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4章 事无巨细

大明匹夫 第4章 事无巨细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自大明建国,黄河水患便如影随形,开封府以西到潼关,早不行船,但自王泰入主河南,一切的变化都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自在陕西垦荒屯田,在渭水两岸植树造林起,再到担任河南都司指挥使、河南巡抚,王泰在黄河两岸植被的保护上,可谓是绞尽脑汁,也劳心劳力。

除了像开封府祥符县那样的多盐碱地一时半会不能改造,自潼关以东,沿岸数百里的防护林,郁郁青青,尽管树木杆细叶小,但涨势喜人,一派绿色的希望。

而这些绿色的希望,也被一个个水泥墙铁栅栏的所谓“林场”包围保护了起来,除了黄河岸边林木的蔚为壮观,河南各府州县官道旁都是绿树成荫,除了可以应付蝗灾,还能防风固沙,连带着黄河北岸的沙尘天气也好了不少。

而自从王泰担任河南巡抚,他更是变本加厉,将植树造林的政令下到各级官府,为了抗旱灾蝗灾,除了保障道路两旁必须有绿化,各府、各州、各县纷纷划了绿化的任务,以至于各级官府人人头疼,怨声载道。

“先人留下浓荫树, 后辈儿孙好乘凉"、“十年植树,百年树人”、“种树抗蝗”等告示遍布河南各处,到处都是种树的人影。

他们也给了王泰一个新的称呼“种树巡抚”。

其实植树造林并没有多么大的扰乱民生,在河南,只有黄河边,才是造林,那些规模宏大的林场,基本上都是卫所军早前所值;而在河南境内各处,只是补充了原本就该有却被砍伐的植物,然后多了一些“林场”而已。

牢骚满腹也好,怨声载道也罢,各级官府,谁也不敢兴风作浪,要是被那些“督查员”查出来,可是没好果子吃。万一弄到了朝堂上,王泰植树造林是为抗灾而不是个人政绩,大义上,他们也说不过去。

他们也许不怕王泰,但他们惧怕王泰背后的河南卫军。

那些个虎狼之师,可不是省油的灯!

要是再来一次“大肆杀戮”,岂不是往枪口上撞,自己找死?

各级官府埋头种树,护林队也应运而生,以保障植树的成果。其实树木种起来,放眼一片绿色,他们自己也觉得赏心悦目,况且并不扰民。

谁知道,植树造林还没有完结几天,这位新巡抚的第二把火又烧了起来,那就是修路。

这一点,各级官府倒是举双手双脚同意,毕竟,谁不想自己的治下干干净净,破破烂烂,那种尘土飞扬,随地大小便,垃圾堆积如山的景象,谁看着都难受。

但谁也没有想到,王泰修路的第一个“试点”,不是河南首府开封府,也不是残破的洛阳神都,而是从叶县开始。

仅仅不到半月,全民义务修路,纵贯叶县的十字街道便告完成。原来坑洼不平的土路消失不见,代之而起的是平整的水泥路,两旁的下水道用石板遮盖,各个路口都有水泥墙的茅房,上有“公共厕所”四字,标注男女;铁木构架的方形桶遍布大街小巷,上面注明“垃圾桶”。

“大人,这以后行车就方便了,下雨天也不怕。”

镇守叶县的副将刘国能出头,高大威猛,他同时也是叶县的守城官,看着平整的水泥路,刘国能频频摇头。

“大人,只怕他们以后又要叫你“修路巡抚”了。”

修路巡抚?

王泰哈哈笑了起来,这个刘国能,看起来严肃木纳,也有搞笑的天分。

“刘副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就是官道,无论是府与府之间,还是府州、府县、州与州、县与县

这些官道都要修起来,到时候河南府县干净卫生,各地四通八达,百姓没有出行之苦,那才是蔚为壮观。”

修路他是个外行,可河南布政司工房那么多的官吏,修路搭桥这些小事,可是难不倒他们。

“大人,咱们修路从叶县开始,周王一定会大发雷霆。况且,洛阳城刚刚经过战祸,残破不堪,福王那里,恐怕也会……”

旁边的工房书吏王英,吞吞吐吐,看样子有些有些担心。

“王书吏,不必大惊小怪。洛阳城残破不堪,修路搭桥倒也无妨,反正福王也没有什么银子。开封城,那就另当别论,要想修路,不出点银子怎么能行。”

王泰哈哈大笑,王英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开封城一半都是周王的,王泰要从周王身上拔毛修路,恐怕不太容易。

刘国能也是睁大了眼睛,轻轻摇了摇头。

“大人,周王可不是福王,周王府在河南经营了数百年,半座开封城都是周王府的,皇亲国戚,根深叶茂,可不是福王府可比。大人,你斗不过他们,还是小心为上。”

王泰微微一笑,忽然转移了话题。

“刘副将,我看你也大不了我几岁,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河南讲武堂去修一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国能不由得一愣。去了讲武堂,那就意味着会是王泰的嫡系,可以去河南卫军任职。那些个虎贲,龙精虎猛,可不是地方上那些窝囊的官军。

“大人,你就不担心我联手李闯,回头反了你?”

刘国能面色尴尬,有些不好意思。

当初,刘国能与李自成、罗汝才结为兄弟,共同起事,后刘国能归顺朝廷,李自成等人自然是对他恨之入骨了。

王泰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答。

“刘副将,河南官军经历数次大战,留下的不过一万多人,除去老弱病残屯田以外,剩下的也就五千。我打算整编他们,另成一军,由你任一军统领。新军需要编练,你也需要提升一下自我。你看可好?”

历史上,李自成、罗汝才攻打叶县,正是刘国能守叶县。李自成力攻县城,城陷,刘国能被俘,不降遂被杀。

刘国能生死都不顾,他又怎么能投李闯?

果然,刘国能脸上肌肉抽动,脸色通红,单膝跪下,抱拳行礼。

“大人天高地厚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他本是流寇降将,对他有忌的不在少数。王泰此举,显然是要为他正名了。

“什么小人,以后都是军中同袍,自家兄弟。”

王泰哈哈一笑,把刘国能扶了起来。

“刘兄弟,关外大战一触即发,或许很快,朝廷就要调我北上,和关外的东虏大战。我走后,这河南,还需要你的看守。”

“小人愿意随大人北上,一同抗击鞑子!”

刘国能的迫不及待看在眼里,王泰微微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如果中原没有李自成,没有革左五营,咱们兄弟一起北上,征战沙场,收复我中华故地,重拾汉家子弟的尊严。可是……”

“大人的意思是……”

刘国能看来是个直爽汉子,搞不懂王泰话里的意思。

“刘兄弟,我想让河南越来越好,百姓安居乐业,吃饱饭,穿暖衣,孩子有学上,人人都有尊严。我也想让这天下如同河南一般,百姓不再受苦。可是……”

王泰看着听的仔细的刘国能,忽然话锋一变。

“刘兄弟,你还能联系上李自成和革左五营吗?”

刘国能脸上又是一红,他手下陕西子弟不少,许多人和闯军等都是同气连枝,打断骨头连着筋,亲朋好友、叔侄舅甥的不少。大家私下里也有些书信往来,只要不过分,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人,你的意思是……”

“刘兄弟,我没有别的意思,我也相信你,不然也不和你说这心里话。但凡事预则立,总要早做打算。”

王泰拍了拍刘国能的肩膀,看了一下工部小书吏,王英知趣地离开。

“我有两个想法,一是你派人去告诉李自成和革左五营那些人,只要愿意回来,过往一概不究,本官保他们衣食无忧,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二是你派心腹潜入两军,伺机而动。大明,经不起折腾了。”

王泰语重心长,刘国能看着王泰,重重点了点头。

其实只要河南保持善政,无论是李自成还是革左五营,在中原都没有立足之地。

“刘兄弟,你放心,无论是人、财、物,我都会鼎力支持!”

王泰这样布局,也是没有办法。

他的能力,仅局限于河南之内。河南善政,百姓从贼者越来越少,李自成在河南折腾不起来,但他可以去四川、可以去湖广,还可以再回陕西,天下之大,那里去不得。

此君犹如打不死的小强,坚韧果敢,折腾的能力,那不是一般的强,历史也早已证明!

能收为己用当然更好,王泰也有些期待,和李自成合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不过,江湖上漂泊惯了,安逸舒适惯了,心早已经野了,根本收不回来。让李自成居于人下,做个富家翁,连王泰自己都不相信。

“大人,我下去这就安排!”

刘国能转身要走,却被王泰喊住。

“绝密之事,你知我知,两三个心腹即可。我从军中挑几个陕西子弟一同前行,互相照应。”

王泰郑重叮嘱,刘国能连连点头,心事重重走开。

“大人,咱们下一步,先从那里开始?”

王英走了过来,上前行礼。

“王英兄弟,你是那里人呀?”

“回大人,小人是汜水县人。”

“汜水县人,你那里除了汜水关,还有什么古迹?”

“回大人,还有汜水渡口,早些年船来船往,不过有些荒废。”

“渡口停几十条船没没事吧?”

“大人,本就是黄河古渡,上百条船也没有问题。”

“王英,下一步,咱们就修汜水县,顺便把虎牢关和汜水渡口给修葺一下。这一次,你要衣锦还乡!”

王泰立即开口,吓了王英一跳。

“大人,你是真是假?周王、福王,还有唐王……”

“国家大事,当然是真!”

王泰微微思索了一下,接着开口。

“汜水县军事重地,洛阳城残破,必须要修。至于周王、唐王,什么好处都想占,洗洗睡吧!”

他倒不是不想修开封城,关键是那些个皇亲国戚、豪强官绅集体失声,让他心寒。

他们又不是忍饥挨饿的百姓,凭什么让他们的花天酒地还要更舒适一些?

又是谁,让他们如此想当然,自以为高高在上?

就像后世的米国佬一样,一个恃宠而骄的变态狂而已,还真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