到,不卑不亢。

“你们的户贴在吗?有没有路引?你们有暂住证吗? ”

听说是外地人,“民壮”首领的脸色立刻严肃了起来。

“户贴和路引都有,“暂住证”没有。”

几人把户贴和路引递了上去,首领仔细检查,随即把东西递给了陈子龙二人。

“每座城外,都有官府设立的“巡捕所”,城里更多。到了那里,记得办理“暂住证”,办理证件免费,随到随办,省得出行麻烦。”

二人都是摇头,夏允彝好奇,不由得多问了一句。

“兄弟,要是没有“暂住证”,那该怎么办?”

“若是没有,就只有把你们抓起来,核实身份,那可就麻烦了,除非你有熟人作证。若是有作奸犯科,对不起,只有在河南坐牢了。”

夏允彝和陈子龙都是惊诧,夏允彝点了点头。

“多谢兄弟了,放心吧、我们一会就去办!”

“民壮”们离去,陈子龙看着他的背影,暗自叹息。

几人打马向前,走了大约20余里,远处开封府的城墙已经在望,众人都是精神一振,开封府就在眼前。

路旁一处树木葱茏处,村庄掩映,朗朗的读书声传出,众人都是勒住了马匹,仔细听了起来。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夏允彝和陈子龙面面相觑,夏允彝满眼的惊诧。

“陈兄,这样的文体,你听过吗?”

“夏兄,我也是头一次听。不过,这文章的名字《我爱这土地》,还有这文章,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戳心,让人是欲罢不能。”

陈子龙悠悠发出一声感慨来。

“过去看看?”

“看看?”

二人正在心痒,夏完淳打马向前,嘴里大声喊道:

“过去看看!”

夏允彝和陈子龙打马,紧紧跟上。

等到了学堂前,看到那缕空的水泥墙,几人又是吃了一惊。

相比于老式学堂,这学堂围墙低矮,直视无碍,放眼看去,正是偌大的操场,操场上面,许多学生正在奔跑、练习、玩耍。

“你们在这干什么?”

一个瘸腿的汉子走了过来,年龄大约20来岁,他胸前的衣服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小校徽,上面写着“中原学堂”四字。

陈子龙讪讪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过来看看,过来看看!”

瘸腿汉子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满脸稚色的夏完淳。

“是想让孩子上学的家长吧。”

夏允彝还没有说话,陈子龙满面笑容,连连点头。

“兄弟

我们就是来看看!”

夏完淳诧异地转过头来,眼睛看着陈子龙。陈子龙双手把他的头,又扭了过去。

“不是看看,不管在哪家“中原学堂”,都要赶紧上学,6~13岁的孩童,一律免费,你们要是不遵法令,吃亏的是你们自己!”

“免费?”

夏允彝不由得一愣。难道报纸上所说,确有其事?

“看你们也不差钱,不过,你们能上得起学,穷人可上不起。抚台大人的军令,官府的律法,凡是6~13岁的孩子,必须上学,大人说这叫开启民智,叫义务教育,都听清楚了?”

瘸腿汉子的解释,让夏允彝脸上一红,下意识点了点头。

“兄弟,敢问你是……”

陈子龙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是这所学堂的校警,负责学堂的保安工作。原来在战场上受了伤,腿瘸了,没有办法,军中给安排的差事,得过且过吧。”

瘸腿汉子脸上浮起一丝无奈。

得过且过? 看你是乐在其中。

陈子龙暗暗嘀咕。这个王泰,军人优先,提高军人地位,可不是嘴上说说。

“战士,这么说,你是不能上战场了。你想不想去啊?”

夏完淳仰着一张小脸,好奇地问道。

至于战士,是报纸上对这些军士的称呼。

“战士!我这个曾经的战士,上不了战场了。”

瘸腿汉子眼圈一红,苦笑了一声。

“抚台大人就要挥军北上,和鞑子决一死战。我只能在家里混吃等死,盼着兄弟们早日凯旋归来了。”

陈子龙和夏允彝又是对望一眼,暗暗心惊。

怪不得河南卫龙精虎猛,这些个好战分子,受了伤还想上战场,叫他们一声“战士”,毫不为过。

“兄弟,抚台大人真的要挥军北上?”

陈子龙按耐不住,率先问了出来。

“看来你们真不知道,这事整个河南的百姓都晓得。朝廷下了圣旨,让大人带兵北上,参加关外的大战。”

瘸腿汉子讲完,失落地转过身去,就要离开。

“战士兄弟,我们能不能进去看一下?”

夏允彝赶紧跟上,陪着笑脸问道,手里多了一小块银子。

“你可别害我!我每个月虽然只有二两银子,包吃包住,足够开销,不差钱!你要是砸了我的饭碗,我可对你不客气!”

瘸腿汉子打回夏允彝的手,满脸的不快。

“兄弟,我们刚从外地过来,不知道,还请你不要见怪。”

夏允彝满脸堆笑,收回了银子,试探性地问道。

“战士兄弟,我们能不能进去看一下?看孩子喜不喜欢?”

“你们到门口登记一下,要搜一下身,看有没有带兵器。这是学堂的规矩,也是为师生的安全着想,你们不要介意。”

或许是夏允彝父子口中的“战士”,让瘸腿汉子心情大好,说话也是客气。

况且这些人还骑着马,文质彬彬,看样子也不是坏人。

“兄弟,刚才先生读的那篇“我爱这土地”,文章是何人所做?”

校门口登记完,陈子龙好奇地问道。

夏完淳则是看着学堂门口执勤的两个军士,十分好奇。

抬头挺胸、目不斜视、肃穆异常,任凭汗如雨下,凉亭下纹丝不动,直如雕塑一般。

夏完淳竖起了大拇指,两个军士笑了一下,依然是纹丝不动。

这才是真正的军人!

“两位,这是抚台大人所做。王大人说了,要在学生当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现在建奴猖獗,烧杀抢掠、官军毫无血气,

形同虚设。王大人做这文章,也是寄厚望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

陈子龙下意识点了点头。他这才记起来,王泰是诗词大家,别的不说,光是他的《咏梅》,足以惊世骇俗,让世人念念不忘了。

扪心自问,他自己就做不出这样慷慨激昂、乐观豪迈的作品。

“兄弟,河南这样的学堂不少吧?”

“先生说的不错。具体多少我不知道,十多万学生,应该有吧。”

“十多万!”

陈子龙和夏允彝面面相觑,心头震惊。

十几万学生,这得多少银子?看来王泰办教育,果然是不惜血本。

相比较起来,他们这些忧国忧民者,又做了多少事情?

夏允彝想起自己在福建为官,绞尽脑汁,上不能让一县百姓解决温饱。这个王泰雄才大略,好大的手笔!

“我也要在这里上学!”

夏完淳迫不及待,大声喊了起来。

“先生,你们可以进去了。”

瘸腿汉子。推开了学堂的小铁门,几人鱼贯而入。

操场上,一队学生正在练习刺枪术,吸引了陈子龙几人的目光。

“刺!”

“收!”

老师一声声令下,那些七八岁的儿童们,异口同声刺出手里的长枪,虽然只是孩子,但一刺一收,却让人心生惧意。

“这么大的学生也要练习枪刺术?”

陈子龙不由自主,用衣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一二一,一二一……”

又是一队先生,整整齐齐,抬头挺胸,动作整齐划一,走了过来。

“团结紧张,严肃活波!”

“团结紧张,严肃活波!”

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口号,大声齐喊,摆动着手臂,步伐整齐。

“这王泰,真是个战争狂人啊!”

陈子龙心头的震撼无法比拟。和江南读书好的孩子相比,这些学生好勇斗狠,但却规规矩矩,也不知道王泰此举,是好是坏?

“记住了,让你们好好练习,是要强身健体,培养你们的尚武精神,还有服从的习惯,将来才能文武双全,随时为国家效力! 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老师满脸严肃,学生背手而立,同样一丝不苟。

夏允彝冷汗直流,擦汗的功夫,看了一下周围。

“完淳呢,他跑到哪里去了?”

二人按下心头的震撼,慌慌忙忙四处搜索,到了一座教室前,才发现儿子站在学堂后面,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

“这家伙,看来是喜欢上这里了!”

夏允彝无可奈何,自嘲地摇了摇头。

“这学堂不错,允许旁听,有教无类,这才是办学的宗旨。”

陈子龙微微颔首。这河南,不知还有多少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夏完淳站在教室后面,聚精会神,和学生们一起大声朗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夏允彝痴痴呆呆,陈子龙也是目光迷离,喃喃自语。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王泰,这就是你大办义务教育的初心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