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37章 请战

大明匹夫 第37章 请战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陕西巡抚后堂,书房中,孙传庭抬起头来看着王泰,微微有些诧异。

刚刚从潼关南原战罢回来,王泰此刻又前来,所为何事?

“大人,听闻东虏入塞,不知情形如何?”

王泰单刀直入,直接进入了正题。

孙传庭点了点头,欣慰道:“原来你也知道了。朝廷公文才到达,鞑子于月前入寇,糜烂数千里,劫掠祸害河北数州。”

他皱眉道:“阁部和兵部都是来文,让做好准备,朝廷恐怕会召秦兵北上,以卫京师。本官想留下你经略关中,以抗流贼。”

王泰暗暗叹息。你老人家一旦北上,倔脾气发作,自保不暇,那里还能举荐别人。

蝴蝶缓缓震动翅膀,历史好似有了转变。孙传庭不再执着秦兵回秦地,而与杨嗣昌交恶,这也让王泰暗暗松了一口气。

对孙传庭来说,王泰练兵之法独树一帜,即便是自己部下的秦兵,恐怕也难与之媲美,由他留守,自己也放心些。

事到如今,朝廷还以为此次清军入塞,只是在京师周围劫掠一番,亮亮肌肉,却不知这次清军要大举南下,抢钱抢粮抢人。

直到此时,朝廷依然不知道清军动向,兵力多少,意欲何为,直接导致的就是卢象升分兵,巨鹿战死,身后富饶的济南展现在了清军的面前。

而清军的目标就是抢抢抢,破坏中原腹地,消灭明朝军事力量,以实施其长久以来的“砍树行为”。

“大人可知东虏此次入塞,兵力多少,意欲何为?”

孙传庭微微一怔,抬起头来,看着王泰。

崇祯九年,东虏第三次入塞,清东虏将领阿济格率军十万,56战皆捷,共克16城,俘获人畜17万,“艳服乘骑,奏乐凯归”,砍木书写“各官免送”四字,以羞辱明军。

“王泰,你的意思是……”

“大人,小人没有什么意思,小人只是想说,此次东虏入塞,大人和洪督师在西北剿贼已经结束。我秦军骁勇,朝廷却没有速招大人入卫京师,恐怕还是对东虏大军南下估计不足。”

“你到底想说什么?”

孙传庭的话里,已经有了一丝不可压抑的烦躁。

“大人,这是小人挚友张元平的来信,大人一看便知。”

孙传庭疑惑不解地接过书信,看了一会,眉头紧锁。

“大人,清兵南指,山东巡抚颜继祖奉朝廷之命,带三千标兵移驻德州。如今济南城中,只有老弱乡兵一千二百,若是清兵避开德州,渡过会通河,直逼济南城……”

孙传庭面色一紧,随即面色一板。

“卢象升率宣大精锐勤王,高起潜拥关宁雄军,难道会放任鞑子胡作非为吗?”

“卢督师虽然悍勇,但只有万余精兵。关宁军腐朽不堪,早已非昔日雄师,高起潜胆小懦弱,鞑子十万大军,所向披靡,不然也不会月余游骑就到了山东,纵横两千余里。”

王泰侃侃道来,孙传庭眉头紧皱,一言不发。

“大人,鞑子骑兵机动性强,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朝廷不明敌情,此战卢督师必败,凶多吉少,关宁军也会一败涂地。没有了宣大军和关宁军的掣肘,大人以为,繁华富庶、人口众多,又无兵可守的济南城,能挡得住鞑子十万大军的狂攻吗?”

孙传庭站了起来,盯着墙上的舆图看了一会,脸色变的铁青,低头不语。

王泰上前几步,低声道:“大人,鞑子肆虐,铁骑纵横,我大明国事糜烂、官军死气沉沉,若是济南城失守,天下震动,我大明会元气大伤、国人颓丧。若能据城而守,杀伤鞑子,振奋国人,乃是奇功一件,大人详之。”

孙传庭微微一怔,轻声道:“王泰,你的意思是……”

“大人,小人愿率部下乡兵前往山东,以抗东虏。若是虏军势大,小人到时会退兵和大人汇合一处,想必那时大人已经奉旨北上勤王。若是虏军尚未攻

城,小人会趁机进城,以助守军。”

孙传庭心头一颤,冷声道:“王泰,你不会公心私用,为了救你的兄弟张元平吧?”

王泰深施一礼,正色道:“大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济南城不但有张元平,有德王,还有数十万百姓。大人觉得,济南城是不是值得一救?”

“德王朱由枢!”

孙传庭心中一震,不可思议地抬起头来,看着王泰。

真如王泰所说,救了济南城,他就是大功一件。即便没有清军劫掠山东,他也没有什么损失,大不了护卫山东或撤兵。

屋子里寂静无声,这个时候,即便是做官不为财的孙传庭,也开始权衡起其中的利弊得失来。

燕王明成祖一系,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宗室命名以这二十字为据排序,为宗室名字的第二字;而第三字起五行偏旁,以五行相生之火、土、金、水、木为序。

皇帝朱由检,德王朱由枢,同宗同系同辈的堂兄弟,一旦有了差池,那罪责可谓深矣。若是救了济南城,那功劳也是泼天。

不知不觉,孙传庭的额头上汗水密布,他尤自陷入沉思,不知不觉。

像是知道孙传庭心思似的,王泰微微思虑片刻,上前轻声说道:

“抚台大人,你也许不在意什么德王,可是那济南城的数十万百姓,可都是我大明子民。一旦东虏大军破城,杀鸡儆猴,他们有什么下场,全在大人方寸之间。”

果然,孙传庭眉间的傲气一闪,冷哼了一声。

“区区一个德王,本官还不放在心上。你说得不错,那些百姓,都是我大明子民,本官不能把他们的生死,寄托在侥幸之上。况且山东巡按宋学朱,也是我朝少有的清流,本官不能不救。”

孙传庭说完,忽然抬起头来,惊讶地问道。

“东虏建国,此等大事,你怎么知晓?”

黄台吉于年前建国大清,明廷和皇帝。自然视为奇耻大辱,因此面向民间,也是极力封锁消息,以免引起恐慌,人心思变。而这件大事,也只有朝中的大臣知晓。

“大人,前些日子,小人已经告诉过大人,有山西的商贾前来购买粮食,小人也是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不过这些商贾都是无良之辈,被小人驱赶,并没有和他们做成生意。”

王泰信口开河,脸不红心不跳,直接把责任推到了山西的奸商身上。

他也是暗暗佩服,孙传庭派自己出兵,完全不提圣旨的事情,内心的傲气可见一斑。

“这些个晋商,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些国家大事?”

孙传庭惊愕不已。要是这些商人都知道了东虏建国,岂不是大明的百姓也都知道?

王泰微微摇了摇头,看来晋商的危害,大明朝廷和他们的官员,还都没有意识到。

“大人,这有什么不可能! 我朝严禁和关外互市,关外的粮食和铁器又从哪里得到?山西商人活跃于宣府一带,不是他们,又能是谁?”

王泰有些失落。自己和孙传庭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这些事情,他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孙传庭不会相信,大明的官员也不会相信。

果然,孙传庭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这些事道听途说,不提也罢。”

他做了下来,眼睛看向王泰,里面有了几丝暖意。

“王泰,听你所说,山东果然有难。未雨绸缪,以防万一,也是刻不容缓!”

王泰大喜,上前抱拳道:“大人英明,小人必不负大人所望,精忠报国,视死如归!”

“好一个王泰,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你!”

孙传庭轻轻拍了一下桌子,眼睛看向王泰,微微点了点头。

“王泰,若是让你去山东,你能带多少兵马?”

“大人,小人骑兵不多,只有四五百人,军中火铳手和长枪手居多,小人不会藏着掖着,

此次可以挑出六千健儿出征。”

“六千人!”

王泰的话,让孙传庭吃了一惊,随即他恍然大悟。

“王泰,你练兵有方,军中将领都是称赞不绝,你的民兵训练有素,也都是善战之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可要带好他们!”

王泰也不说破,点头道:“大人说的是小人部下,虽然只有两千乡兵,但民兵有四五千人,可以一并带上。”

“好好好,好一个王泰! 大明要是多几个你这样的忠义之士,东虏焉能如此跋扈?”

孙传庭满意地点了点头,从案几后走了出来,他走到王泰的面前,语重心长。

“王泰,我意已决! 我命你率本部乡兵前往山东济南府,刻不容缓,尽快出兵。不过,你要记得,你是追剿李自成部,发现敌情,你可知道?”

王泰心知肚明,点头称是。

“大人放心,小人知道怎么回复外人。”

孙传庭摇了摇头,叹道:“我大明朝就是规矩太多,繁文缛节太多,官府循规蹈矩,积重难返。也不知道,你此次去山东是福是祸。不过,你也不要担心,出了什么岔子,自有本官给你善后。”

王泰暗暗钦佩。孙传庭做事有担当,要是放在后世,绝对是人人信服的大哥。

“王泰,你一心为国,本官甚是欣慰!”

孙传庭看着王泰,脸上的笑容变的亲切。

“此次剿灭流寇,本官在圣上面前,也有几分面子。等你从山东回来,本官会向朝廷保举你为副总兵一职。凡是我秦军中的良才,本官绝不会亏待他们!”

“小人多谢大人栽培!”

王泰大喜过望。朝廷正式任命的副总兵,和自己以前的团练总兵、西安府守备比起来,那可是天壤之别。他也不是贪图权位,只是有了高位,才可以更好地做事。

至于成为总兵,那是有些奢侈。自己不过二十又二,副总兵,已经是可遇不可求了。

“废话少说!”

孙传庭摆了摆手,继续说到。

“我会派部下和你部一起出征,毕竟乡兵没有打过硬仗,安营扎寨,行军布阵,还得有人看着。”

诸事繁琐,孙传庭脸上的神色,又开始变得不耐烦起来。

“王泰,你把那个什么张虎叫进来,我要亲自问话。”

孙传庭说完,看着王泰,微微笑了一下。

“王泰,既然你预料卢督师和高起潜会又麻烦,为何你不去救他们?”

“大人,东虏大军数万之众,又以骑兵居多,来去如风,我乡兵区区六千,只能据城而守……”

他托张名世带书信给卢象升的事情,他并没有透露,以免给人以“神棍”之嫌。

孙传庭点点头,微微迟疑了一下。

“王泰,你去一下后花园,馨儿听说你来了,有话要对你说。”

王泰赶紧告辞,正要走出房门,却被孙传庭叫住。

“王泰,抢劫秦王府的赌坊,不会和你有关吧?”

“大人,小人不缺银子,也不缺粮食,小人虽然和秦郡王有过节,但也不至于铤而走险,干这糊涂事。”

王泰假装一惊,回答的却是滴水不漏。在来之前,他已经料到了孙传庭有此一问。

孙传庭点点头,端起了茶杯,王泰赶紧随着下人退了出去。

“难道说,这西安府地面上,还有其它的势力?”

孙传庭看着王泰的背影,微微皱起了眉头。

秦王府赌坊被劫,秦郡王把状子递到了皇帝面前,屡次三番上告。皇帝虽下旨让陕西巡抚衙门和陕西提刑按察使司衙门详查,却似乎并没有雷霆之怒。

看来秦王府种种不肖,皇帝也早已是满腹牢骚。

没有朝廷圣旨,一个请战,一个敢派兵前往,二人心照不宣,却都是赤子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