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14章 乱起

大明匹夫 第14章 乱起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谷城县,隶属湖广布政司襄阳府,地处襄阳府西部,汉江中游西岸,武当山脉东南麓。南依荆山,西偎武当,东临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汇入汉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环抱,风景优美,历来为襄阳游览圣地。

天地间,整个谷城县城墙都被摧毁殆尽,满地瓦砾堆积,城中房屋尽被点燃,黑色的浓烟在天地间翻滚,曾经平静又热闹的小城上空,尽是被滚滚的黑烟笼罩,火焰犹如魔鬼一般,吞噬了整座城市。

房屋店铺、旗幡招牌,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毁于一旦,满街的尸体,无处不在的血迹,这便是大军侵凌下的种种辉煌战绩。

汉水岸边,成千上万的谷城百姓被大军押着在岸边聚集,啼哭声求饶声响彻汉水东西两岸,被捆绑的士民们神色惊惶,他们哭声震天,却惹来周围行刑者们的一阵哄笑。

而在这数千跪着的士民的身前周围,已经布满了谷城县军民的尸体,那里面有谷城的官员豪强,更多的则是没有什么劣迹的中产之家。

“哭什么哭,一会就上天了!”

“一群软骨头,哭个屁!”

“再哭,老子马上劈了你!”

行刑者们头裹红巾,人人满脸的狰狞,眼神里的冷酷,刀枪上淋漓的鲜血,即便是山野的野兽们,也要唯恐避之不及。

“尔等逆民,欺压百姓,为富不仁,毫无廉耻,实在是衣冠禽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除难以对天下苍生!”

身披甲胄,威风凛凛、浑身戾气的大汉大声怒喝,最后一句话,让即将被屠戮的可怜虫们人人痛哭流涕,有些人更是瘫倒在地,屎尿横流,臭气熏天。

“行凶!”

大汉一声令下,无数手提长刀的汉子纷纷举起了手里的长刀,恶狠狠砍下。

斗大的头颅滚落一地,腥红的鲜血满地都是。随着一次次的劈杀,鲜血汇聚成溪流,汩汩流入汉水,使得河水殷红一片,向着河中扩散。

眼前的一幕幕屠杀,让岸边观看的百姓们个个脸色苍白,浑身发抖,有些胆小的更是被吓的发出尖叫。

李福挎着包袱,站在被裹挟的百姓当中,看到眼前惨烈血腥的一幕,不由得心惊肉跳,赶紧闭上了眼睛。

这不是所谓的义军吗,他们为什么要杀这么多的百姓?

他的邻居,酒楼掌柜赵老汉,辛辛苦苦一辈子,全家人被杀了,积蓄都被抢了,酒楼被烧,难道他辛苦一辈子,就换来这样的结局?

还有东街的徐大善人,谷城旱灾,徐大善人拿出自己家的粮食施粥赈民,养活百姓流民无数,他也被杀了头,这又是怎样的道理?

更不用说谷城县的父母官阮之钿阮老爷,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他都服毒自尽了,为何还要火焚其身?

即便是杀贪官污吏,豪强官绅,即便是拆了城墙,又为何要烧尽城中的房屋?

那里面,大都是都是普通百姓所有,可都是百姓们一辈子的心血。烧了房屋,自己住到那里,百姓们住到那里?

最后还不是只能任由他们裹挟,从了贼,上了梁山。

李福暗暗下了决心,一旦有了机会,他一定会逃离这些恶贼,即便是沦为乞丐也在所不惜。

“这又是何必!”

年轻英俊

的汉子看着岸边的屠杀,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忍。他跟随义父杀人无数,可那凄厉的哭喊声,血淋淋的屠杀场面,总是让他噩梦连连,难以心安。

“二弟,怎么,心软了?”

刚才主持行刑的大汉过来,对着年轻汉子冷声笑道。

“大哥,回头还是劝劝义父,少杀生吧。”

年轻汉子叫张定国,原名李定国,年轻有为,作战英勇,被部下称为“万人敌”,在军中颇有威望。

至于他口中的大哥张可望,原名孙可望,行事犹如其义父一般,勇敢狡奸,沉稳冷静,人称“一堵墙”,除了其义父,他在军中的地位,其他人难以媲美,李定国也是望其项背。

“二弟,你这是妇人之仁! 这些个土豪劣绅,没有一个好东西!”

孙可望的目光中,分明有一丝不屑。

他已经年过三旬,胸中的热血和善良,已经随着岁月和经年的杀戮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嗜血和冰冷。

李定国脸上一红,刚要争辩,一个壮实的年轻汉子打马过来,大声喊道:

“大哥、二哥,义父叫你们过去,说是要商量大事!”

城外东北五里,一处高坡之上,一位三旬左右,瘦高面黄,彪悍异常的汉子,正在向着浓烟滚滚的城中看望,冰冷的目光,对城外的屠杀甚至不看半眼。

张献忠,世人称为‘黄虎’荥阳大会的十三家之一,盟主“闯王”高迎祥死后,便和李自成、罗汝才、老回回等,成为了流寇的重要势力。

少时读书,后参军,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多智谋,果敢勇猛,很快便脱颖而出,聚众数万,成为反明的各路势力之一。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入川,攻陷夔州,进围太平,重庆总兵秦良玉与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使其退走湖广。

崇祯八年(1635年),河南荥阳大会后,十三家反明势力分兵出击,张献忠和李自成随闯王高迎祥东进。张献忠破凤阳,砍光明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明太祖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掘了皇陵,将凤阳富户屠杀殆尽。以至于崇祯帝得知消息后,身着丧服,到太庙放声痛哭。

崇祯九年(1636年)初,张献忠兵强马壮,麾下将士达十万人以上。同年九月,闯王高迎祥遇伏被俘,被凌迟处死。十三营各部损失惨重,李自成转战于潼关以西,张献忠则是潼关以东。

崇祯十一年(1638年),各路反明势力在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策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下苟延残喘,李自成部几乎遭受灭顶之灾,退入商雒深山之中,刘国能部归顺朝廷,为了保存实力,张献忠在谷城、罗汝才在郧阳,分别接受了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大明天下,似乎难得地恢复了几分太平。

受“招抚”后,张献忠拒受改编和调遣,不受官衔,人不散队,械不去身,操练士马,时刻保持着临战体制。又每日置造战船,已积至百有余号,及打造极精军器。买马制器,日夜整办,惟恐不及。

正如谷城知县阮之钿所奏一样,他张献忠并没有“解散徒党,卖剑卖刀,安意耕耘”,他只是在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罗汝才也是一样,其部受抚之时,自言不愿受官领粮,愿

为山农,耕稼自赡。五省总理熊文灿促令其解散诸众,率部下丁壮从征立功,罗汝才根本不予理睬。

不听调不听宣,谷城知县阮之细在四月间写下了绝命辞,房县知县郝景春拼命向上司请求援兵,到了崇祯十二年春天,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同大明朝廷之间的关系,已经是相当紧张。

四月下旬,兵部尚书杨嗣昌和五省军务总理熊文灿密谋,准备趁清军退去的时机,抽调大军秘密向郧阳、襄阳集中,以期一举歼灭张献忠、罗汝才部。

甘镇总兵柴时华部、宁镇总兵祖大弼部以及京营禁旅,新任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四川巡抚傅宗龙分别被密调入湖广,配合熊文灿标下的总兵左良玉、张任学、陈洪范、龙在田等部,一起向谷城、房县进兵。

大明朝廷调兵筹饷之时,张献忠从蛛丝马迹中感到了危险迫近,他果断决定先发制人,在崇祯十二年五月初九日率部重新起事,轻而易举就占领了谷城县城。

知县阮之钿服毒自尽,巡按御史林铭球被杀,张献忠下令拆毁城墙,劫库纵囚,重竖反明大旗。

“将军,这是谷城知县阮之钿的绝命词,学生抄了过来,请将军过目。”

谷城生员潘独鳌过来,向张献忠递上一物。

张献忠起事前,谷城生员潘独鳌、徐以显便投身其为谋士。二人向张献忠讲解孙吴兵法,为他打造三眼铳、弓弩等兵器,操练团营方阵及左右营法,很是得张献忠器重,尤其是潘独鳌,更是被张献忠任命为军师一职,青眼有加。

张献忠接过纸张,读了一遍,冷笑一声。

“读尽圣贤书籍,成此浩然心性,勉哉杀身成仁,无负贤良方正,谷邑小臣阮之钿拜阙恭辞。好一个崇祯的忠实看门狗!”

他把纸张撕的粉碎,甩了出去,洋洋洒洒,落了一地。

“潘先生,下一步,我大军该何去何从啊?”

张献忠回过头来,满面笑容,看着自己的军师。

“将军,敌众我寡,我军处于朝廷大军包围之中,以免被朝廷大军围住,我军应西进房县,同罗汝才等部会合,共同对付朝廷各路大军。”

张献忠点了点头,确实如潘独鳌所说,只有和罗汝才等人汇合,双方才能拧成一股绳,对抗朝廷大军。

“义父!”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齐四人过来,一起向张献忠见礼。

“定国,文秀,我军打算兵发房县,和曹操部汇合。你二人带前军出发,派人通知曹操,让他们响应起事!”

李定国和刘文秀领令而去,张献忠让孙可望断后,自己和艾能齐坐镇中军,大军裹挟着百姓,迤逦而去。

李福向后看去,心头黯然。夕阳下,谷城县城烟柱滚滚,尸体层层叠叠,如山堆积。谷城县,就这样消失了。

崇祯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张献忠部和罗汝才、白贵、黑云祥等三部联合围攻房县县城数日。继谷城失陷后,房县被攻破,知县郝景春被杀。

张献忠、罗汝才降而复叛,五省总理熊文灿大惊之下,催令湖广总兵左良玉统兵剿贼,却是损兵折将。

朝野震惊,龙颜大怒,崇祯皇帝下令将总理熊文灿和河南总兵张任学革职,令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湖广,以剿流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